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所有制关系,出现所有制关系的“非传统”形式和现代的形态,是社会主义新质状态的基本特点之一。合资(有资本主义公司加入的)企业的所有制在这一过程中将起重要作用。建立合资企业,既是对外经济活动,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经济机制进行改革的结果。在苏联政府第一项决定中确定了在苏联境内苏联组织和资本主义国家公司加入的合资企业的建立和活动的措施,该决定这样说明了这些合资企业的宗旨:更充分地满足国家对一些品种的工业产品、原料和食品的需要,吸引先进的外国技术和工艺、管理  相似文献   

2.
列宁、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进步、更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社会,但社会主义却需要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和发达的商品经济作为其进行建设的物质基础。对于俄国和中国这种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直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肯定成果”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列宁和邓小平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提出,改变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要从农民方面开始,即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放在首要位置。当国内的资本主义成分不断增长时,他提出不要禁止和堵塞资本主义发展,但需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他还说,从苏俄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以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以发展生产力。列宁的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资本主义辩护者自诩"资本主义具有无可替代性",施韦卡特与之针锋相对,以资本主义为超越对象,先是清算苏联模式,为新模式的问世扫清了障碍,接着提出了作为资本主义替代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新模式——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指令性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如何步入经济民主制度进行了理论探讨,试图达到超越资本主义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论没有瑕疵,应看到其局限性,也应肯定其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资本主义辩护者自诩"资本主义具有无可替代性",施韦卡特与之针锋相对,以资本主义为超越对象,先是清算苏联模式,为新模式的问世扫清了障碍,接着提出了作为资本主义替代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新模式——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还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指令性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如何步入经济民主制度进行了理论探讨,试图达到超越资本主义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论没有瑕疵,我们应看到其局限性,同时也应肯定其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在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曾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明.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能够创造有史以来的新型文明.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积极推行文明生产、文明经营和文明消费,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服务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另一类型的商品生产.作为一种新兴生产方式,应为谁生产,生产什么,怎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经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资本主义观。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变动的,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肯定—否定的过程。邓小平在坚信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同时,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江泽民在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被代替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看到了其发展的潜力,主张与资本主义合作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三代领导人的资本主义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方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了新的探索。其贡献在于:提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理论依据;回答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阶段问题;解决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途径问题;找到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体系中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新格局,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处交往、矛盾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而英国和美国是当时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这两个国家在苏联成立初期同苏联关系的发展状况,具有认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社会主义的命运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 0世纪 ,革命导师期望的“国际苏维埃共和国”未能建立 ,反而出现了苏东剧变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反思其原因 ,一是对资本主义的定位失误 ,导致了取代问题上的盲目乐观 ;二是时空的移位 ,导致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反差 ,使一些人产生了信仰危机 ;三是对社会主义定位的失误 ,导致固步自封 ,自外于世界文明发展大道 ,种下了遭受挫折的祸根。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发展到国际垄断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经济国际化发展到全球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为后盾的全球霸权。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 ,使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渐趋成熟。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已发展到全球范围 ,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没有改变 ,因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矛盾仍然存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意味着资本关系的社会化已接近极限和临界点 ,由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已近耗尽 ,因而成为迈向全球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门槛。 2 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以其多姿多彩的内容和多元化的实现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它将呈现出发达国家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力图总结七十几年来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对外开放、利用西方文明成果方面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有:1.当代世界经济的特征,社会生产力的国际化,使得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闭关自守的状态下发达起来;2.全面估量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变化,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共处的长期性;3.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并不就是姓“资”,并不都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4.既要肯定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优越性,又要清醒地看到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起点的落后性;5.既要认识两种制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又要看到它们之间具有互相吸取、借鉴和一定条件下合作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最大的变化之一在于其生产方式由“福特主义”向“弹性生产”的过渡。这是具有双重意义的资本主义体制变化。通过基础性的生产变革,它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权力结构和控制方式。这既给资本主义带来了活力也造就了新的激进环境,进一步,它对意识形态以及左派实践和理论,甚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高速度的含义及速度间的对比问题生产高速度地发展这一问题,是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中直接产生出来的.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就必需以高速度来发展社会生产;否则,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这一要求,便无法实现.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的经济竞赛中,特别是我国正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速度问题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人民民主的国家里,其经济方面的任务必须是赶上和超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列宁说:"或者是灭亡,或者是赶上并超过  相似文献   

14.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尝试.苏俄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的实施,使经济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次由理论变为现实,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刻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正确认识和理解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对于我们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辩证法的角度对列宁新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发现新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实行粮食税和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粮食税和国家资本主义含有资本主义的因素,却是通往社会主义的中间站,资本主义在一定限度内的发展对工农国家有利,其实质就是从当时俄国国情出发,辩证自信地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大胆继承资本主义制度中合理积极的因素,实现从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曲折过渡。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践,对中国改革开放是有益的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是新经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是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内容。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点,逐渐形成了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模式,即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中利用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这一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单一的公有制模式,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着政权和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逐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因此,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前夕至 2 0年代初 ,列宁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国家资本主义学说 ,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极力主张将“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作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7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不仅对各种私营经济形式提出了新判断标准 ,而且在其适用范围 ,规划及应处地位的认识上 ,体现出了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国家间关系 ,是列宁当时面临的一个全新问题。对这一问题马克思没有提出更多的建议 ,因为他始终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几个或多数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社会主义很快取代资本主义 ,不存在两种制度长期共存的情况。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出发 ,开创性地提出以和平的方式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并逐步形成了其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思想。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恶性循环的结果,它造成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为了医治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开出了各式各样的处方,结果治标不治本,不能根除经济危机的发生。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成功,证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成为医治经济危机的有效处方。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进程使世界发生深刻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提供了一条沟通的渠道,使社会主义获得新的动力;使资本主义在胚胎内孕育出新社会因素,通过渐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方式创造一种社会主义社会新形态。从而,社会主义同时在两个试验场进行试验:一个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个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