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了解什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商品经济,了解商品经济的一些共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结合历史和当代的实际,可以明确地看出,人类历史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三种经济形态;一是自然经济形态,二是商品经济形态;三是产品经济形态。在这三种经济形态中,第一种持续时间最长,从远古一直延续到近代,其间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然自给性生产越来越不典型、越不纯粹,其中掺杂了某些商品生产,形成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交叉状态,但从总体来讲,自然经济却在其中占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解体的产物。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产品根本不进入或者只有极小部分进行流通过程,“经济条件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还是在本经济单位中产生的,并直接从本经济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偿和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96页)。这种单位,有的小些(一个农户),有的大些(一个庄园)。在我国,几千年都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到近代,才开始解体。解放以前,我国农村商品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率达30%以上,除少数地区以外,已经处于半自然经济状态,而不是纯粹的自然经济了。至于城市,一开始就是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3.
“市场”的本义是交易场所,后引申为该场所的交易,进而也泛指存在的交易状态。“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等而言的,它是指社会经济的一种运作形态,而不是指具体的经济行为。“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自由经济、商品经济、交易经济,是一种主要依靠自由市场而进行产品、服务交易或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作为经济形态,市场经济之所以为“市场经济”,并不取决于具体产品或服务在“交易”上是否公平与公正,也不取决于人们“挣钱”在动机上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西方市场经济之所以发展、发达起来并达到全球化、资本化的成熟状态,这既取决于数百年来西方连续不断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也取决于西方自由精神、契约精神、法治精神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化之社会机制,且一定程度上受泽于西方崇高的基督精神之引领。  相似文献   

4.
对剩余价值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不是社会经济形态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为了正确认识剩余价值,就必须对商品经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为了说明商品经济,又必须同时解决自然经济的问题。在政治经济学中,经常出现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概念,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在政治经济学中究应处在一个什么地位?一直处在不明身分的状态。有的  相似文献   

5.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的历史的过程。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较为完善的阶段,既区别于自然经济,又不同于产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的发展,要求人们尊重、遵循其固有的客观规律。首先要求确立一系列的新观念、新意识。第一,市场观念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利用市场机制把人、财、物各种生产要素配置到最优环节中去,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市场经济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决定生产而不是等靠国家计划。企业利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息反映比较灵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近代西藏地区内商品贸易趋向活跃,演绎着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商品经济的缓慢发展。近代西藏地区与祖国内地、英属印度之间的商品贸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内地与西藏的传统商品贸易优势地位,在近代后期被英属印度所取代。近代意义上的西藏市场网络已经形成,其运行效率低下,且最终受外商控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把农业和农民推向市场,以促进农业由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跨越。我们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围绕市场来展开,农村的各项生产和经济活动都要按市场需求来组织。为此,作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致要经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三个阶段。商品经济由单个的、简单的形式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已成了商品的堆积,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从概念上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等同,市场经济是相对计划经济而言的。商品经济是相对自然经济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认为:“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这给了人们以深刻的影响,以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以后,将消灭商品与货币。在这种影响下,错误地把社会主义经济理解为自然经济。在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以后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自然经济的观点十分流行。波格达  相似文献   

9.
经君健在《广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撰文认为,自然经济是指经济单位内部有自然的和专业的劳动分工,产品能够自足并以实物形态在内部直接消费和储备,成员之间有直接的劳动交换和实物交换,货币不能在内外通行。其特征“自给自足”应区分使用价值形态和价值形态,只有前者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内部产品和消费品的品种和数量的一致性——“自然经济平衡律”是实现自然经济的前提条件。而包  相似文献   

10.
一、市场经济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的一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家庭、分散的小农和小手工业为主体。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这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只有少数产品上市场交易,成为商品。第二阶段则以个体形式演化而来的拥有独立财产利益的独立企业为主体,商品已扩展到全社会,几乎所有的产品都纳入商品的范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这时市场体系不完善。这是古典商品经济阶段,大体相当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三阶段,以产权可以流动的股份制企业为主体,市场发育成熟,市场体系高度发达,除了商品市场外,各种要素市场如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有"表里山河"之称,照古人的理解,是从封建军事割据和自然经济的意思来说约。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和意义,变平面的理解为立体的理解,变过去"封闭优势"的理解为现在开发优势的理解,那末,"表里山  相似文献   

12.
生活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范畴,对它的系统思考要求是多学科、全方位的,但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一定的生活方式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形态下,并随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着的。为此,本文试图从经济科学的角度,用比较分析的办法来探讨现实的生活方式问题。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依次更替的三种经济形态。但人类社会发展迄今,尚处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奠定的格局中。可以说,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混居杂处。激烈争夺地盘的历史。商品经济是比自然经济更高一级的经济形态,它  相似文献   

13.
第一部分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主要障碍 这里,我们以陕北为例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机制进行分析。 陕北地区长期的贫困落后有着深刻的自然、历史原因。这里位于黄土高原之上,黄河环绕其间。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这里曾是边关、要塞;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地。相当长一个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很慢,生产方式与文化等也十分落后。由于地处内地,交通不便,这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受制于自给却又难以自足的畸型的自然经济禁锢之中。解放以来,虽然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直至目前,这一地区的广大农村仍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  相似文献   

14.
品牌优势与买方主要购买动机的不对称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敏 《社会科学家》2002,17(1):51-54
当某些品牌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优势的竞争地位时,该品牌下的产品在满足买方的主要购买动机方面(即在产品的关键性能方面)不一定占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对这一现象的市场表现、成因及它对相关企业品牌建设的启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发展史上商品经济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商品经济初级形态即简单商品经济,中级形态即古典商品经济,高级形态即现代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 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市场处于萌芽状态。根据恩格斯的估计,简单商品经济大体上经历了7000多年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自然经济居于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能依附自然经济,它所具备的特点:一是家庭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主体。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为买而卖,交换的规模极小;二是个体劳动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可供交换的商品数量极其有限;三是市场范围狭小、封闭。它本身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对生产和消费的限制所形成,而市场条件的不足又反过来限制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使这一阶段经  相似文献   

16.
<正> 进入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历并初步完成了由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向积极参与国际交换与合作的开放型经济的转变,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趋势.认真地总结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功作法,对于推进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广东省毗邻港澳,面向国际市场,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商标已不仅仅是一种产品的简单标记,其内涵已扩大到反映企业及产品的整体形象上来.因此,现代商标在市场促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知名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弱,同时也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和范围的大小.在未来,市场营销之战将是一场商标与商标之战,一场争夺商标统治权的竞争.所以,企业的商标应是企业竞争中一种最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般认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和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论著中讲到农村经济时总是强调自然经济,讲手工业及城市经济时才涉及商品经济问题.农村地方小市场不属于商品经济范畴,只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农产品商品化破坏自然经济,并从而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广西的瑶族地区经济经过解放后30多年的曲折发展,在农业、林业、畜牧业、工副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的经济基础。但和汉族、壮族地区相比较,其经济的落后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很明显。从商品经济发展情况看,仍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之中。自然经济状态不能使瑶族地区尽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而只能是停滞不前,甚至  相似文献   

20.
争鸣与信息     
我国僵化体制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模式是照搬苏联的,孙冶方、刘国光等同志都认为这种僵化的体制模式是在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王琢在《社会科学战线》今年第2期发表文章认为,僵化体制模式的理论基础不是“自然经济论”,而是产品经济论。把产品生产的计划经济模式搬到社会主义阶段来,把产品经济论奉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金科玉律,起决定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