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 ,神灵观是宗教哲学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首要的问题。1圣雄甘地思想体系具有浓郁的宗教哲学色彩 ,神灵观在甘地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和基石的地位 ,是打开甘地宗教哲学思想奥秘的钥匙。本文试就甘地关于神的概念、体悟神的途径以及甘地神灵观的意义诸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就教于学界。一甘地的神灵观是一个庞杂的复合体 ,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含义 ,他对神灵概念的理解和界定独具特色 ,别具一格。首先 ,神是真理——非暴力——爱。甘地明确表示 ,神虽然是神 ,但他首先是真理。倘若人类语言能够给神以最完善的表述 ,那么 ,他的结论是 ,对他…  相似文献   

2.
圣雄甘地是印度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和政治家,他的妇女观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其宗教哲学的核心入手,探讨甘地解除妇女枷锁的主张,分析甘地对妇女的基本看法,并对甘地的妇女观作出评价。作者认为,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甘地的妇女观未能跳出两性传统性别角色的窠臼,也未能指明实现男女平等的根本途径。归根结蒂,它是为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甘地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国父”,这是因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印度的民族解放事业,引导印度摆脱殖民主义的桎梏,走上了独立自强的道路。甘地在领导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改革的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哲学、伦理、宗教、社会政治等等的学说。他的思想不仅对印度人民,而且对争取民族独立的亚非人民以及反对种族歧视的美国黑人运动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本人对宗教问题极为关注,宗教批判理论在其思想体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点在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马克思早期对政治经济的批判最先是透过他对宗教的批判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得以可能的最基本前提.毋庸置疑,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是不遗余力的,但其在对宗教进行无情审判的同时,也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发展投注了大量的同情和关注,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其理论深层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情怀.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可以发现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与马克思对旧哲学的克服,即树立以实践范畴为理论核心的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进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忽视了马克思哲学语境的变化和对宗教本质、属性、功能的混淆,人们对马克思的宗教本质观产生了种种误读,其中,宗教非理性说、宗教异化幻觉说、宗教意识形态说、宗教鸦片说、宗教文化论最有代表性。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并借用恩格斯的概括,可以说,宗教是人间力量的超人间形式。与其他文化形式相比较,宗教最直观、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其超验性。这是对马克思宗教本质观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6.
宗教、艺术和哲学,是人心灵的文化形式。人通过与宗教、艺术和哲学中的感觉、情感和意义进行“对话”,使人与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关系成为一种灵魂问答、思想共鸣和心灵对话的关系。感觉世界是人的宗教、艺术和哲学之寓所。神秘感是宗教形成的始点和宗教传达的发端,通感是艺术的创作源泉,崇高感是哲学世界的一个属性。人通过宗教、艺术和哲学来体悟、表达和表征人的情感世界。人的情感在宗教中被赋予与神相感知的作用,一切都是对神的情感的回响;艺术是人对情感世界的体验,艺术本质上就是实践着的人的生命艺术;人的情感是哲学思想的依据,哲学世界是反思性的情感世界,情感世界是体验哲理的思想世界。人的心灵是一个意义系统,宗教、艺术和哲学作为这个系统中的不同文本,它们构筑了这个系统的整体意义。在宗教中,人的意义不能是出离于神的意义之存在。只有透过神,人的意义才被透见为一种意义。真理是人作为存在物存在的本真意义,艺术是真理之寓所,艺术使人得以平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重,艺术于自身中包含着使人之生命蓬勃向上的力量。意义世界是哲学之存在的真正问题域。人之生命存在本身迫使人们去追问意义,生命存在本身通过人对意义的追问表征人自身存在。  相似文献   

7.
张绍斌 《南亚研究》2010,(1):111-124
《薄伽梵歌》是印度教宗教哲学的圣典,数论和瑜伽是其核心内容;《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原人”和“道”在这两部经典中是核心概念。本文概括和确定两个概念的丰富内涵,并从本体论性质、本体论的意义及相关的人生论三个角度对两个概念和各自所属思想体系进行比较。所探索的问题和结论,有助于开拓《道德经》文本解读的空间,对进一步揭示以中印古代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内在特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朱明忠 《南亚研究》2002,(2):38-44,66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是 2 0世纪上半叶印度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甘地试图用它来解决社会政治的各种矛盾与纷争 ,解决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争端与冲突。这种非暴力哲学既继承了印度传统宗教与伦理学说 ,又吸收了许多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 ,可以说是一种东西方思想的融汇。 190 6年 ,甘地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中首先提出这种学说 ,后来回到印度 ,在开展民族独立和社会改革运动中又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它 ,使之逐步成为一种较为完整的政治学说。这种学说不仅对印度人…  相似文献   

9.
1988年1月30日是印度独立运动领袖甘地遇刺四十周年。在印度近现代史上,尚难找出一位历史人物,其影响、作用和地位能与甘地相匹敌。甘地在印度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数十年。尽管当今世界对其人其事其思想的评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其爱国爱民爱和平、坚持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却为世人所推崇。当前,国内外对甘地的研究早已越出历史评论范围,而是深入到甘地在哲学、伦理道德、宗教文化、社会福利、经济思想、世界政治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在西方和印度一些大学中还设有专门研究甘地的课程、讲座,授予研究甘地的学生以学位,出版研究甘地思想的刊物,一股“甘地热”正方兴未艾。本文拟就近20-30年来国内外出版的一些研究甘地的重要著述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甘地的思想在亚非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史上,具有十分鲜明的独特性。比较而言,人们多注意甘地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而忽略对于甘地经济思想的研究。实际上,在甘地独特的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的独特性占有重要地位。甘地思想在经济方面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它的农村经济模式上。其特点是:以小农家庭村社为最基本生产单位;寓农业与手工业于一体的生产结构;保持农村经济与城市大工业的平衡;维护道德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和谐。其中尤为独特的是农村经济与道德观之间关系的构思与实践。本文就此作综合性探讨,以便继拙作《甘地思想的独特性与整体性》之后,再进一步从甘地经济思想作整体性的研讨,并说明甘地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