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文: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相似文献   

2.
广笑府     
《可乐》2010,(4):51-51
爆竹 有一个人患有高度近视,半尺之外,几乎什么都看不清。一天晚上,他捡到一枚爆竹,便靠近灯火辨认,不料触火而响。旁边有一个聋人,见此,拍着他的背问:“你刚才捡到了什么东西?怎么一到手就飞散了?”  相似文献   

3.
刘东生 《金陵瞭望》2010,(18):45-47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徐其军身患绝症后不气馁、不退缩,毅然将剩余的生命继续投入到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中去,这样的作为是身处绝境后才有的超脱吗?不!“许身孺子平生愿.三尺讲台写春秋”,这是徐其军少年时代就立下的铮铮誓言。  相似文献   

4.
刘东生 《金陵瞭望》2010,(19):45-47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徐其军身患绝症后不气馁、不退缩,毅然将剩余的生命继续投入到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中去.这样的作为是身处绝境后才有的超脱吗?不!“许身孺子平生愿.三尺讲台写春秋”.这是徐其军少年时代就立下的铮铮誓言。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7,(5):14-14
“三人成虎”出自史书《韩非子》,用来比喻谣言或讹传广为散播,就会使人相信。据记载,庞恭和太子一起到邯郸做人质,庞恭深知许多大臣嫉妒自己的才能,一心想要排挤他,在临行前,他对魏王说:“一个人说城里有虎您信吗?”魏王说:“不信。”“两个说呢?”魏王说:“不信。”庞恭接着问:“那么三人说有呢?”魏王说:“信。”城里本没有虎,但三个人都说有虎,听的人也就信以为真了。这故事发生在古代,当时封建统治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致残害忠良。然而,“三人成虎”的故事在当今社会不也是屡见不鲜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周海亮 《社区》2009,(29):61-61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打电话和他们联系,他们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定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元的。”  相似文献   

7.
第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 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8.
《孟子》中的复音词凝固现象(三)张觉诸:“诸”原是“之乎”的合音,相当于“之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具有词组的性质。如:1)“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滕文公下》)很明显,“傅诸”即“傅...  相似文献   

9.
《新少年》2009,(9):32-33
乔皮奇问:“咱家25英寸电视机都买来三年了,怎么还不长大呢?” “哈,你是想要29英寸大彩电吧?”爸爸说,“你天天吃饭才长大的,电视机又不吃,怎么长大呢?”  相似文献   

10.
编辑是什么样的角色?究竞应当怎样做编辑?美国资深编辑威廉斯在美国四十年来最权威的编辑业务教科书《编辑人的世界》里作了解答。在他看来,编辑要扮演的角色有三:第一,“狩猎者”;第二,“治疗师”;第三,“双面人”。三个角色,一个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11.
一提“治学三境界”,不少人都想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中表述了他的“治学三境界”之说。这便是《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理解这“三境界”,须先弄清几个关键字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悼念姥姥     
想念 《百姓生活》2010,(4):18-19
一 姥姥,叫申淑英。这是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才知道的。有一次,一个跟我玩耍的小伙伴突然问我:“你知道你姥姥的名字吗?”我听她这样问,一下子不知所措,摇着头说:“姥姥不就是姥姥吗?怎么还有名字?”她睁大眼睛.故作惊讶地反问道:“每个人都有名字,姥姥当然也有名字了。她把你从小看到这么大,你怎么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秀色不可餐     
一位男士向我打趣:你若是男性,有三位女子让你挑,你会挑谁?他把三位我们都熟悉的女人摆在我面前:天生丽质的妮,女人味的琪,聪慧的芬。我不假思索地说:“妮不在我的选择中,另两位我倒是举棋不定。”说完,我将他一军:“你呢,挑谁呀?”  相似文献   

14.
开心屋     
董芳 《山西老年》2011,(8):35-35
一天。白羊和一只狮子走进餐厅。老板说:“您要啥?”羊说:“一份套餐。谢谢。”老板又问:“你的狮子不饿吗?”羊说:“不。谢谢。”老板不死心又问:“真的不要吗?”羊说:“是的。”老板有些不甘心又问:“你再考虑一下,它真的不要吗?”羊不耐烦地吼道:“你认为它饿了我还能在这儿吗?”  相似文献   

15.
某日侍郎、尚书、御史三个高官走在路上,看见一只狗从三人面前跑过。 御史问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侍郎脸都绿了:“是狗。”  相似文献   

16.
谈谈“向き”“向け”“用”之异同袁静文,卜庆霞“向き”“向け”“用”这三个词,作为接尾词使用时,在意思与用法上有哪些不同点呢?例如:子供向书子供向书子供用书这三句话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本文拟对此作一个初步探讨。一、向,的基本意思谈到,向,的用法,我们自...  相似文献   

17.
“历史”观念:从理性到实践刘森林,宋洁人“历史”是什么?历史观念意味着什么?包含着那些内容?马克思主义应如何界定“历史”范畴?对于高频率使用这一范畴的我们来说,思考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经超过了论述有欠缺而促发的担心。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初,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先后出土了商代的一支骨尺和两支牙尺。骨尺是用一根兽骨磨制而成,尺面中间还留有骨沟的痕迹,尺的两边刻有十等份,全长16.95厘米。两支牙尺分别长15.87和15.80厘米,尺面刻十寸,每寸刻十分。这几支商代的尺可以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计量单位由小单位组成大单位,并且采用了十进位制。中国当是世界上最早在度量衡器上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中国的邻居印度在公元前三世纪初,才开始使用十进位制的尺。甲骨文中表示数量一至十的文字,依次为“一(一)、=(二)、≡(三)、(?)(四)、×(五)、(?)(六)、十(七)、)((八)、(?) (九)、|(十)”。其中“一”至“四”,一望可知,“一”就是指一个,“四”就是指四个。“五”以上的数字大约刻画下来很是麻烦, 容易刻错数错,也不便于识记,所以古人便结合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创造出了新的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的形义当忘样理解呢?下面分别释之。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年“三月三”,今年意义更不同.今年是广西将农历“三月三”定为全民公众假日的第一年,全区各族群众就此享有2天假期.“三月三”有什么来历?广西各族人民如何庆祝“三月三”?您见过歌圩的盛况吗?本文力图为您还原“三月三”这个广西各族人民共同节日的面貌. 童年记忆中的“三月三”市民记忆 在武鸣县出生并长大的梁女士仍然清楚地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三月三”的情形:“农历三月,河水未涨,春风拂面。西江河上搭了一座临时浮桥,人们从岸边登上河心的小岛,欣赏歌手们在岛上对歌。”她说,有一年桥上人太多,有人还被挤下了浅滩。虽然她几乎听不懂歌词,但人人盛装打扮、兴高采烈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0.
讽刺与幽默     
《今日南国》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