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论宋夏战争     
两宋时期民族矛盾激比,在同周边各族的交往中,宋与西夏的和战关系最为复杂。辽与北来订立“澶渊之盟”和金与南来订立“隆兴和约”后,都基本上维持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休战和平局面。惟独北来与西夏之间战争频仍,自公元982年李继迁反来至北宋灭亡、金占领宋陕西诸路、末夏脱离直接联系为止,在近150年的时间里,双方处在交战和敌对状态的时间约占四分之三以上。无庸讳言,宋与西夏的战争成了来复关系最重要的特征。战争是由进攻和防御两部分构成,缺一不可。因为入侵引起了防御,而有了防御才引起了战争。来夏战争若以进攻和防守这两种基…  相似文献   

2.
试论宋、夏战争中双方战略地位的转化王天顺西夏王朝是久战之国,它和周边各民族国家、政权和部落部发生过战争,其中,与北宋的战争竟长达140余年。两个不同民族政权之间这样旷日持久的军事对抗,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已往史家多盛称西夏军力之强。比如清人徐部的...  相似文献   

3.
辽圣宗遣军远征甘州 ,并非配合西夏作战 ,而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发动对周邻各族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辽与宋积极竞争构建国际秩序的继续。结合当时西夏附辽的史实 ,所谓配合作战 ,只能是西夏配合辽军进攻甘州 ,只不过辽军的三次讨伐在客观上有利于西夏对甘州的占领 ,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4.
后周显德二年至显德五年的对南唐战争,是五代末期后周统一全国战争中的重要一环。此战是后周为夺取南唐淮南十四州而发动的,主要的战役共有三次,即正阳、清淮之战;扬、泰之战和寿州之战。本文对淮南之战作了详细介绍,并加以述详。  相似文献   

5.
永乐筑城与永乐之战是宋、夏战争史上很重要的事件,对北宋元丰年间所进行的宋夏战争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北宋统治集团欲图复兴、灵的计划受到挫折,宋夏对峙的局面得以继续保持。所以,这次宋夏之战历来为史学研究者所重视。但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北宋修筑永乐城以及永乐之战中北宋惨败呢?本文试就此进行一些探讨。一、关于永乐筑城永乐城,又名银川寨(在今陕西榆林县上盐湾乡上盐湾村),是北宋于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收复西夏所据银州后,为实施占据横山,俯视兴灵的战略方针,修筑而取代故银州的新城。据《宋史·地理志》载:“银州,元丰四年收复。五年,即永乐小川筑新城,距故  相似文献   

6.
西夏和宋、辽、金四个政权共同存在于我国的中世纪后期.西夏主国的前期与北宋有着密切的关系:处于奴隶制上升阶段的西夏与北宋基本上以战争为两国关系的主旋律.令人注目的是自神宗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立体式侵华战争,其中充斥着军事打击、政治欺骗、金融掠夺等等。日本发动的对华货币战分为两大阶段,1931-1937年为第一阶段;1937-1945年为第二阶段。其货币战的类型大致分为五种:扩大日伪货币流通区域;套取中国外汇;抢夺中国金银;制造假币;实行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8.
陈友冰 《学术界》2023,(11):133-146
苏轼豪放词风和当时宋与西夏的西北战事,以及苏轼对此战事的态度密切关联。熙宁六年的“熙河大捷”促使苏轼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代表的豪放词风形成;元丰六年“永乐之败”又促使苏轼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代表的豪放词风由豪放雄壮向清壮深沉、多内心反省转变。  相似文献   

9.
西夏(1038~1227年)与辽、宋和金、宋三足鼎立达一百九十年。西夏疆域除与宋、辽或金接壤外,还与吐蕃、高昌(西州回鹘,后为西辽属地)及蒙古高原诸部相邻。西夏立国的一百九十年间,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形成统一的蒙古部族前,西夏北邻主要是克烈部和塔塔儿部。而《辽史》笼统地把蒙古高原诸部称为阻卜,《金史》则称为阻?,南方宋人则称为塔  相似文献   

10.
西夏的书籍及制作技艺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是记载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书籍业的发达与否,又为一个民族或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西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党项羌族所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它从公元1038年正式建立到公元1227年为蒙古所灭,共计存在了190年,曾先后与宋、辽和宋、金鼎足而立。西夏在其存在的近两个世纪里,曾致力于发展自己的书籍事业,引进、翻译。编纂出版了大量书籍,尤其是西夏文书籍,从而丰富了我国多民族文化宝库。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由干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缺乏,人们对于西夏的书籍业很难窥其全貌;许多书籍史和印刷史著作中,几乎没…  相似文献   

11.
略谈西夏雕版印刷在中国出版史中的地位徐庄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在我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封建割据王朝。它与宋、辽(后为金)鼎足而立,从元吴称帝(公元1038年)到被蒙古灭亡(公元1226年,以下均为公元纪年),立国长达190年之久。西夏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2.
西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立国 1 90年 ,先后与宋、辽、金鼎立 ,地方二万余里 ,雄视一方。但是 ,元人修史 ,为宋、辽、金修了专史 ,惟独未给西夏修专史 ,究竟是什么原因 ?西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如何 ?应该怎样看待西夏 ?作者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所谓北宋仁宗年间的宋夏陕西之战,指的是公元1040年(宋康定元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月的三川口(今陕西安塞县东,即延川、宜川、洛川三条河流汇合处)之战,1041年(宋庆历元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2月的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北)之战,和1042年(宋庆历二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闰9月的定川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之战。三次战争均以宋朝的惨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4.
西夏盐州境有乌、白二池,盛产青白盐,“味胜解池所出,而生产无穷,”是西夏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因而自公元982年李继迁起事至公元1043年元昊与宋议和,六十余年间,青盐贸易一直是宋、夏外交上重要议题之一。北宋朝中虽有两派互相对立的意见,但禁止西夏青盐内销的主张始终占据上风,西夏对宋输出青盐的如意算盘也就一直没能如愿以偿。唯自清代以来,有些研究西夏史或论及西夏青盐问题的专著和论文,往往认为在西夏德明当政时,宋曾允许西夏青盐输入,这是—个应予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纳粹德国为何对美国宣战蒋相泽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履行援助波兰的条约义务,随即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6月,德国打败法国,接着就发动“不列颠之战”,准备渡海入侵英国。1941年6月,德国又大举进攻苏联,但对美国却...  相似文献   

16.
宋夏战争中的秦州吐蕃刘建丽秦州天水郡,“本秦初封之地,在渭之间,诸羌杂处”①。自秦汉以来,历属各政权管辖。唐武德初置都督府,天宝后陷于吐蕃,至宣宗时为内地。北宋立国后,为雄武军节度。西夏党项的崛起,使地处边睡的秦州地位日益重要,秦川便成为抗击西夏的前...  相似文献   

17.
试论西夏的文化教育李雯西夏民族,即党项羌族,早在7世纪时,就与中原汉文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11世纪初,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仿照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而且以今宁夏为中心,建立了封建割据地方政权──西夏,先后与宋、辽和金抗衡200年。在此期间,产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 四、关于民族战争的性质 关于民族战争性质的讨论中,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否具有侵略反侵略的性质。 翦伯赞、周乾(氵荥)、何兹全、王玉哲等人认为具有侵略反侵略的性质。他们说,在长期的封建主义时代中,各族统治阶级发动的战争,有时是侵略他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有时是抵抗他族的侵略,保护自己的领土,应该承认这种侵略和被侵略的事实是存在的。象金和宋这样的战争,应该看作是两国交兵,而且是金国贵族发动的侵略战争;宋  相似文献   

19.
王战扬 《东岳论丛》2019,40(9):101-111
自宋神宗朝以后,北宋中央的军事决策机制得到重构。熙宁时期实行皇权与相权共同决策的机制,枢密院地位有所下降。元丰时期皇权决策逐渐走向独断。绍述时期相权有所膨胀,章惇曾以私书控制西北对夏战局。徽宗时期中央的军事决策与神宗朝颇为相似,也呈现出独断的特点。其在整体上虽保持着经略安抚使边防统兵体制,但是在具体的几场对夏战争中,中央首先任命副相主持边防战局,其后又任用宦官,转而又专任将帅,仅在哲宗时期的对夏战争中维持了传统的经略安抚使边防军事决策机制。在边防决策与执行上,从啰兀城之战到统安城之战,仅神宗后期的兰州之战及哲宗朝的洪德堡之战、平夏城之战等几场守御性质的战争获胜,其余几场主动进攻之战皆以失败告终。在进攻战中,决策者及统兵官皆存在决策失误和轻敌妄进之举,且在深入西夏腹地以后未能解决粮草不足的问题,这与战前决策的失误有重要的关系。在哲宗朝的守御之战中,统兵官则一改以往在对夏战争中轻敌妄进的传统弊病,发挥了避实击虚的持重优势。  相似文献   

20.
北宋“元丰市舶条”试析──兼论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元丰市舶条”试析──兼论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章深北宋熙宁、元丰时期(1068-1085年),宋朝曾发动过一场全国范围的外贸制度改革。“元丰市舶条”(又称“元丰广州市舶条”)是这场改革的一份重要法律文件。过去还没有人对它进行专门研究。中国及其池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