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的妈妈今年38岁。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长长的披肩发。妈妈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而且特爱“唠叨”。  相似文献   

2.
每逢双休日,回家探视双亲时,时常都是一进门就听到妈妈的唠叨声,当然唠叨的对象只有爸爸。从我年少到成年的记忆中,妈妈对爸爸的唠叨每天都不绝于耳,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今,爸爸已经步入耄耋之年,妈妈的唠叨仍然“一如既往”。妈妈的唠叨可谓事无巨细。  相似文献   

3.
迟到的感激     
父母对子女的呵护,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不心存感激,甚至还产生厌烦的情绪。很多我的同龄人都曾厌烦过母亲的唠叨,认为那是无用的“磨叽”。可是我的一次教训告诉我,母亲的“磨叽”饱含着自然深沉的爱,是我们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我每天上学,妈妈都像送我出远门似的,唠叨个没完。每天都是那几句话,什么“快点啊,要迟到了,快洗脸吃饭啊。”我都听腻烦了。那一天,也许是头一天晚上作业太多睡得太晚吧;也许是前几天考试成绩不好而心情烦躁吧,听了妈妈催我起床的唠叨,我竟鬼使神差地冲妈妈喊:“别磨叽了,天天唠叨!晚了,晚了!我哪天晚了?我自己不知…  相似文献   

4.
乔辉 《可乐》2010,(5):8-9
儿子17岁,上高二,成绩排名总在全班第十名左右晃荡。 他住校,每周回来一次,在家的日子,不是上网,就是出去找朋友打篮球。我和他妈妈都非常担心他的高考。他妈妈喜欢唠叨。我心里担忧,但从不唠叨,也不提具体要求,只希望他能懂事,尽力。  相似文献   

5.
做客不好玩     
我喜欢做客,因为做客可以尽情地玩,还有好吃的东西。这不,机会来了,妈妈要带我去参加杨阿姨家的宴会!在去杨阿姨家的路上,妈妈不停地唠叨,什么这规矩、那礼貌的,都到杨阿姨家楼下了她才停止。唉,真像电影里说的,“整个世界清净了”。我兴奋极了,一步跨两三级台阶地向楼上跑,谁知又让妈妈逮着了唠叨的机会:“女孩子脚步这么重,人家会怎么看你?我可不想别人叫我女儿疯丫头!”哎,这楼梯怎么这么长呀?我真恨不得飞身上楼,躲开妈妈的唠叨。到了杨阿姨家,大人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麻将,我一个小孩,没有伙伴多无聊呀!干脆看电视吧。刚要拿起遥控器…  相似文献   

6.
吕妈妈就是我老妈,是简单勤劳节俭朴素爱唠叨没多少文化的千千万万中国妇女中平平凡凡而独一无二的一员。因为我爸爸姓吕,妹妹某日突来兴致,冲着妈妈嚷“吕妈妈”。在妹妹的长期荼毒下,妈妈也开始笑称自己为“吕妈妈”。  相似文献   

7.
“妈妈再见!妈妈再见!”那天早晨,妈妈出差去了,我心里十分开心。因为我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就可以放松放松了,不会有人在我的耳边唠叨个不停,也不会有人逼我做作业了。妈妈不在家的日子,一定会非常快乐!第二天早上我刚醒,习惯地坐起来大叫:“妈妈,我醒了,您快点给我做早餐吧!”  相似文献   

8.
妈妈的唠叨     
这不,刚要去上学,妈妈的 唠叨又接连不断地冒出来了。 妈妈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 我面前,气喘吁吁地叮嘱:“芳 华,上学路上千万要慢点走!又 耽误不了上课,骑车子别腾云驾 雾一样,听见了没有哇?”见我漫 不经心,妈妈便用手揪我的耳  相似文献   

9.
当归蛋     
我印象中的当归蛋总与妈妈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妈妈为我煮过当归蛋,也只有妈妈不厌其烦地在我面前唠叨过:"女孩子吃当归蛋好,它能补血。"1965年的夏天,刚刚接到初中录取通知单的我第一次来了例假。妈妈对这事很看重、很上心,除教会我如何处理外,还在我每次例假后坚持着做同一件事——煮当归蛋。  相似文献   

10.
妈妈出差了     
妈妈就要去上海出差了,她收拾着衣服,爸爸帮她整理着电话漫游卡、银行卡……想着每天不要再听妈妈的唠叨,在一旁写作业的我高兴地偷偷笑了。  相似文献   

11.
锁不住的爱     
“我长大了,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了。”坐在书桌前,对着日记本,我常常这样呆呆地想着。妈妈平时就爱唠叨,如果发现了我的秘密,还不知要怎么说我呢!  相似文献   

12.
有首歌唱得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几天妈妈出差了,临走前,她把照顾我的生活起居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任务交给了老爸。刚开始,我还暗自窃喜,终于可以远离妈妈的致命法宝——唠叨了。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老爸没有妈妈那么烦,但在厨艺方面着实令我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13.
我从小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处处关心我。不知什么原因,渐渐地,我感到妈妈的关心有点多余,有时甚至烦人。我做功课时,妈妈有时会突然喊道:“把头抬高些!”看电视时,她又会喊:“远点,别太近!”晚上睡觉时,她又会不厌其烦地说:“手伸进去,别打散被窝!”这些话天天听,我常常会不耐烦。我想我完全可以照顾自己,妈妈根本不必唠叨。  相似文献   

14.
《新天地》2011,(9):7+19+37+39+41+47
嫁人阿花年过三十,犹待字闺中,妈妈天天唠叨。阿花不耐烦地说:"好啦!好啦!干脆替我找个猪八戒嫁掉算了啦!"妈妈生气地说:"都三十出头了,条件还那么苛刻,你知道天下  相似文献   

15.
善良的母亲     
写人文章选材时,要注意选取事件不宜过多(两三件即可),所选的材料须能表现人物的特点。《温馨的唠叨》选取了三个妈妈唠叨的片段来写,便使读者能体会到"妈妈无限的爱就藏在这唠叨之中"。读读《善良的母亲》,想一想小作者选取的材料是否能准确表现母亲善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温馨的唠叨     
"快起床了!"作业写完了吗?"一阵阵恼人的唠叨在我耳畔缠绕。我懒洋洋地起了床,吃过早餐,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努力地写着昨晚未写完的作业。总算写完了,我伸着懒腰,正想再睡一会儿,这时妈妈叫  相似文献   

17.
或许进入青春以来,我已经学会了顶嘴,尽管没有到争吵的地步,但总觉得父母不应该那么唠叨,甚至让我觉得有点烦。从小到大,不能算是宠爱吧,但也是无微不至了,从小到大,跟爸爸也好,跟妈妈也好,都是话很多的。  相似文献   

18.
“快写呀,快呀!要进步啊,不能退步啊!”耳边总是响起这些令人厌烦的话语,妈妈也是不断的唠叨:“人活着要不断进步啊。”久而久之,我便成了“进步”的工具,因为身边的每个人都要求我进步。  相似文献   

19.
记事时起,母亲就爱唠叨,而父亲沉默得像一座山。但是,正是如山一般的父亲给了影响我一生的3句话。第一句话:你必须为你自己负责。上小学三年级以前,我们家就在学校里住,我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尽管妈妈不停地  相似文献   

20.
我每天放学回家,总是要将一天的学习生活讲给妈妈听,而妈妈呢,总是微笑着听着我唠叨,并且经常也会说说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就在这温馨的母女对话中,我还懂得了不少道理呢!刚开学那阵子,我心里特别烦,我去年的许多好同学今年都不跟我在一个班,尤其是我的同桌好友也未和我分在一个班。你说,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我能不烦吗?更让我烦的是,我现在的同桌身上有一大堆毛病:上课做小动作、作业不及时完成、会讲粗话……唉,真是烦死我了!回到家,我将我的烦心事讲给妈妈听,妈妈笑着讲了个故事:有一个年轻画家画了一幅画拿到集市上,请过路人将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