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子和亚里士多德关于早期国家问题的论述,分别见于《孟子》(见《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以下凡引此书,均不作注。)和《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六五年版。以下凡引此书,均不作注。)二书。本文主要是依据这两部历史著作,对孟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早期国家观作一比较研究。研讨未深,评价未切,敬希方雅批评指正。一、早期国家的概念和起源  相似文献   

2.
评梁漱溟早期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文化的理论研究以及中国文化的改造与重建几乎是梁漱溟一生的事业.1921年,梁激溟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观,这就是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的关于人类文化三期发展的理论.这种观点在他一生中一直没有改变,以后的工作只是在哲学上给以论证.梁漱溟的文化观在思想发展上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1921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为标志;后期则集中表现在《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和《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中.前期的文化观主要是提出了人类文化三期发展说,并预言未来的世界文化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后期文化观则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国家起源的不同路径 关于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摩尔根所建构的分析模式与中国早期历史实际间存在着较大的裂隙,自80年代中期以来,这一分析模型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指责。童恩正结合现代文化人类学的新成果,列举了其对中国史前史研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①。谢维扬则着重对其“部落联盟”理论提出质疑,认为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引入“酋邦”概念描述中国国家起源前夜的社会组织②。何兹全也开始用“酋邦”和“早期国家”的概念来描述中国早期政治组织③。这一引入新概念和理论、突破摩尔根分析模型禁锢的尝试,得到了许…  相似文献   

4.
段超 《江汉论坛》2003,(3):71-72
关于中国文化的“早期近代性(EarlyModernity也译为“早期现代性”)问题,近年来欧美学者讨论得颇为热烈、深入,反观我国史学界,则还关注不够。2002年12月13日,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江汉论坛》杂志社邀请明清历史与文化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以“明末清初文化近代性”为专题,联合举办了一次学术沙龙,对明末清初文化近代性诸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这一讨论对于推动中国文化“早期近代性”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正> “建设世界上最新最进步的国家”这一宏伟目标,是本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所提出的,并为之奋斗终生.早有“再造中华”之志的孙中山,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他创立“三民主义”作为理论指南,欲求“打平”民族的不平等、政治的不平等和经济的不平等使中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跃入世界先进之列:以至“驾乎欧美之上”.当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在东亚大地建立之后,孙中山便专心致志、呕心呖血地去勾画新中国建设的美好蓝图,创立中国近代最完整最系统的经济建设理论,并提出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的具体的策略、措施和方法,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孙中山经济建设思想较集中地体现在《建国方略之二》,即“实业计划(物质建设)”,但还可上溯到他早期的《致郑藻如书》、《上李鸿章书》等函件.  相似文献   

6.
坚持中国的文学本位立场,立足于新出土材料,构建早期文体的动态谱系,探求早期的文体观念、形态和规律,是追溯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重要途径。陈民镇所著《有"文体"之前——中国文体的生成和早期发展》一书所运用的材料和方法对于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秉孟 《学术界》2001,(5):156-15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江泽民同志《论“三个代表”》一书 ,是一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专题性著作集。它不仅是我们全面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提出到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 ,深入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重要教材 ;同时 ,由于全书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因而这部书也是增强我们大胆探索、勇于理论创新的历史使命感的好教材。在《论“三个代表”》一书中 ,江泽民同志科学地阐述了“创新”、“理论创新”的巨大历…  相似文献   

8.
研究毛泽东早期思想,对于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对于整个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研究领域却无人问津。近几年学术界一些同志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开展了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黎永泰同志的《中西文化与毛泽东早期思想》一书(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可以说是继汪澍白同志的《毛泽东早期思想探源》之后,全面研究毛泽东早期思想的一部力作。黎永泰同志是四川大学哲学系的年青副教授,多年致力于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  相似文献   

9.
经过历时“十年磨一剑”的艰辛探索,在学界的期待中,郑杭生和杨敏教授合著《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以下简称《社会互构论》)已于2010年末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互构论》作为一份中国人自己创作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她的出版对于社会学处理自身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关系命题,对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理论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的创新和推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中,笔者拟对《社会互构论》一书的创作背景、理论新意、学术坐标做若干学术评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资本论〉续篇探索》一书,从系统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入手,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把马克思生前准备撰写《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等“六册经济学著作”的来龙去脉,基本框架和主要思想,以及与《资本论》的关系,从总体上呈现了出来。本文作者在评介该书的同时,还对资本一般的理论,对竞争、信用和股份资本的理论,对国家经济职能的理论,对世界市场、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论等,作了进一步研究和阐发。作者强调,挖掘和再现马克思“六册经济学著作”的重要经济思想,对于拓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当代国内外经济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薛德震同志《驳在异化问题上所谓两个马克思对立的观点》一文(《江汉论坛》1981年第5期),通过详尽摘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中的有关语录,“证明”了在异化、人性、人道主义等问题上,马克思后期著作和早期著作的基本立场、观点和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基本一致的,从而庄重宣称:所谓两个马克思对立的神话不攻自破了。这种“神话”,虽然按作者的解释包括用抬高马克思早期著作来贬低马克思成熟时期著作和用马克思成熟时期著作来否定早期著作两类,但薛文的锋芒显然是针对后一类“神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1986年9月推出吉林大学副教授王家福同志撰著的《国际战略学》一书,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很高评价。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在给作者的亲笔信中说:“国家领导必须下气力研究国际战略学,靠经验不行了。”中国人民大学高放教授将《国际战略学》学科编入他主编的《新兴学科博览》一书。吉林大学苏联研究所张守刚教授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学者郭震远,先后为该著写了书评,称赞这本书是“探索理论创新与国策咨询的结晶”,是“推动国际战略研究的一本专著”。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反复阅读了  相似文献   

13.
衣长春 《河北学刊》2012,32(1):57-61
“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历代多有论述.传统“大一统”观源自《春秋》,且强调华夷之辨、内外之别,这造成了该思想理论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存在巨大缺陷.到清代,雍正提出了合中外为一家的崭新“大一统”理论,这是对孔子以来的“大一统”理论的空前超越.雍正“大一统”思想集中反映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本文通过梳理雍正对华夷、正统、君臣、封建等问题的新阐释,论述了雍正民族“大一统”观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4.
吴雁南教授主编的《清代经学史通论》,作为他主编的“国学研究丛书”之一,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学术界一件喜事.我曾读过他写的《儒学与维新》一书及其他有关心学的文章,知道他正领导国家社科规划有关项目,并准备将“国学研究丛书”继续编写下去,最近推出的就有《心学与中国社会》、《大同国粹与政潮》以及《王学与近世社会思潮》、《中国经学史》数种,可谓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15.
来自理论与实践深层结合研究的成果──评蓝日基《中国少数民族青年发展研究》一书毛殊凡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青年发展研究》一书,是蓝日基同志完成的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所形成的成果。该书主要从九个方面探讨中国少数民族青年的发...  相似文献   

16.
包心鉴研究员新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下简称《创新》) ,近日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以创造性的态度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并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专著。全书渗透着与时俱进精神 ,洋溢着理论创新气息。一、从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新要求的高度 ,深刻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 ,是《创新》一书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反…  相似文献   

17.
由梁颖、李庭华这两位广西青年史学工作者研究撰写而成的《中国早期国家形成道路与形态研究》,由获得“国家良好出版社”荣誉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1998年8月出版了。这部25万字的学术著作对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道路与形态,提出了创新的见解,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学术力作。这部著作的创新见解和学术成就可概括如下:第一,全书对我国从原始社会后期到夏、商、西周三代前后约一、两千年间国家形成的具体道路及所走过的独特道路给予了系统的解释和论述.该书分三篇.第一编“从家到国;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道路”从史论结合的角度,首…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早期现代化”,这是当前国内外学者比较关注的一项研究课题。七十年代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罗兹曼教授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较为系统地对这一课题作了探讨。近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出现了非常活跃的气氛。据笔者所见,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罗荣渠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和《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993年出版),章开沅先生主编的《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汪熙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化问题》(复…  相似文献   

19.
怎样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在世界发展中的位置?怎样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之路?这是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周安伯、严翅君、冯必扬同志撰写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就是适应这种需要,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和多学科的综合视野,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这一课题所作的可贵的理论探索。人类社会的现代发展问题,早已引起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重视,并成为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一书的值得称道之处在于:既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又突破传统的学科视野和研究方法,有所…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中国的资本主义形成和资产阶级形成问题,有过不少讨论,我也陈述过自己的见解。在拙著《中国经济史问题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出版)、《中国近百年经济史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出版)、《中国封建经济史述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出版)等书和“关于中国经济史的一些理论问题”一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