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高新技术与住宅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新技术在住宅建设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以及研究和开发我国高科技住宅 (智能住宅)应解决的几个问题,这对我国当前智能住宅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小城镇发展的需要、旧有建筑的改造使用及旅游小城镇的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的适应性为分析基础,通过对川西地区大邑县街坊式新农村的住宅建设、龙泉驿"农家乐"山庄、柳江老街10号及三圣乡改造利用实例的实地调研,得出住宅必须适应居住者需求变化的结论,力求对滇西旅游小城镇的开发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开拓我国的住宅市场,是当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分析了我国住宅建设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的同时,从供给、需求和住宅市场几个方面论述了住宅产业未“热”起来的原因,提出加大房改力度,加快货币分房的步伐,调控住房售价.规范房地产金融体系,尽早出台《住宅法》等对策建议,目的是为了推进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发挥住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农村住宅建设投融资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急迫性和必要性,面对农村建设资金的极度短缺已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解决农村住宅投融资的瓶颈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情况,指出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是发展农村住宅市场的首要推动力,并从农村住宅市场需求与前景,农村住宅现状分析,国内外农村住宅建设投融资,建立农村住宅建设财政金融的配套政策、财政金融支持的途径与方法、投融资的体制与机制改革等几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加速推进的住宅产业化进程,极大地提高了住宅建设的水平与质量,开辟了住宅建设的新途径,同时理论研究与技术探索也在不断取得进展,自2003年李忠富教授的《住宅产业化论》著作出版以来,大量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研究的内容日趋丰富,研究的视角不断拓展。如今,我国住宅产业化实践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无论是宏观的政策环境、市场条件还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均已构成了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如何抓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住宅被广泛推广.在智能住宅工程设计中,电气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是推动住宅科技逐步步入智能化的动力之一,也是智能住宅电气设计构筑家庭设备管理、安全防范、信息通讯、区域物业管理等系统的思维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日本的住宅管理机构与政策、日本的住宅建设规划、日本的住宅建设方式、日本的住宅立法,分析了日本住宅业管理内容,提出了借鉴日本住宅业管理的经验,发展我国房地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村镇住宅建设技术服务体系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我国17个省,81个乡镇的村镇居民自然及住宅情况,阐述了影响我国村镇住宅建设的主要因素,确立了技术服务要素,包括政府监管服务要素、管理服务网络系统要素、企业与村民互动服务要素,技术服务要素的确定使得我国村镇住宅建设服务过程中更具针对性,为我国村镇住宅建设提供了技术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住宅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日本通过住宅建设规划、住宅供应体系、管理机构、金融体系、住宅法制等形成了以商品经济为主、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住宅政策。我国传统住房制度不适应客观要求,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改变了不合理的消费结构,提高了人民的居住水平。日本住宅政策对我国住房改革的启示是,应大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组建专业的金融中介机构,加快住宅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急迫性和必要性,面对农村建设资金的极度短缺已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解决农村住宅投融资的瓶颈问题,新农村建设国家近三年投入巨大资金,以及中央投资对社会投资拉动“乘数效应”,为农村住宅注入强心剂。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情况,指出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是发展农村住宅市场的首要推动力,并从农村住宅市场需求与前景,农村住宅现状分析,国内外农村住宅建设投融资,构建新农村住宅建设投融资体系的方法及改革内容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将住宅产业作为跨世纪的主导产业 ,住宅产业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要真正发挥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必须对现阶段居民的住宅消费需求、可能的消费热点进行具体分析。文章认为住宅装饰业将可能成为持续的消费热点 ,由于其对经济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而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注 ;同时 ,就住宅装饰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综合当前居住小区模式几种提法及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人居环境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给出面向普通居民的21世纪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现代绿色小区,为城市住宅建设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从智能小区在我国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始,结合目前宿州市智能小区建设的现状,对宿州市小区多媒体智能系统的建设进行分析,提出建设宿州市小区多媒体智能系统的意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居民居住的多样性、流动性与不确定性带来了多元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大规模的城市住宅建设所形成的单一性、集合性的住宅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住宅发展的阻碍。文章讨论了城市居民居住行为的变迁对城市住宅的新要求,认为现代城市住宅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并能留给城市居民住宅改进发展的弹性空间,以适应不同人群对住宅功能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视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地为之进行探索和实践。为人民谋居住幸福内含于为人民谋幸福之中,鲜明地体现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满足贫苦农民的居住需要,采取一系列旨在解决其“无居”“贫居”“苦居”等状况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其中内含的居住需要伦理、居住空间伦理、居住关怀伦理、居住人际伦理和居住价值伦理,凝结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善政、仁政和德政等重要伦理品质。这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伦理精神与智慧。  相似文献   

16.
居住建筑群体中交往空间的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为人提供居住的空间与场所,更要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来满足居住者的社会和心理需求。文章通过对城市居住建筑群体环境中交往空间的元素与素材的分析以及对交往空间层次的划分,探讨了交往空间的产生途径,提出积极营造适合现代人居住的多维化与人性化的交往空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T市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仅对6人适用指定监视居住,调查表明指定监视居住的适用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指定监视居住的功能异化为羁押措施、侦查保障措施,指定监视居住替代逮捕的功能未能实现。完善指定监视居住适用问题的措施包括:规范指定监视居住期间的讯问,合理保障犯罪嫌疑人在指定监视居住场所内的人身自由,强化对指定监视居住的内外监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人口的市内移居正在逐渐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部分。基于2008年对北京全境18个区县的大规模电话调查所获的数据,对北京市民的居住迁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迁居次数与迁居率指标看,北京城市居民的迁居水平不高。改革开放以后,除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为一平台期外,迁居水平一直保持着快速上升的趋势,这与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择居自由的提升都有莫大的关系。家户特征会影响其迁居的倾向,年龄、受教育程度、户籍身份、住房权属、房龄都对5年内的迁居概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和研究与道路交通有关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机动车节能技术、道路技术、智能管理技术等低碳技术,提出加快构建可再生的能源网络、大力推广城市交通节能技术、实现城市交通智慧化管理的城市交通低碳技术发展战略,并制订出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智慧电网,制定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和碳排放限制的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加大智慧交通技术应用力度,运用政策工具推动低碳技术进步,重视低碳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