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将灵感闪现前的阶段分为原始态、交融态和临界态,并逐一阐述其特点,以求对灵感的思维机制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 原始态如同宇宙的起源,灵感思维也存在着最初状态,这个最初状态称之 为原始态。灵感起源于此的原始态只存在于潜意识。这些潜意识构成了灵感植根的土壤。舍此,灵感就不可能产生,就成了无源之水。 潜意识包涵哪些内容呢?所谓潜意识,是指人的大脑中存在着的潜在的、非自觉的、不随意的和前控制的意识①。它和显意识一样,是人们对外界反映的存储。那么,它也包括感觉和知觉两类。在感觉部分,存在着听觉、肤觉、味觉和视觉、嗅…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灵感思维同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一样,不仅是人类的基本维思形式,而且还遵循着某些相似的发生规律。并且都已成为当代哲学、美学、心理学、脑科学、系统科学、模糊数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综合研究的对象。本文借助于现代脑科学、认知心理学、模糊数学、协同学的积极成果,从灵感发生的特异性入手,比较充分地论述了灵感发生的五条规律:显意识与潜意识融通律;选择与建构重组律;精确与模糊隶属律;无序与有序协同律;逻辑与非逻辑互补律。这五条规律既是对灵感发生过程的辩证揭示,又给人们探索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规律,乃至整个大脑思维的逻辑规范以崭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学人在探讨任何问题之前已有一个理解的前结构制约着他们的探讨方向,这一前结构由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构成。从意识层面看,现念论、泛逻辑论、道德至上论这三种先入之见表现在当代中国学人的思维方式之中;从潜意识层面看,意志主义、实用主义、自然主义这三种先在意向表现在当代中国学人的思维方式之中。文章指出,当代中国学人要摆脱意识的先入之见和潜意识的先在意向所铸造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困难的,但通过自觉的反思和检讨,当代中国学人中的优秀分子能在行事和思维方式上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对灵感思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一般都认为灵感思维是意识与无意识通融交互的结果。这样看来灵感属于无意识范畴。然而无意识是什么?它怎样产生和以什么形式存在?这些问题还没有深入研究。本文试就此对灵感思维的深层心理结构作一分析研究。 一、原始—儿童思维转化为无意识 是灵感思维的深层心理结构 (一)原始思维是无意识的源泉自古以来人类生活方式有三种形态:原始生活方式、现实生活方式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的生活方式。这决定了人类思维也存在三种相应形态。原始思维、现实思维和自由思维。 法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近年来有人认为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的动物性、潜意识是艺术的主体意识核心部分,并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文艺学理论“力不从心的”补充等观点,引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抽象的高级意识才能构成艺术的主体意识等有关方面的论述,剖析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的本质,即“梦幻意识”、“病态意识”、“过失意识”和“鬼怪意识”,是混沌的不清醒的、本能的脑世界。作者指出,把马克思的艺术主体意识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混为一谈,显然是不甚了解弗洛伊德,根本没有对马克思的艺术主体意识作过认真的研究,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提法。有人主张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等,来取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甚至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并列或同一起来,等同看待。这无形中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似乎已成公认的观点。但是,我们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上述观点虽然各有道理,却均不足以取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而独立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可替代地仍然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全部和总体。但作为问题的不同方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却包含有不同的内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也可以有不同的哲学表述。  相似文献   

7.
宇宙间一切事物皆取一定形式,作为人脑的思维活动也不例外。钱学森教授指出人类的思维形式除抽象(逻辑)思维形式外,还有形象(直感)思维形式与灵感(顿悟)思维形式。并且说:“我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及灵感,都作为人有意识思维(即受意识控制的思维)的不同形式。”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是大脑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反映客观事物的表现形式,它们虽然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也有严格的差别。对此,钱学森教授说:“因为抽象思维比较简单,一步一步推论下去,就如从一点到下一点,……可以说是线型的。而形象思维呢?从人的语言来说,有口  相似文献   

8.
一、两种对立的灵感思维观. 对灵感思维的研究和探索由来已久,尽管至今仍众说纷坛,但归纳起来有六种观点,形成两种对立的灵感思维观。 第一种是神赐说 神赐说认为:灵感是神的诏语。在人与神的交往中,超然之“物”凭附于人身上,并赐予人以神灵之气。这种“着魔于神的人”当精神处于迷狂状态时,神妙奇怪、莫可名状的灵感便倏忽而来。这是原始灵感的意义,它的原意就是通神或吸入了神赐的灵气。在古代,最有代表性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神赐说”。柏拉图说:“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  相似文献   

9.
人的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创造性思维中潜意识的作用,对此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梦对创造性思维的帮助 对梦的解释最早是与神连在一起的,那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意识不了解。虽然今天人们再不会以为做梦是神授的,但是为什么会做梦?依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1900年,弗洛伊德《释梦》的出版,拉开了对梦境专门研究的序幕。 梦是什么呢?弗洛伊德说:“梦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①在他看来,梦“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和”②…  相似文献   

10.
非自觉意识为传统的心理学和哲学所忽视,例如当前国内的心理学教科书根本不讲直觉、灵感,想象也仅仅被纳入记忆功能(联想);哲学认识论只谈逻辑思维,而排除了非自觉意识的哲学思考。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知识的创造必须有非自觉意识的参与,直觉、想象和灵感作为创造性意识是科学发现的直接的、关键的因素。因此,直觉、想象和灵感已成为科学的前沿。现代心理学和哲学都转向非自觉意识,是有其深刻的根据的。以心理分析学派提出无意识和前意识为契机,心理学转向对人的深层心理机制的探索。现代脑科学的进展,又将进一步揭示非自觉意识和整个人…  相似文献   

11.
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为心理过程的一个体系,可以分为构成它的意识层次与无意识层次。社会心理学讲的构成民族心理的稳定部分——民族的审美趣味与性格和动态部分——民族情感是构成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审美意识层次。审美意识做为自觉意识,包括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理性层次、审美趣味和审美理解的知性层次以及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的感性层次。集体无意识是构成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深层部分——潜意识。潜意识作为显意识的源泉与基础,在外部刺激和召唤之下能够升华为显意识。显意识也可以通过积淀转化为潜意识。因此,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意识层次与无意识层次,不能人为地割裂、对立起来,应当看成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2.
反思与超越——关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蕴涵着一项既必不可少又极其重要的工程:破除传统发展观积淀在人类意识乃至潜意识中的思维定势,实现思维方式的相应变革。其中最迫切最关键的是告别两种典型的、不能帮助我们洞察被遮蔽的危机、反而可能遮蔽已被洞察的危机的思维模式,实现“哥白尼式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简论灵感思维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论灵感思维的发生机制杨惠臣灵感是什么?灵感是怎样发生的?这是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竭力要弄清的问题。从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在2000多年前提出“灵感说”起,人们就开始研究讨论灵感问题,此后的1500多年时间里,柏拉图的“神性的迷狂...  相似文献   

14.
“无意识”未源于人类社会经验、信息的积淀,是潜意识的外在形式,其基本表现是:人类社会经验的心理痕迹、无意识思维、无意识感知和无意识行为。实事求是地确认无意识,能够丰富唯物辩证法,有助于对人类进步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对人的深层心理的发掘,并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揭开无意识的奥秘,将会加深对人的历史和人自身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思维科学兴起于80年代。过去10年间,本刊曾多次组织专题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纵观思维科学研究中业已出台的形象思维论、灵感发生论、相似论等等,不难看出,这些观点大多停留在理论假说的层次上。认真总结80年代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把思维科学同人工智能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形式化和数学化来促使思维科学走向成熟,应是深化思维科学研究的途径之一。为此,我们选发黑龙江省思维科学学会第三届年会的几篇论文,以做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一、思维科学与人工智能 思维科学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这里思维一般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使计算机变得更聪明。因此,思维科学与人工智能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 计算机能不能思维,或计算机能不能代替人脑?这个问题一直是思维科学和人工智能界的乐观派同悲观派长期争论的焦点。乐观派的主论根据是西蒙与纽厄尔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①。该假设把人和计算机都看作信息加工系统,具有对符号信息的输入、输出、存储、复制、结构化和条件转换等六种功能。这些功能是物理符…  相似文献   

17.
冉祥华 《学术交流》2005,1(9):188-192
童年时代是个体直觉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直觉思维的最佳途径是美育,因为以自由创造为本性的审美活动,可以充分保护儿童的直观性表现,使儿童在对各种复杂的感性形式的直观中获得敏锐的直觉力和选择力。作为情感教育的美育,可以解放心灵的潜意识、促进心灵的敏锐性、发展思维的整体性,而且连贯性的审美教育,还会有助于人的整个认识能力的成长。通过美育发展审美直觉,实际上也在间接地发展着人的科学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认识论是一种自然主义认识论,其特点是在主客体两极对立的模式中进行思维,忽视人的能动性。本文从自由:意识之本质分析入手,通过对人之超越性的探讨,确认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是自由的、自主的,是属人世界的管理者和创造者。同时,文章认为符号是人之自由实现的工具,语言、神话、宗教等文化现象可以纳入认识论的范围,扩大的认识论可包括文化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自然认识论,由此再构建一个统一的认识论,消除了传统认识论本质主义和还原主义的思维模式,使人拥有“真正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9.
灵感探微     
思维领域目前尚有许多空白区域未被认识清楚,灵 感就是一例。灵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规律 性?这都是急待探索与精心研究的课题。 灵感,这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是智力的脉冲形式。它是乌云密布时的一道闪 电;是黑暗摸索中的豁然开朗;是百思不得其解时的茅 塞顿开。也有人说灵感就是平波中跃起的一朵浪花。灵 感的本质虽然众说纷纭,但都认为它是在外界某种偶然 刺激下发生的。因此,许多人把它看得很神秘,也有些 人却又总是企图简单地否定它。然而,灵感毕竟是个客 观存在。只要是对灵感现象进行深入一点的观察就…  相似文献   

20.
灵感存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各个领域,它的原始概念,是指诗人做诗受到神灵的启示。其实,灵感不仅诗人、艺术家有,哲学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外交、经济、军事、新闻、政工等人员都有,只是它表现于不同人物、不同学科的研究和创造中,灵感的深浅、强弱、思维、情感等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我们把表现于作家、诗人、艺术家创造中的灵感,称为艺术灵感,其余为科学灵感。艺术灵感的总体特征先说科学灵感。科学家的创造发明,得力于灵感的事实很多。据W·I·B贝费里奇介绍,美国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两人,曾经对232名科学家所作的调查报告表明:“直觉(灵感)有30%的人经常,50%的人偶尔,有17%的人未得力于直觉。”①贝费里奇是把直觉与灵感视为同义的。他对直觉的解释是:“一种突如其来的颖悟或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