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粤西山区信宜,应如何正确理解和明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从本地实际出发,明确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三十二年的基本经验,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时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过去在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就是离开了我国国情,超越了实际的可能性,忽视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和各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3.
王静 《河北学刊》2008,28(1):212-216
一个国家的繁荣和一个省域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和超越国情及省情。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的制定,是科学决策的结果,也正是正确分析和利用省情的结果。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加强和完善省情研究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前提与基础,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定位河北省省情研究现状,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建立健全具有河北特色的省情研究机构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过去在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就是离开了我国国情,超越了实际的可能性,忽视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和各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从而造成大量的浪费和损失。”当前,认真学习《决议》的这一部分内容,继续清理左倾错误的影响,这对于统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坚持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关键问题。但是在这里所研究的社会主义,不是一般的抽象的探索,而是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只有掌握初级阶段实际这把金钥匙,才有可能正确分析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这既…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还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初级…  相似文献   

7.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它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为主要根据和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认识依据的结晶。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包括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些内容就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认为,“必须始终坚持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这是总结我国四十年的经济建设得出的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丛我国国情出发,牢固树立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质言之,这也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概括。一、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 集体林区是怎样一个发展模式?这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0.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一般是指一国或一地较长时期内关系全局的大政方针,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等。因而,它对一国或一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结构起着指导性、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二大”把战略问题摆到了特别重要的地位。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此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我省关心此事的人也越来越多,并且有了一些对本省发展战略有一定意义的初步成果。但是,总的来说,关于河南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无论从深度或广度上都还是很不够的,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不相适应的。可以说,尽快研究、制定出适合我省省情的正确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我省继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本世纪末奋斗目标的迫切任务。这里,我想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谈些粗浅意见,以期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使全省人民都来关心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这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意义十分重大。 历史经验表明,我国民主革命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党经过几次失败之后摸清了中国的国情,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建国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以多次遭受挫折,没有取得应当取得的更大成就,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离开了中国的国情,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建设道路。事实使我们认识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一样,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一条自己的道路。通过学习《陈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的基本国情 陈云同志最注重从实际出发,最讲实事求是,因此,他一向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这种精神和邓小平同志的精辟概括是完全一致的。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大,通过总结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科学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地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纲领和继续前进的道路。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现据我学习党的十二大报告的体会,谈谈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反复强调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根本指导方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个战略方针。一个县市要把这一方针落实好,使教育得到优先发展,我们认为,主要应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要解决好发展教育与发展经济的关系问题,这是落实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方针的前提。怎样认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这是能不能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战略方…  相似文献   

15.
<正> 青海是我国四化建设中一个大有希望、尚待开拓的战略地区。为大规模开拓青海创造条件,需要做很多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立足现有基础,正确认识省情,研究解决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本文拟从青海自然、经济诸条件出发,从地区差别着眼,谈谈对青海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大报告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就是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现实决定了现级段理想和道德建设必然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多方面要求,因而必然是多样性的、分层次的。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在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一、荣辱观问题的来源与迫切性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理论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深刻地反思了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得出一个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基本社会矛盾,这就是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而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目标;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首要的就是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  相似文献   

18.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带全局性的规律问题,它着眼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力于解决那些对全局发展有长期的和决定性影响的带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其范围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影响和作用的深度涉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和结局。要制定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首先要摸清国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所谓国情,就是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基本情况。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现存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具体形式、人口情况、国土资源、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水平、科技  相似文献   

19.
参加江苏省经济学会1982年年会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学术讨论会农村经济组的同志从不同角度对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一、一个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与特点有同志认为,一个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是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任务的指引下,根据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并从这个省的实际出发,对农村发展的方向、道路作出决策。它既不同于农业区划,也不同于  相似文献   

20.
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制定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我们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我们党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形成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是我们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一、党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所谓思想路线,就是认识路线,也就是我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