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研究数量特征敏感问题的乘法模型在随机应答技术(RRT)分层三阶段抽样方法下的最优样本量的问题.根据RRT分层三阶段抽样方法给出数量特征敏感乘法模型的调查设计方法,计算出总体均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应用拉格朗日乘数法,给出了两种情况下的最优样本量,一是抽样误差限定而调查费用达到最小情况下的最优样本值,二是调查费用限定而抽样误差达到最小情况下的最优样本值.并计算出抽样误差一定时最小的费用及费用一定时最小的抽样误差.  相似文献   

2.
一、沃纳模型的基本思想 沃纳模型是沃纳(Warner)于1965年首先提出的一种随机化回答模型.该模型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现象中敏感性问题而采用的一种随机化回答技术.模型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为了调查某个敏感性问题,同时列出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问题制成卡片(一个问题是具有某种特征为卡片A,另一个问题是不具有某种特征为卡片B),被调查者随机抽取卡片(不告诉调查人员)进行回答,回答后,卡片不退还调查人员.这种设计,使调查人员不知道被调查者在回答哪一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被调查者的担心和顾虑,使他们参与调查,从而实现了被调查者提供真实情况的自我保护.同时,调查人员还可以通过对所有调查结果的汇总,利用概率原理推算得到总体中具有该特征人数比例的估计值.其模型公式为:  相似文献   

3.
针对最低工资调查中出现的敏感性问题,引入随机化回答技术,并针对定性和定量两类敏感性问题,分别引入不同的随机化回答模型。同时还考虑到最低工资调查中,不同调查单位对同一问题敏感程度不相同的特性,在定量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模型中引入敏感性水平,对原有模型进行有效的改进,使被调查者能够更加积极配合最低工资调查,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由于各类敏感性问题造成的非抽样误差。这套随机化处理方法还可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的敏感性问题中。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化调查技术对敏感问题实施抽样技术,至今已有很多的随机化方法,其中大多数方法是通过设计不同的抽样方案来达到改进效率的目的。文章提出了一个随机化调查一般化的估计量,并且给出了期望和方差,初步建立了数量特征和属性特征敏感问题的统一及在任意抽样设计p(s)(s为样本)下的随机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王瑜 《统计与决策》2011,(13):30-32
已有的评价敏感问题调查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不同调查方法下敏感行为发生率的高低,而运用平均回答问题时间来对敏感问题问卷质量进行评价的研究很少。文章以2006年《中国人性行为和性关系》调查数据为例,根据平均回答时间来筛选问题样本;并对问题样本对应的被调查者和剩余被调查者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问题样本对应的被调查者的特征、自评价及调查员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互印证。因此根据平均回答时间来进行问题数据的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沃纳方法等随机化回答技术是对“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创新之举,但调查实践显示调查对象是否如实回答值得研究,博弈分析表明,随机化回答技术的有效性与调查对象对“群体性特征”的曝露是否敏感有关,据此,应改进调查设计和组织。  相似文献   

7.
随机化回答技术十分适宜调查敏感性问题并获得相关资料.在企业市场调查中应用随机化回答技术有利于获得敏感性资料,减少调查误差,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科学管理水平.文章以非工资性收入调查为例,说明了如何组合应用西蒙斯模型法与格林伯格非相关模型法.  相似文献   

8.
王瑜 《统计研究》2011,28(6):69-72
 内容提要:已有的评价敏感问题调查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不同调查方法下敏感行为发生率的高低,而运用平均回答问题时间来对敏感问题问卷质量进行评价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以2006年《中国人性行为和性关系》调查数据为例,根据平均回答时间来筛选问题样本。并对问题样本对应的被调查者和剩余被调查者的特征进行比较。还对该部分被调查者的自评价和相应地调查员给出的评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问题样本对应的被调查者的特征、自评价以及调查员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互印证。因此根据平均回答时间来进行问题数据的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的抽样调查,设计了双无关问题双样本随机化回答模型,给出了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估计量的方差,并得出新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我们开展的一次关于深圳市居民生活水平调查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深圳居民的银行存款状况,所以拟了以下一个调查问题:“您现在的银行存款是()?以下有六个备选项,⑴3万以下;⑵3-10万;⑶10-30万;⑷30-50万;⑸50-80万;⑹80万以上。”很显然该问题属于强敏感性问题,因此被调查者极有可能出于保护个人隐私而拒绝回答或作虚假回答。解决敏感性调查问题比较科学和常用的方法就是随机化回答技术。随机化回答技术最早由沃纳(Warner)于1965提出,之后就有很多人提出改进的随机化回答模型,如双无关问题模型、隐含的随机化回答模型、随机截尾的Warner与Sim-mons模型等。从二项选择到多项选择、从定性到定量,随机化回答技术在解决敏感性问题调查方面日渐完善。理论的可行性和操作的简便性是设计随机化回答模型的基本要求也是设计的难点。目前,很多的模型在理论的可行性方面无可非议,但其过于繁琐的操作规则使模型的价值大打折扣。本文旨在通过对西蒙斯随机化回答模型作一定延伸,从而获得解决多项选择的敏感性调查问题的一种易于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孙蕾  蔡亮 《上海统计》1999,(12):23-24
一、网上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含义抽样调查技术中有一项独特的调查技术,即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技术.所谓敏感性问题,就是所调查内容涉及私人机密而不愿或不便于公开表态或陈述的问题. 这类问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隐私,如赌博、吸毒、婚前性行为、偷税漏税等.如果直接提问,易引起反感,或者得不到真实回答,或者遭到拒绝,无法得到结果.尽管国外已设计出随机化回答技术对此类问题进行调查,但调查方式陈旧、不  相似文献   

12.
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几种方法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金柱  斯琴 《中国统计》2002,(12):42-43
所谓敏感性问题,是指与个人或单位的隐私或私人利益有关的而不便向外界透露的问题,敏感性问题广泛存在于政府、军事、企业商务、家庭等领域。 抽样调查方法是从部分样本来推断或估计总体的某些特征或数量指标。要想获得理想的推断结果,要求被调查者的回答必须是真实的。但是对于上述敏感问题,若采用直接回答的方式,被调查者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或其它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孙蕾 《统计与决策》2007,(24):162-164
如何调查和了解居民的住房贷款比例以及平均月还款额这类敏感性问题呢?本文分别以西蒙斯模型、三项选择属性模型和Greenberg模型为例,详细阐述了各类随机化回答技术在居民住房贷款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DDGM(1,1)模型和LS-SVM模型都是针对小样本进行预测的方法,文章根据DDGM(1,1)模型和LS-SVM模型结构特点上的相似性,将LS-SVM算法引入DDGM(1,1)模型,构建了一种基于DDGM(1,1)与LS-SVM算法融合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DDGM(1,1)模型作为建模原型,利用LS-SVM算法优化了DDGM(1,1)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增强模型的推广性.实验表明,新模型充分发挥两种小样本预测技术的各自优势,实现了优势互补,对近似非齐次指数时间序列的预测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市场调查中,有许许多多含有敏感因素的调查,如某减肥药品生产厂家,为了解该药品的效果,需要调查人的体重区间;又如某电器生产厂家,为了安排不同档次电器的生产,需要了解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这些调查,对一部分人来说,涉及到了他们的忌讳,是不愿意接受的,但是取得这些数据对企业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才能得到这些数据呢?显然,传统的处理敏感性问题的方法--随机化回答技术,在这里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16.
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抽样调查中 ,经常会遇到敏感性问题的调查工作 ,由于涉及到被调查者的隐私问题 ,很难得到被调查者的配合 ,因此造成了调查的困难、调查结果的不准确。文章系统介绍了处理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基本方法 ,即沃纳模型和西蒙斯模型。在此基础上阐述其改进方法——随机变量和回答模型 ,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随机化回答"调查技术是人类针对社会和经济现象中敏感性问题调查时的一项极富智慧的技术创造.  相似文献   

18.
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调查的两个随机化回答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研究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的抽样调查,设计了基于离散均匀分布和均匀分布的两个随机化回答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传统统计回归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特征样本重复抽样回归(FSR)建模方法.该方法是依据变量特征采用机器抽样方法重复抽样,形成多个特征样本,然后对多个样本进行参数估计,形成参数的抽样分布;最后依据抽样分布,在多个优化目标要求下建立最优化模型.FSR方法能够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通用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轮换样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鉴尧 《统计研究》1991,8(4):50-54
一、固定样本的优点及问题目前,在我国进行的经常性抽样调查中,对样本的抽选和使用,通常的做法,是一次抽出样本,长期固定使用。这种做法,有一定的优点:(1)可以省去每次调查时搜集和编制抽样结构——名单、重新抽选样本单位的麻烦。(2)对相同的调查单位进行连续观察,容易进行对比研究。(3)调查人员对被调查点的情况熟悉,宣传、组织工作比较容易进行。(4)节省调查时间、经费。但是,也有很多缺点,主要是:(1)时期长了,被调查单位负担重,容易产生厌烦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