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时期,白话文战胜文言文,是体裁大解放,空前大发展阶段。这时,现代散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随后便出现了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高峰。正如鲁迅所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  相似文献   

2.
一最早设想用计划调节代替竞争和无政府状态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18世纪末,法国的平均共产主义者格拉古·巴贝夫,在他设想建立的国民公社制度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19世纪初,著名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欧文、傅立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  相似文献   

3.
试题:作文(20分)请你再次品读“阅读”部分第一大题中提供的四段材料。设想有这样的一座小屋:它具有四段材料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环境美。请你根据材料表现的意境进行合理的想象,有优美的语言对你设想的小屋及其四周的景物进行描写,写出诗情画意,写出那山、那水、那木秀、那花香、那屋净、那鸟鸣……题目:我梦中的小屋要求:字数在350个左右;如果写诗,不少于20行。注意:不要翻译原文。试题分析2005年湖北宜昌中考小作文依然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是四则表达古代文人雅士对优美自然环境追求和向往的诗、联、文、画。分别是王安石的诗《书湖阴先…  相似文献   

4.
<正>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展开.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国家教委明确指出,当前要把教学改革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教学改革要遵循四个思路:明确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确定教学改革在学校诸多改革中的核心地位,确定教学工作在学校中的中  相似文献   

5.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主张“仁政”,以缓和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他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非常“重视人民生存的权利”杨伯峻《孟子译注·导言》)。因此,“民”成了《孟子》一书的主要议题之一。在《孟子》里,称代“民”的词就比其他书多得多,据统计约有二十个。它们是:  相似文献   

6.
拙稿《淡谈写作教学改革的设想》(下简称“设想”)一九八四年二月在《高教战线》发表后不到两个月,就在某次“写作会议”上被某些同志拍板定了“错”,并且舆论要一律。于是在一九八四年七月出刊的《写作》第四期上就开始出现不点名批“错”的文章,但那舆论并非一律;《吉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从一九八四年第二期起开展了关于写作教学改革问题的讨论,那舆论简直就“两律”了。《高教战线》一九八四年第八期发表的潘  相似文献   

7.
阳光洒在加州贝弗利希尔斯的“半岛旅馆”的庭院中,贾森·加兰尼斯取出手机,接听了一位巴基斯坦银行家的电话。他刚和一位著名的亿万富翁之子联络过。此前,他和一位牛津大学的系主任通了电话。 “我相信人们正谣传是我父亲在控制一切”,30岁的他说:“若是这样,我已经令许多人陷入困境了”。他的父亲也够神通广大了。过去的15年,贾森的父亲——约翰·彼得·加兰尼斯——是在装有  相似文献   

8.
一、“之”字的本义 “之”字甲骨文作“”,从止从一,是个会意字。“”即“止”字,是“趾”字的初文,《诗·豳风·七月》“四之日举趾”,《齐诗》作“止”。东汉班固写书爱用古字,所以在《汉书·刑法志》中就写作:“当斩左止者,笞五百。”“趾”指脚,甲骨文“”本象脚趾朝上的脚形。“一”指此地,表示“从这个地方”的意思。“”就表示  相似文献   

9.
就职业而言,威廉·麦克多诺(William McDonough)是一名建筑师、工业设计师。但就其气质和抱负而言,他具有多种身份:空想家、先知,甚至狂热分子。在他与迈克尔·布朗加特(Michael Braungart)合著的新书《从发源地到发源地》(Cradle to Cradle)中,他设想了一个无废物的无毒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一切物质都被不断地重复利用。比如,  相似文献   

10.
言语活动的重要性是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充分认识的。孔子指出他的学生中“言语宰我、子贡”(《论语·先进篇》)。《诗经·大雅·板》里说:“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孔子的语录。孔门四科中的“言语”正是指出使于四方,为本国利益进行策辩的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 如果没有读过卡尔·鲍波尔(K.popper)的著作,对于“从阿米巴到爱因斯坦”这个题目难免会摸不着头脑。阿米巴(amoeba)是英语“变形虫”一词的音译,而爱因斯坦在鲍波尔眼里是现代两个最伟大人物中的一个(另一个是温斯顿·邱吉尔)。然而,鲍波尔在其著作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爱因斯坦”和“阿米巴”两个词连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原来,鲍波尔谈到“爱因斯坦和阿米巴”或者“从阿米巴到爱因斯坦”时,既是作隐喻,也是写实。他以进化论的态度看待知识,用达尔文主义描述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在物种进化的图式中,高明的人类沿着时间的流程可以追溯到最低级的生命机体。鲍波尔由此认为,进化这一长链也把爱因斯坦的理性探索与阿米巴的本能适应和自然选择连在一起了。很显然,鲍波尔是从知识论的构架里看爱因斯坦和阿米巴的。在这个范围内,他要表达的主要哲学观点有:(一)爱因斯坦和阿米巴都使用尝试和消除错误的方法;(二) 爱因斯坦和阿米巴在方法上有着重大区别;(三)从阿米巴到爱因斯坦只有一步。  相似文献   

12.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2日至11月7日在风景秀丽的桂林市隆重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120多所大专院校的130多位代表。会议规模空前,会议自始至终洋溢着“民主·团结·务实·创新”的热烈气氛。全国文科学报研究杨焕章理事长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努力开创学报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他总结了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自1988年11月5日成立到现在四年期间的工作成就。他说:“这四年里,在国家教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等有关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经过全体会员团结一致的努力,我们的研究会日益巩固、发展,凝聚力日益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民主·团结·务实·创新’蔚然成风,各项工作都已走上  相似文献   

13.
动物有语言吗?这无论在民间或是在语言研究中,都是个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本世纪40年代,苏联语言学家尼可力斯基写了一本很好的书——《人怎样会说话的》。在“动物有语言吗”一章里,他说:“古代人们相信禽兽有自己的语言。在许多民间传说里动物说话,思考与行动,如象人类一样。”接着,他总结了美国人哈涅尔、尼森、罗伯特·耶尔克斯、费尔涅斯和俄国人洛德希娜·考茨等学者“猿语”实验的失败经验,结论是,“无  相似文献   

14.
阿尔贝·卡缨认为:“文学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这种看法完全适合于思想家让—保尔·萨特。萨特1974年8—9月在和西蒙娜·德·波伏瓦的最后一次谈话中说:“我要在提出我对世界的看法的同时,让我的文学作品或随笔中的人物,按照这种观点生活,我是在给我的同代人描述这种观点的。”可见,文学是萨特用来宣传自已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工具。1975年,米雪尔·贡塔问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政治和哲学。”事实上,文学不仅是萨特参加当代社会政治斗争的武器,也是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媒介,萨特毕生对它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波伏瓦在她的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他既喜欢司汤达,又喜欢斯宾诺莎,他拒绝把哲学同文学割裂开来。”(《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子的回忆录》)  相似文献   

15.
这里我向广大读者推荐一篇由英国议会工党顾问约翰·罗斯所写的文章.题目为《俄罗斯经济的两大特点和经济改革》,文章中约翰·罗斯比较了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两个方案——“休克疗法”和中国改革方法,并由此得出结论:第一种方法对俄罗斯是有害的,第二种方法对俄罗斯是有益的.他令人信服地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推荐的“休克疗法”要让俄罗斯丢弃工业化;并将俄罗斯转变成生产日用消费品和原料的基地.然而,中国的改革方法能帮助俄罗斯更好地发展消费品生产,而且能不断地提高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约翰·罗斯的文章第一次发表在专业性很强发行量较小的杂志《经济学和数学法》(1993年第2期第29卷).实际上这篇文章在广泛的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个没有偏见的专业研究员客观地分析了俄罗斯经济崩溃的原因,说明俄罗斯经济崩溃是人类历史上前所  相似文献   

16.
《蒙古文学的民族性与国际性》①是蒙古当代著名作家Л·图德布的一部文艺理论著作,1982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用俄文出版。Л·图德布的许多作品都译成俄文,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而且写出一系列文艺理论性著作,如:《高尔基与蒙古文学》(乌兰巴托,1968年)、《蒙古人民革命党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政策》(乌兰巴托,1971年),以这个题目Л·图德布于1967年在莫斯科通过了副博士论文答辩。作者的第三部文艺理论专著是《蒙古文学的  相似文献   

17.
编纂《中华大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编纂《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的小结,共论述了四个问题一是简述《宋辽金元文学分典》的编纂过程,二是对《宋辽金元文学分典}质量的基本估计,三是保证《宋辽金元文学分典》进度的措施,四是《宋辽金元文学分典》的后续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8.
终身教育思想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思想,是当代法国教育思想家保罗·朗格让首先提出的。保罗·朗格让自1948年以来,一直在联合国教科文秘书处工作,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成人教育科科长、计划处长等职。他于1965年在曼谷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设想。1970年,他将其思想整理成文,以《终身教育导论》为书名公开发表。迅即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由于我国当时正处于十年文革动乱之际,无暇过  相似文献   

19.
《百年孤独》是一部反映拉丁美洲孤独落后与封闭现实的伟大长篇小说。小说中 ,作家马尔克斯描写了马孔多小镇上布恩蒂亚家族整整六代人的生活与爱情。马尔克斯认为 ,“布恩蒂亚家族之所以孤独 ,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情。”[1 ] 但是 ,当“百年孤独”这四个字随着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字逐渐成为一个固定词组时 ,当人们在津津乐道百年的魔幻与百年纠缠不清的爱情时 ,甚至包括马尔克斯本人却都忽视了另外一段也许是很不起眼的故事 :那就是布恩蒂亚家族第四代奥雷连诺第二和其情妇佩特娜·柯特以及妻子菲兰达·德卡皮奥之间的纷扰爱情。而实际上 ,这段爱情虽不起眼 ,但却偏偏延续得历史最久 ,而作者马尔克斯也正是在对这段纠葛爱情的描写中表现出了他思想的独到和深刻。对这段爱情的描写 ,马尔克斯是通过三个层面来进行的 :那就是爱情的功利性、爱情的爱情性、爱情的亲情性  相似文献   

20.
周燕 《社区》2004,(5):40-42
那是1928年的中秋节,在上海四马路的一家川菜馆里摆着一桌极为普通的酒菜,看上去是几个挚友亲朋在一起饮酒赏月,实际上是李立三、李维汉、邓小平、陈赓等几位党中央领导同志在为熊瑾玎和朱端绶这对假夫妻“正婚”。从那时起,“熊老板”和“老板娘”的称呼就在党内外叫开了。周恩来当“月老”,“假戏”而成“真做”熊瑾玎是湖南长沙县五美乡人。他在长沙当小学国语教员时,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思想进步的读书人,后来又加入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创建的新民学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与老师徐特立一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