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广告和时尚文化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时尚、大众文化、时尚文化这些基本的概念。从时尚文化对广告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广告反映了时尚文化;广告对时尚文化起到推助作用;广告巩固与延续时尚文化几个方面,论述了广告与时尚文化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时尚文化的时代性、迅速性、下行性、周期性四个特征,提出如何利用时尚文化的特征来最精准地达到广告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3.
时尚文化面对的是一个观念复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时尚文化作为一种叙事形态在解构了宏大文化模式的同时,使其自身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消费、青少年、大众传媒则成为推动时尚文化持续升温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是一新生事物 ,本文在阐述它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特征后 ,分析了它的大众文化性质 ,并指出了它的文化时尚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化时尚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社会转型期文化消费演变成一种文化时尚。文化时尚是指反映一定政治经济形态、体现着文化发展某种趋势的文化存在形式,它具有崭新性、前沿性、活跃性等特征。大众传媒是文化时尚生产、传播的主要策源地。文化时尚存在着消解文化精神的倾向,对其需要理性地、正确地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中国改革开放 ,尤其是 90年代以来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城市里 ,大众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可以预料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大众百姓闲暇时间的增加 ,社会对大众文化的需求将会有更大的增长。毫无疑问 ,大众文化的普遍流行 ,已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围绕大众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生成背景、现实发展及其走向等问题 ,作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媒对文化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是建立在"文人政治、精英文化"基础之上的.网络媒介的出现,使传播面由"文人政治"的精英阶层,转向社区的基本大众,使得传统的文化研究,面临着转型时代技术条件下的嬗变.文章从网络传播媒介的影响这一维面入手,对文化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和趣味性迎合了消费主义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并迅速成长为当代社会的强势文化。精英文化在大众文化时代的生存策略是目前中国文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知识分子是精英文化的创造者和阐释者,维护精英文化生命力是义不容辞的使命;传媒化是精英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而大众传承则是精英文化在民间的生存基础  相似文献   

9.
“超女”与曾经流行的“超级模仿秀”及时下的“非常6 1”、“梦想中国”等娱乐节目,是商业精英与文化精英联手打造的“文化产品”与“时尚”。文化精英只是这种现象和理念的移植者,其产生取决于精英、大众与传媒三者相互制约、影响、建构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时尚消费的文化心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时尚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不仅接受着文化内涵,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主动性理解和重构积极地进行着意义和自我的建构。通过对消费过程中意义互动模式的构建,消费者的消费主体地位和时尚消费的创造性功能得到了强调。消费就这样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了意义表达和自我建构的工具,而这也是时尚消费之所以流行的独特文化心理机制和深层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1.
叶奕翔 《东方论坛》2013,(6):56-60,105
大众文化是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为了大众的娱乐消遣而大批量生产、借助现代科技迅速传播、并以此获得市场利润的文化产品。它在本质上是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大众指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理解大众,要避免革命性误读和现代性误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发现大众文化的不16面向,其中,人民性、意识形态性、全球性与民族性是值得注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的发展 ,抹平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 ,改变了知识价值标准 ,从而使知识分子的地位发生转变。面对大众文化 ,知识分子角色正在多样化。但要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 ,必须遵循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逻辑 ,在先进文化的指导下 ,构建适合我国国民心理需要与身心健康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文化研究对大众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负面评价到正面评价的过程。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独特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大众文化显示了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即非完全的商品性、受限制的大众性、初步的文化民主性、有限的政治性。它们构成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面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大众文化 ,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忧虑重重。法兰克福学派便为他们提供了批判的武器。但由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本身的诸多缺陷及其与中国具体语境的错位 ,盲目地追随只能是破坏大于建设 ,有碍于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大众文化研究已提升到了美学的高度。大众文化的审美特性对现有美学理论提出了有力挑战,而现有美学理论是把大众文化的审美诉求排斥在外的。在融入大众文化的美学视域下,美学理论也面临着理论重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小说文本: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代拟话本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个案,解读中国男女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历史真相,并由此质疑以经典文本与精英思想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指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层次结构,以及正统道德观念与社会生活之间实际存在的距离。文中强调传统通俗小说的纪实特点及其认识功能,主张“小说可以观”,观世态知人情,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心理方面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艺术本体论.在大众文化兴盛的后现代语境中,意识形态理论却受到严峻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诸多关于大众文化批评理论的分析,阐明意识形态只是出现转型并未"终结",并呈现出日常性和实践性等新特征.面对新的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要面对的文化环境之一,它正在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进行全面渗透。作为娱乐性、商业性、政治性的文化符号,大众文化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与交往的一种媒介,并且深深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行为表现。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不可回避,研究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躬自厚”的一面,已被人们广为阐释。与“躬自厚”的一面相比,“责于人”的一面更能反映传统政治文化的本质。在许多时候,“躬自厚”是各种身份的人为了能够“责于人”而作的准备;君臣民互相责以本分,是传统政治活动的基本样式;而古代社会诸多矛盾的生成及其解决办法,也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责于人”的政治文化有关。认识到这样的政治文化,对于合理解释古代中国治乱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析中国当代民谣的修辞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汉语修辞学的范围内,以翔实的剖析与丰富的实例来印证当代新民谣中的多种修辞技巧,主要论及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衬托、排比、层递、反复、复词、设问、双关、顶真、仿拟、曲解、绕口等16种修辞手段在当代民谣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