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丽  王良滨 《社科纵横》2013,(4):110-113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从理论基础、对价值本质的理解、价值评价对象的本体论前提、价值评价标准、价值实现的根据与价值实现的方式等五个方面,对实用主义价值哲学的典型代表杜威的价值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实用主义价值哲学的实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2.
杜娟 《社科纵横》2012,(9):167-169
价值理论是索绪尔语言符号观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和混淆。本文从语言的共时性特征入手,对索绪尔语言价值的交换原则和比较原则进行了剖析,从而对语言价值的特征,价值和意义的区别,价值的来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进一步理解索绪尔的价值理论,进而对正确理解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市场营销的品牌策略对通信企业的客户体验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通信企业应充分重视客户的体验价值,并通过提升客户的体验价值来提升业务和服务的顾客价值,而提升客户体验价值的关键在于提升客户对品牌的认知价值和体验价值,通过实施相关的品牌管理策略来提升客户的体验价值应成为企业营销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4.
价值的本质是什么?在以往有关价值的文章中,基本上有三种观点。(1)客体价值论者把客体视为价值的本体,认为价值是由客体的质的规定性决定的。因此,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2)主体价值论者认为,主体是价值的唯一载体,价值是由主体的质的规定性决定的。因此,价值的本质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主体的劳动、创造和贡献;(3)关系价值论者主张,主客价值关系是价值的承担者,价值是由价值关系决定的。因此,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的功能满足主体的需要。这些看法虽然都对价值的本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对…  相似文献   

5.
刘芳 《学术交流》2008,(2):166-168
综观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历史,"白银时代"文学蕴涵着丰富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但表现为对人及其生活的影响,还表现为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影响;不但表现为对现实的影响,还表现为对未来的影响.新界说从文学的人本价值、现实价值、理想价值的层面,从宗教与哲学的角度,对"白银时代"概念加以全新阐释.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复归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重新确立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同时,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探索社会主义价值性的进程。首先,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既是对过去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认识上脱离实际的根本否定,又拉开了新时期我党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重新探索的序幕;其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把过去被颠倒的社会主义价值秩序重新颠倒过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回归的第一步;再次,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两个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确立,科学地、有序地建构起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内在结构,完成了新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内容的重塑;其四,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更加明确地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重塑扎根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徐美银 《创新》2016,(3):116-128
农村土地主要具有生产价值、财产价值、转让价值,农户家庭根据自身禀赋对土地价值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偏好,这会对其土地转出意愿产生影响。对生产价值、财产价值偏好强度较高的农户家庭,土地转出意愿较弱;转让价值提高会增强农户的土地转出意愿。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提高农民土地转出意愿。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满足农户的土地财产价值要求、提高土地转让价值、提高非农收入所占比重、改革现有的农业生产补贴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程度,来增强农户家庭土地转出意愿,促进农村土地顺利流转。  相似文献   

8.
人的价值的弘扬和提高是近代以来人类追求不懈的目标,是国家、社会和人自身跨入现代化门槛的条件和标志。市场经济则被证明是迄今为止促进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经济模式,是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然而,在赞扬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的正面促进效应时,我们对它的负面抑制效应保持清醒和警惕也是非常必要的。 人的价值的根本在于人之为人 的内在根据和意义 关于人的价值,目前理论界争议颇多。我们从整体上赞同这种观点:认为人的价值可分为工具性价值和本体性价值。工具性价值是人作为客体对他人、社会的价值和人被分成主客体后客体自我对主体自我的价值。这是人的外在的、相对的、形而下的价值。本体性价值是指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和意义。它是内在的、绝对的、形而上的主体人的价值,是人的价值的根本内涵,是工具性价值的依托。我们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使用“人的价值”的概念。就此而论,人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人的独立和自由、尊严和个性、主体性及生命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殊洋 《探求》2013,(4):60-63
价值规律是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然而学术界对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即价格是否围绕价值波动且收敛于价值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价格收敛于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价格不收敛于价值。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没有对价值与价格的动态关系给予严格的证明。本文运用规范的数理分析方法,对价格动态趋势进行考察,并得到了"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且收敛于价值"的结论,从而为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数理阐释。  相似文献   

10.
黄磊 《求是学刊》2008,35(2):41-44
海德格尔的价值哲学起源于反思存在者的有限性,存在的敞开状态要求此在不断地回到存在绽开的地方,打破既定价值对存在者的束缚和对它的依赖,世界由此成为可能性的集合.对上帝十诫的解读同样证明了海德格尔的价值哲学的主旨.神圣性价值、超越性价值、凸显性价值虽然是不同社会模式的价值类型,它们同样俘虏人并占有人,此在应该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和新的视野,回到存在的本原--创遣性生存的人的存在方式中.  相似文献   

11.
知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以简约、明了的形式及时地表达了现代社会成员对信息资源的一种普遍的利益需求。但是,知情权至今仍未在中国法律体系得到应有的确认和保障。本文从法的基本价值出发,研究了知情权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制约权力的价值、效益优化价值、促进正义的实现和民主进步的价值、及其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这对促进知情权制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命至重是古代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观念表达.从古代法律规范来看,生命价值在法律中处于渐重的状态,刑法不断加重对个体生命的保护,收紧对死刑的适用,提高位卑者的生命价值.生命价值呈现出相对平等性色彩,但家、国利益都成为消解生命价值的因素,生命价值因此呈现出双重性.其原因在于,个体生命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双重构造.不过从整体来看,生命价值在法律中以等级性为基础,却以平等性为走向,这符合文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人学价值论与人的价值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对于人学价值论的研究正在向着多元、开放和辩证的模式转变,"人的绝对价值"作为一个崭新的理论维度正在被揭示出来,这就使得长期以来我们对人的价值的研究停留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维度的平面理念逐渐向三个维度及其辩证关系的全新理念转变。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了人的相对价值,但是人之更为根本的价值乃是其绝对价值。人的相对价值与人的绝对价值虽然呈现出排斥和紧张,但更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两者的相通之处。只有通过对人的绝对价值观念的确认,才能使人的相对价值在理性文明的深处获得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4.
王玉清 《社科纵横》2007,(9):123-124
本文从宋刻本的价值及其特征入手,引用大量资料对其价值特征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述。从而提高了我们对宋刻本价值、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价值分类反映的是价值主体需要类别和价值客体所能提供需要的某种或多种属性。科学的分类应明确价值内容与价值表现形式的关系,厘清价值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与价值分类的边界;研究真善美对价值分类的影响。根据主客体需要关系来界定价值本质与内涵,在当前的德育学科建设中,价值分类应主要基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两个角度:从价值主体角度进行分类,体现了价值主体构成的多样性与价值需要的丰富性,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价值主体提供理论依据。从价值客体的角度进行分类,人作为社会的价值客体,体现的是他的社会价值;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体现的是自我的价值。人与社会、他人和自身的独特价值类型,体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问题四个方面揭示了"普世价值"争论产生的全球化背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冲突与价值趋同,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中的价值无序与有序,全球人类精神文化家园重建中的价值失范与规范,全球问题解决中的价值迷失与价值坐标,对这些矛盾的思考促使了"普世价值"争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刑罚执行检察监督的价值目标是检察机关依据宪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通过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进行监督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复合的,是一个有机结合的价值目标体系,是由直接价值目标与终极价值目标组成的体系。直接价值目标是实现刑罚目的,即惩罚犯罪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终极价值目标是实现公平正义、保护罪犯人权。  相似文献   

18.
价值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意义钱津编者按:本文认为,价值是中性的,然而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却将价值摆到了贬义的位置上,虽肯定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对劳动是褒义的,但到了价值就走向其反了。在马克思看来,价值不是中性的。众所周知,马克思所说的价值是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以马克思<资本论>中对商品价值的定义为依据否认自然资源的价值,这是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教条理解.从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基本概念考察,马克思自然资源价值观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而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价值观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的基础,两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价值范畴既是一个价值主体和价值对象的关系范畴,那么,在文化学说价值学中,展开对做为价值主体─—人的价值观的研究和做为价值对象─—文化学说价值属性、结构、功能的研究,就是必要的了。本文拟就文化学说做为价值对象,它的价值属性和价值结构是怎样的,予以论述,并照我们对文化学说价值理论的构想,和已展开的轮廓而言,提出文化学说价值域概念。 域(domain),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已成为界定对象结构区限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首先运用这一概念的恐怕要算是美国科学哲学家D·夏皮尔。他在1969年向厄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