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执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强调满足社会或行业的需求,突出专业技能练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职业化教育。本文从依据、目标和评价三个方面粗略论述了基于执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以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执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组织课程实施。以执业能力为导向,评价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成效。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随着发展的深入,人才培养的效果和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之间的差距也显现出来。人才培养质量与课程设置直接相关。文章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的角度,分析目前高职教育所采用的课程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以供高职院校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合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都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综合技能,然后再结合人文素质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下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其中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中职衔接,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多方面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展开研究,以实现中高职的和谐衔接。  相似文献   

5.
罗平 《现代妇女》2014,(10):173-173
高职课程标准是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标准为基础,文章以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标准为例研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标准,用以指导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优化中高职衔接的顶层设计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根本保障,但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建构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在职业能力素质模型视域下探讨了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等衔接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娟  王东辉 《职业》2014,(2):80-81
学前教育学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即保教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了主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该课程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不能满足高职幼教人才培养的需求,迫切需要改革。本文从学前教育学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提高学前教育学教学质量,适应高职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职教体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中高职贯通,核心目的是人才培养,关键是课程设置。要从区域技能需求入手,明确中高职机电工程专业各自技术能力目标,形成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层次衔接关系。建立以项目化教学为主体的学分银行,"因材因地"施教,构建灵活高效、贴近实际的中高职机电工程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可有效解决课程设置重复和所学知识偏离区域技能需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彭艾凡 《职业》2016,(24):43-44
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涉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课程改革历来都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动力、必要性进行了相关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模式构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了完善高职课程模式构建的四项对策。  相似文献   

10.
黄龙 《职业》2013,(9):40-41
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就业质量千里行调研的分析,从课程改革、实践环节、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等几个方面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艺术设计专业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吸引大量的高职毕业生入行,但大专生进企,需要企业耗费大量时间去培养、引导,给企业造成困境。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企业项目实操、学生教师介入企业、地方项目等多个角度,结合案例探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教学的可行性路径,为高职院校提供一定借鉴,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创意经济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职课程设置体现职业性的意义所在,并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现代“职业人”,深入工学结合、践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提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体现职业性的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关系到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影响其政治素养的提升、政治立场的选择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的完善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品质。因此,本篇文章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研究现阶段其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实施,根据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开展进行几点深入思考,以促进更深层次的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施,为院校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从而推动高职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实现进步。  相似文献   

14.
刘颖 《职业时空》2009,5(10):58-59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整合是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通过综合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文章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志超  李凡 《职业时空》2009,5(8):99-100
“音视频技术”课程是高职教育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领域广泛。本文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出发,以缩短学生在校所学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为目的,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分析课程内容和’工作任务相关性的基础上开发包含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综合项目课程,以典型工程案例为主线组织教学,探索教学方法并建立评价体系,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左武荣 《职业时空》2012,(11):28-30
当前高职国贸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且热门的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因此,要培养高职国贸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就业、创业"双导向来改革高职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外贸公司创业的低技术门槛、投资的低成本、生产经营的低成本等特点为高职国贸专业开设创业实践课程提供了良好的背景。高职国贸专业可以采取改造实训室、借助校企合作企业和网络平台开设创业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7.
邱云 《职业》2011,(6):55-56
一、课程来源与定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设课程,根据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并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从传统的以学科建设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行动体系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孙秀云 《现代交际》2011,(4):185-185
为了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各个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本文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宋玉佳  王金香 《职业》2017,(6):36-37
随着天津市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阶段,并且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革上,尤其是核心课程的标准如何构建,才能与以工作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的能力要求相匹配,是当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接发列车作业这门核心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谢丽君 《现代交际》2014,(10):159-159
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日益改革的今天,高职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已经转变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实践为主要方式的新型模式。在高职电子、机电、电气、自动化等众多专业中,《电子技术基础》属于一门专业基础课,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将项目教学法逐渐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但在此过程中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例如传统的项目教学法系统性较差、项目繁多、学生接受度不高。本文主要研究了阶梯式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旨在提供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法,并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