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数心急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英语,从小让他上双语幼儿园、给他请英语外教、带他报各种培训班……最后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很简单,家长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特质。而一套量身定做的家教计划会让孩子离成功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在2010年4月举办的全国奥林匹克英语比赛中,山东青岛朝城路小学三年级一班的董傲获得全国一等奖。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董傲没上过辅导班、从未出过国,是母亲摸索出来的一套"土办法",让小小年纪的孩子成了英语天才。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国际交流中主要使用的语言,同时,英语也是主要的互联网编程语言。在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学好英语是人们的普遍目标。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段,能够为孩子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吸引孩子积极参与到课堂英语的学习中,要想让小学生提升英语课堂的参与度,就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引入合作学习法等全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合作学习法的意义入手,探索小学英语课堂运用合作学习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兰臣 《现代妇女》2010,(2):43-43
七里河区家长提问:我的孩子从小学3年级开始学英语.几乎一年的时间没有英语家庭作业,也没有回来读过书.我也就稀里糊涂地以为3年级的英语很简单。孩子在学校一定是很轻松地解决了。可是,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很惊讶地发现.他连一些最基本的词汇都不知是何意。比如非常简单的句子:  相似文献   

5.
报刊快餐     
韩政府力阻逼孩子割舌练英雄事件: 为了能让孩子说一口漂亮的英语,许多韩国父母让医生将孩子的舌系带剪掉半英寸左右,而让舌头更加灵活。他们认为韩国人因舌头下的系带过长,导致舌头无法有效伸长并灵活运动,在学习英语时混淆“L”与“R”的发音。为了阻止家长们这种“走火入魔”的行为,韩国政府最近专门组织人马拍摄了一部相关宣传影片,希望能以此给头脑过热的家长们降降温。  相似文献   

6.
王梦杰是六(1)班一名个子小小的男生。脑子很聪明,但对待学习却是马马虎虎,特别是英语,单词懒得背,作业拖着做,每次考试总在及格线的边缘徘徊,让人看着就觉得可惜。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打起木兰拳却是有模有样,一招一式很有味道。每次练习中,  相似文献   

7.
3—12岁是一个人学习语言最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黄金时期。人在这段时间内,比在其他任何时期更容易学习语言,无论是母语巩固还是二语习得。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了从小开始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对3—12岁孩子的大脑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等角度的研究得出,家长和老师只有通过科学正确的方法才能让孩子轻松、高效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8.
农村孩子由于自身和客观原因,在英语学习中高分低能,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枯燥、吃力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参与式教学渗透在教学中、上课运用标准的课堂用语、多留心并介绍给孩子一些简单有趣的英语歌曲、儿歌,电影、开展英语口语竞赛和组织小组英语角,等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妇女》2009,(11):I0002-I0002
给孩子装扮一个整洁、漂亮的居室,让孩子安心学习、快乐成长,是很多家长的愿望。在装修儿童房时,到底如何装,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如何让孩子的心智、性格得到良好培养呢?  相似文献   

10.
於莉 《职业》2015,(3):82-84
当前儿童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幼儿园的英语启蒙课,到社会机构开办的少儿英语培训班,家长们无一例外地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英语这个必修技能上更胜一筹,对英语教师的挑选更是严格。而作为教育机构,要想促进幼儿英语能力的快速发展,就必须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建设。承担着培养学前教育师资职能的技工学校,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让其拥有扎实的教学技能,为今后的职业需求打好基础,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技工学校的生源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尤其英语更为突出。与此同时,英语教学评价方式过于重视学习结果,往往是通过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来评价学生,忽视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进步程度、努力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学生个性背道而驰,如此下去必然不利于学生获得长远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技工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口语教学评价的现状,引入形成性评价,以此进行探索,希望找到一种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浅谈师爱     
王素芳 《职业时空》2008,4(7):82-82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要像做母亲一样做老师,一桩桩小事都会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一个个抚摸,一个个眼神,都会让孩子感到老师是爱他的。  相似文献   

12.
范动 《金色年华》2011,(6):37-37
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而且他的家庭让同学们看不起,他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别的孩子全是这个城市中有钱的孩子,父母是有权有势的,他是一个例外,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花了很多钱让他上了这个重点中学。从来的那天起他就受歧视,他穿的衣服是最不好的  相似文献   

13.
享受孩子     
王晓 《女性天地》2008,(4):51-51
中国人有句老话:乖乖是自己的好。可现在的家长却总在强调:自家孩子怎么那么不如人呢? 看人家的孩子,八九岁的小人,中国话还说不周全呢,英语叽里咕噜鱼吐泡一样,一串一串。你心理有点失衡,是吗? 某某家的孩子书法获全国大奖,笔法老到,你后悔自己的孩子虚度光阴,对不对? 再看同事的孩子在台上大展小演讲家的风采,谈志向,谈竞争,你为你一无所长的孩子脸红了。对么?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春,刚06岁的小孙子要去吉林市一家外语学校的英语培训班上课。英语从娃娃抓起,无疑是件好事。但对小孙子这样还没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难事。一说听英语磁带,他就一脸的不高兴,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相似文献   

15.
因为让9岁儿子独自坐纽约地铁并提倡要少管孩子,多给孩子些自由,Skenazy女士被评为“美国最差妈妈”,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指责,她的反击言论“让孩子发挥智谋才能让他更成熟”则引发了一场关于“家长过度保护症”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心语茶座     
《独生子女健康》2010,(7):38-38
如何把离婚的真相告诉孩子? 由于多种原因。我和丈夫很和平地离婚了,唯一让我们感到为难的就是怎么告诉孩子,怎么让孩子接受这个事实。我们很担心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北京的王女士今年27岁,是小学英语教师,女儿还不到两岁。虽说孩子上幼儿园还早,但王女士和丈夫已经就怎样选择幼儿园争论过好多次了。  相似文献   

18.
调查分析     
接受本调查的女性大部分内心都愿意做妈妈,显示出很多知识女性并非不喜欢孩子。59.78%的女性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之后,都产生过要孩子的想法。接受半数的女性认为生育是女人完善自我的途径,做了母亲会让人更具社会责任心,孩子能给她们带来更多的生活乐趣。但时代的发展,也让大多数的女性觉得做不做母亲对女性完整的社会化过程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母爱让女人成长,同时也让她们有了牵挂。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担心孩子的衣食起居。担心孩子的一切。在做了母亲以后.很多白领公主竟都成了絮叨的小妇人:不管听者的感受.逢人就谈宝贝如何如何:他(她)穿的什么.用的什么.喝的什么奶粉.上的什么学校.连尿不湿的品牌都成为白领妈妈们相互交流的内容。都是独生子女,凭什么我的孩子吃穿用的就要比别人的差?我以前缺乏的东西全都要在孩子的身上补偿回来,孩子的衣食住行如果不用最好的似乎我缺少能力.比其他蚂妈差似的…… 类似的心态让白领妈妈们陷入了一个攀比的怪圈。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累上加累。也难怪有人说.孩子.是白领妈妈心头永远的痛。那么。白领妈妈都会为孩子攀比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咦,黑板上的字怎么越来越模糊了?”“怎么视力越来越差了?”……在学校,这是许多孩子会碰到并向家长反映的问题。而家长听过后,最常规的办法可能就是让孩子将座位往前挪。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孩子的视力下降更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