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扶贫政策、经济增长对中国扶贫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扶贫进程中,扶贫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其作用优于经济发展对于扶贫的促进作用.在财政资金边际投入递减的前提下,需要不断创新中国扶贫体系,让更多非政府组织(NGO)参与扶贫,发挥他们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减少政府直接运作,以提高中国财政扶贫资金的效益,并确保中国扶贫工作的顺畅开展.  相似文献   

2.
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自治机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有其独特优势.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面临制度与观念、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内部失序与外部失范等多重困境,为此,需要通过优化非政府组织的外部治理环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创新参与型政治文化等途径,实现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3.
《新学术》2007,(5)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与企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主要体现为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等特点;中国非政府组织起步较晚发展较快,但存在着现有的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不高,难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总结其成因,并大胆设想了一条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规制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管理领域新兴的组织形式,具有优化治理结构、创新组织和整合社会的功能,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机制与必要条件。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为更好地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必须重新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积极培育和完善各类非政府组织,并有效规范非政府组织的运行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清末新政推动的系列改革标志着非政府组织近代化的开始。其间,以立宪社团、商会和地方自治组织为核心的非政府组织体系较为完备,运作较为规范。清末新政时期的非政府组织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和完善,但明显存在一哄而起、管理混乱等历史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力度不够、与非政府组织相关的法制建设滞后、非政府组织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条件不足等。  相似文献   

6.
张春艳 《理论界》2006,(11):148-149
本文立足于研究培育与发展地方非政府组织的对策,从深化行政改革、完善与非政府组织相关的法律建设、提高非政府组织自身自我治理的能力和独立意识、确立非政府组织的评估理论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旨在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整体性治理下的跨部门协同为主题,对中国农村扶贫中的跨部门协同模式作系统的梳理与分析。首先从已有的理论中建立分析框架,并认为中国农村扶贫中"三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格局有政府内协同、政府间协同和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三种模式;第二部分用建立的分析框架分析这三种典型模式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最后,分析总结出我国农村扶贫中跨部门协同机制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反贫困过程中民间信用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曙霞 《东岳论丛》2005,26(5):44-50
中国反贫困已经步入“扶贫到户”的阶段和开始寻求非政府组织力量扶贫的思索,农村民间信用也已经在政府“睁一眼闭一眼”的管制中渐成规模,客观上需要扩大农村的市场融资份额。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可以成为中国现阶段反贫困的最适合的金融制度安排。抑制农村民间信用的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在反贫困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多赢”的选择——农村资金富余者致富和贫困人群脱贫,同时为政府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组织扶贫工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间组织扶贫 ,就是各类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针对穷人和社会弱势群体所提供的各种救助、开发以及社会服务活动。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 1990年代以来 ,各类民间组织一直是中国扶贫工作的重要主体之一。随着中国贫困形势的变化以及民间组织扶贫优势的凸显 ,民间组织还会在未来的中国扶贫工作中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在中国境内从事扶贫活动的 2 2家不同类型民间组织的个案研究 ,提出了关于民间组织扶贫的八点整体性认识 ,以期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气候谈判和气候治理中的作用在西方得到广泛认同.中国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有助于促进中国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治理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也有助于在气候变化领域形成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已越来越多地关注非政府组织在气候外交中的活动,但对非政府组织价值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国对非政府组织的认知与西方存在差异,中国要利用非政府组织捍卫自己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法利益,还需要具备更多的外交和管理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