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小民族指的是政治、经济实力弱,人口少的民族。当今世界十万以下人口的小民族有千余个,其人口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如果弱小民族欲求繁荣发展,须处理好四层关系:小民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八十年与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十分重视中国民族问题,把它看作中国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纲领中就提出:“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由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1923年,中共中央对国民党代表大会提出关于民族主义内容的正确建议:“对外反抗侵略主义列强加于我人之压迫,对内解除我人加于殖民地弱小民族(如蒙古西藏)之压迫。”这就是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中“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由来。1930年中华苏维…  相似文献   

3.
东北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反映了鄂温克民族近百年来的苦难历史和文化变迁,表达了作家对这个弱小民族的挚爱及对族群命运的强烈关注。本文从民族历史、民间立场、自然叙事等方面,论述了鄂温克民族为生存而抗争的自我坚守和族群隐痛,分析了人与自然、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们傈僳族在历史上从未形成过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我们民族的历史却是非常悠久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只有语言和血缘关系维系着民族内的感情.从辛亥革命起就讲"五族共和",但从没有弱小民族的政治地位.为了生存,也为了得到民族平等权利,傈僳族人民进行过几次反封建、反剥削压迫的斗争,都遭到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傈僳族人民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由毛南族学者蒙国荣、谭亚洲译注并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毛南族民歌》近日与读者见面。我有幸先睹为快 ,感触良多 ,觉得它与以往研究毛南族的各种著作大有不同。它不仅是耗费时日与精力的浩大工程 ,而且更深层次地反映出毛南族的历史与文明 ,因而更具有科学性与研究性。以民族的形式传承民族自己的历史文明 ,是没有民族文字的弱小民族的显著特征 ,也是他们的智慧结晶。毛南族只有 7万多人 ,自古以来生活在高山绵亘的恶劣自然环境中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但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顽强奋斗精神创造了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这些悠久历史和…  相似文献   

6.
陈鼎波 《中国民族》2010,(10):59-60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著)的题材与视角都比较独特,它关注的是一个很小的民族与群体——鄂温克族。作品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不平等的民族社会中,弱小民族的自我意识往往出现扭曲,新中国民族平等政策使其民族意识开始复苏,但一时难以回归到符合历史事实的轨道,需要施行民族意识调控。本文以龚永辉教授《族际识俫》为例,从民族意识的可调控性出发,还原俫俫识别中"调查—研究—协商—确认"四个步骤,探讨民族意识与历史事实统一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三种状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对民族过程的研究中,根据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不同情况,可将其划分为“潜民族”、“自在民族”和“自觉民族”三种状态。在民族诸要素完全凸现、构成完整的民族实体之前,地域共同体、血缘共同体、种族共同体、宗教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虽然还不是民族,却具有滋生民族因素的土壤,具有向民族转化的趋势,故可视为“潜民族”。“自在民族”与“自觉民族”的区别在于族体能否被自身认知,即民族认同问题。由于民族是人类相互隔绝的产物,而民族认同只能发生于民族交往、形成对比之际,认同的完成也有个从个别到普遍的过程,因此,一般说来民族认同的发生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并不同步。民族认同在“自在民族”那里不一定存在,但却是“自觉民族”的必备特征。以民族认同为标志进入自觉阶段有两种途径:由“潜民族”到“自在民族”,经民族认同进入自觉阶段的顺序型发展进程;“潜民族”未经自在阶段便先行发生认同,进入自觉阶段的跨越型发展进程。后者是一种非民族共同体对“民族”名义的假借现象  相似文献   

9.
汉语"民族"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出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关于汉语“民族”一词的起源 ,学术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汉语中的“民族”一词是梁启超从日文中借引过来的。梁氏 1 899年所著之《东籍月旦》中 ,出现了“东方民族”、“泰西民族”、“民族变迁”、“民族竞争”等术语 ,这是汉语“民族”一词的最早来源。① 第二种观点认为 ,中国古代虽有“族类”、“邦族”、“国族”、“部族”、“种族”等词语 ,但汉语“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 1 882年王韬所著之《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中。② 第三种观点认为 ,汉语“民族”一词的出现时间为 1 9世纪后半叶 ,而其普遍使用是 1 90 3年梁启超将瑞…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族研究界引入了西方ethnic group概念,采用台湾学者翻译为“族群”,并逐渐使用起来.随之,民族与族群概念的争论持续至今,涉及“族群”概念与特征、“族群”与“民族”的关系、“族群”在中国应用中的错位和泛化问题,特别是涉及能否以“族群”替代我国现用的“民族”的问题.这一争论实质上关系到以“族群”理论还是以“民族”理论作为我国民族政策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的理论基础的根本性问题.以“族群”替代“民族”的观点,意在民族问题“去政治化”,改变中国现行的民族方面的制度、政策.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民族问题丛书和报纸、期刊文章等出版物中出现“主体民族”和“以某某民族为主体”的提法是不合适的。既然有“主体民族”,言下之意就会有“客体民族”、“非主体民族”存在。在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前提下,这种提法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2.
传染病防控能力,检验与考验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和中国社会的文明状况。民国时期,粤北瑶族时常遭受天花、疟疾、鼠疫等传染病的侵袭,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1927年4月,接受孙中山先生“扶助国内弱小民族”思想的广东省政府开始调整治瑶政策,主动介入瑶区防疫工作,并结合瑶族总结出的“隔离法”,采取多种现代防疫手段在瑶区开展防治工作。经过广东省政府多年的努力,虽未能杜绝传染病在瑶区的传播,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染病对瑶族民众的伤害,其历史经验及教训可为防治新冠肺炎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待中国现行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很多学者都言必称“民族—国家”理论。对此,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国家和民族之间包括三种具体关系:民族与民族(民族—民族)的关系、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的关系和国家与民族(国家—民族)的关系。就国家和民族的关系而言,在探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中,我们需要找回“国家”,并在民族理论中给予“国家”居于民族之上的位置。我们认为,在“国家—民族”自上而下关系框架下,国家的角色处于主导地位,而民族则是从属于国家。中央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官本位”的“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和“分类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实际运作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主体民族”的提法混淆了各民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作用,易造成误解与纷争。田野调查表明,“主体民族”观不能表达强势民族对弱势民族的平等态度,属于轻视他们的语言文字和行为,加剧了弱势民族群体的自卑情绪、“等靠要”观念与民族隔阂。文章阐述了转变“主体民族”观念的现实需求、事实依据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湖南的先秦文化及民族,很多专家学者据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论证为“越文化”,属越民族。越民族是我国古代三大民族之一,分布于东南、西南广大地区,支系甚多,有“句吴”、“于越”“杨越”、“闽越”、“南越”、“东瓯”、“西瓯”和“骆越”等等。湖南先秦文化究竟属于越民族的哪一支系呢?笔者就目前的考古资料分析,认为其与百越中的“西瓯”关系较为密切,应属西瓯一系。以下试从两个方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董强 《民族研究》2023,(5):1-9+13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伟大的历史的民族”论说,深刻地辨析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伟大的历史的民族”也是“革命的民族”,这样的民族在现代社会具有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革命性,对现代世界体系具有建构性。中国共产党曾使用“伟大的历史的民族抗战”话语。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自强不息、救亡图存,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及新时代快速发展后,中国已成为改变国际关系对比格局的重要力量。马克思、恩格斯笔下“伟大的历史的民族”的理念之于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百年征程中得到不断实践。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论断,深化了中华民族作为“伟大的历史的民族”的理论内涵。“伟大的历史的民族”论说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地理、习俗等诸多原因,我国民族地区在经济、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区域与区域之间呈现局部性特征。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推进,民族“互嵌”格局建设逐渐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族关系优化模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本身是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互鉴的产物,其刻写着不同民族地区在地理空间、文化空间、心理空间的“互嵌”状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具有促成“共同富裕”的空间互嵌作用、具有培育“民族相牵”的区域文化整合作用、具有“连枝同气”的心理凝聚作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互嵌”格局的公共性建设的路径在于:完善民族互嵌的制度界面,奠定公共性建设的“物质基础”;累积民族互嵌的能量场,建构共同的精神家园;搜寻民族文化体系的“共通性”,培育公共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多年来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两个概念存在许多含糊之处的现实 ,提出“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属民族心理学范畴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 ;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 ,即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心理现象产生的先天条件  相似文献   

19.
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年田野调查的明确方向是深入研究“苏联各民族的起源和民族历史”、“现代民族过程”、“与民族历史有关的人种遗传学”、“现代各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诸问题。象过去几年一样,1982年民族学田野工作的主导力向之一是研究我国居民中的民族过程。一般说  相似文献   

20.
吴迪 《中国民族》2014,(12):16-19
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跨越发展的“云南现象” 记者:云南是全国世居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自治地方及实行区域自治民族最多的省份。多年以来,云南创造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跨越发展的“云南现象”、“云南经验”。请您谈谈对民族工作“云南现象”、“云南经验”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