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孔子的认识论问题,素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说是唯心的先验论,因孔子曾鼓吹过“生而知之”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一说是建立在自发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认识论,因孔子曾倡导过“学而知之”和“学而不厌”。双方各执一端。列宁说过,判断一个哲学家,“应当根据他们实际上怎样解决基本的理论问题、他们同什么人携手并进、他们过去和现在用什么教导自己的学生和追随者。”(《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全集》第14卷,第226—227页)这就是说,评价一个哲学家,要从总体上,  相似文献   

2.
一标准规则的创始人是冯·纽曼(Von Neuma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他们在1928——1943年之间开创、发展了标准规则的基本理论。1943年公开发表了他们的观点(见冯·纽曼和摩根斯坦1944,第一版前言。)根据他俩创立的标准规则,每位试图获取最大效用的个体的行为是“理性的”。假定个体能够比较“具有固定概率事件的组合”(p12),为了获取最大的效用,个体将遵循一套“行为标准”,这些标准被定义为具有归因X、Y、Z  相似文献   

3.
在孔子的评价问题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的认识论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其理由是孔子“鼓吹‘生而知之’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但如果对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就会使人疑问:假若孔子真的相信“生而知之”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那么他为什么还要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一生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岂不成为多余?列宁指出,判断哲学家,“应当根据他们在实际上怎样解决基本的理论问题,他们同什么人携手并进、他们过去和现在用什么教导自己的学生和追随者。”(《列宁全集》第14卷,第226—227页)我们认为,孔子在实践上所遵循的认识路线,是建立在自发的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认识论,而不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4.
司马志纯、陈祖华、林先发等同志(以下简称司马等同志),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年第一期)一文中,阐述了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基本看法。此文虽未指名与我们商榷,但它所批评的主要观点,是针对我们去年八月二十三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不能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概括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篇拙文的。为使这一讨论得以遵循“双百”方针继续深入讨论下去,特别是不失去再次就教于司马等同志的机会,我们感到有进行答辩或进一步阐明自己观点的必要。我们认为,这对于读者进一  相似文献   

5.
元代新安理学家弘扬朱子学的学术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的新安理学家为学为师 ,都“以朱子为宗”。其学术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捍卫朱子学。有些学者对背离朱子学和与朱子学相抵牾的观点进行批驳 ,“力正其非” ;二、阐明朱子学。他们对朱熹的著作进行注疏 ,根据朱熹的观点和言论注疏儒家典籍 ,使朱子学“大明于世” ;三、发展朱子学。有些学者论证“道问学”与“尊德性”同为“修己治人”不可或缺的功夫 ,提出朱子与陆子各有优缺点 ,朱学与陆学各有千秋 ,应取长补短 ,对明初新安理学的鼎盛产生了重要作用。他们在许多领域均有“发前人所未发” ,但是 ,其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未尝出朱子窠臼外”  相似文献   

6.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在伦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逐渐地引起国内伦理学界的重视,对此问题的研究亦愈来愈深入。然而,究竟什么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却意见纷纭。谭维克、陈平同志在《试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一文中,就“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对我在《论伦理学的基本问題》一文中所提出的“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道德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问题”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为此,有必要进一步阐述我的观点,并与谭、陈等同志的“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以下简称《试论》)的观点,进行商榷。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纽约的交通违规罚单,不仅使你“漏财”,还会造成你工作麻烦,生活困难!交通监测明暗双管齐下纽约有两种警察给交通违规的车辆开罚单。一种是警察局带枪的警察,另一种是交通局带罚款本的交通警(TRAFFIC POLICE)。警察局的警察一般对正在行驶的违规车辆开罚单。交通警察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只有生产力发(尸一)了,才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迠筑,把社会推向前进。当然,新的生产关系与上层迠筑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尸一)。“四人邦”挥午着“唯生产力论”的大棒,从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出发,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迠筑之间辩证关系的基本(厂元)理。与此同时,他们还极力篡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这个范畴的科学含义,阉割生产力中许多革命的内容。他们割裂生产力中人与物的关系,否定物的因素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把科学技术排除在生产力要素之外,也否定劳动的组织与管理直接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他们动不动就以“管、卡、压”的大(巾毛)子,反对在生产企业中迠立符合生产本身发(尸一)规律要求的科学的劳动组织与管理制度,拼命扇动无政府主义,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尸一)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初步整理和比较了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基本观点和他们在媒介与人的关系、 (语言 )媒介的决定作用及对 (语言 )媒介的认识等核心问题上的认识 ,提出二者之间根本的相同相似之处。认为这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麦克卢汉传播思想和寻找其学术渊源也许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卡斯顿·安科于2000年12月在《政党政治》(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政党制度及其规模》一文,在文章中,他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分析了规模与政党制度之间的关系。全文主要内容如下:在关于“规模与民主”的研讨会上,罗伯特·达尔和爱德华·塔夫脱(1973)在众多问题当中讨论了规模与政党制度破裂的关系,他们指出,政治权利的大小影响着政党制度的破裂程度。通过对达尔和塔夫脱的观点的讨论,得出两个假设:假设1:政治组织的规模越大(根据人口和地区),在这个组织中运行的政治性政党数量就越多。假设2:政治组织的规模越大(根据人口…  相似文献   

11.
(一)各家观点介绍关于儿化韵的音位问题,主要有下述五种观点: 观点①,整个卷舌韵母或韵基是不可再分的音位。傅懋勣(1956)曾列出“卷舌元音音位“不计声调的基本形式24个,如单卷舌元音ar,复合卷舌元音iaur,鼻化卷舌元音ar”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中的两种基本观点是“结构的”观点和“日常生活的”(或“互动主义者”)观点。其中,结构的观点比较早,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古典观点。这是迪尔克姆和大多数早期社会学家的观点,其基本思想如迪尔克姆所宣称的:社会超越于组成它的个人之上。结构的或宏观社会观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着眼于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依存。日常生活的或微观社会观起初生成于美国,尽管对其有重要贡献的(思想)在欧洲社会学家G·西梅尔和M·韦伯的早期著作中就出现了。它基于这样的观点:社会中个人成员与他们的看得到的交往和行动是社会的基本实际,必须从这里推导出结构的通则。持日常生活观的早期研究者有如新闻工作者的迷恋于不断涌现的美国城市。R·派克,芝加哥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在他成为社会学家以前是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人为本”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用哲学的理念把握社会,是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而唯物史观本身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动态结构(包括建构)及其变化发展(包括发展动力)规律的基本理论观点。这种观点正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以他们的存在、以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生产活动为前提的。同时,以人为本和唯物史观的终极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等也是一致的。可以说,唯物史观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庄子·天下》篇是一部最早的中国学术简史,它对先秦各家学派都有切要的评述,其中在评介惠施与公孙龙学说时,记载了惠施“历物十意”及与之“相应”的公孙龙“二十一事”。这三十一个辩题勾勒了“名家”(即逻辑学学派)学说的概貌,体现了名家学说的纲要,是研究先秦逻辑学尤其是名家学说的珍贵文献。《天下》篇在介绍惠施“历物十意”之后写道:“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辩者以此(即“二十一事”)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这充分说明公孙龙的“二十一事”与惠施的“历物十意”是相呼应、相发明的,他们是基本观点相一致的同一学派,而不是“离”、“合”相反的对立学派。《天下》篇的施龙“相应”的观点,揭示了这些辩题内在联系的本质,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正确理解这些辩题的指导性线索。现在,我们把三十一个辩题归纳为五大方面进行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沃尔泽对社会正义和平等的论述为基本线索,阐述了他与罗尔斯在一系列问题上所持观点的区别,认为在对正义(权利)的不同理解背后,实际隐含着他们对共同体、善、平等概念的不同理解和假设。沃尔泽认同一种价值-意义共同体,而罗尔斯只承认政治共同体;沃尔泽不承认有一个统辖所有社会物品(善)的社会基本结构,认为各领域应该是自主独立的,并因之不承认罗尔斯所谓的“基本善”,进而否定罗尔斯整个理论追求——基本善的分配正义原则——的意义。沃尔泽提出了“复合平等”论,而罗尔斯主张一种发展基础的平等论。  相似文献   

16.
张雪松 《社区》2002,(10):62-63
日本人喜欢集体行动,喜欢抱团,奉行集团主义组织原则。这是他们最基本的组织特征。“组织”并非虚物,是实实在在的。它有三大系统,一是株式会社(公司);二是民间组织(如农协等);三是社区组织。社区组织是为没有在前两个组织中工作的人开辟的社会活动空间。社区人参加社区的某一组织活动,这在东京是很普遍的。社区组织特别面向退休人员、离职人员、家庭主妇、残疾人、无业人员等。有了社区组织,使得他们也有了归宿,有了心理寄托。“教室”就是最受关注的社区组织之一。在东京街市上,到处都能看到“屯教室”的广告。根据日本法律,国民有自由结…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学会会议1960年8月在汉堡举行,有700人参加,代表35个国家,讨论了有关公法问题、私法问题与在公、私法界线上的问题。“联合国部队的组织和使用”,在联合国宪章上是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一个问题。静瓦让贝吉(Sch-warzenberger)教授,法国鲍柴尔(Boizard)和荷兰小组在会议上先后提出了这方面的报告。对明确联合国常备部队还是联合国警察“特种”部队两个重大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问题,史学界始终没有定论。基本上有三种观点:(一)“农民政权说”。(二)“新封建政权说”。(三)“两重性政权说”(包括转化说)。持这三种不同观点的同志,就他们所占有的史料看基本上是相同的,而出现分歧的关键:一是对史料的理解不同,二是评价政权性质的标准不同。因此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所以,本文亦就此问题谈一点拙见,以求教于史学界。一、太平天国政权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土地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  相似文献   

19.
酒后驾驶     
前天晚上,在路口查酒后驾驶,警察拦下一串小车,司机们聚在一起,有点紧张地等待检查。警察扫了一眼,发现一胖子明显不对劲,眼是红的,腿是软的,靠在一棵树上,拿报纸当扇子.拼命地扇着……警察上前敬了个礼,说:“请出示驾驶证、记分卡。”胖子手忙脚乱地把本本掏出来,哆嗦着说:“给……给你。”警察:“你喝酒了?”  相似文献   

20.
俞天任 《可乐》2010,(1):72-73
日本电影《追捕》在中国造成两个误解:其一是“警视厅”是日本的警察总部,其二是日本的警察看起来似乎挺牛。第一,日本的警察总部不是“警视厅”,而是“警察厅”。日本没有全国性的警察组织,警察是归各个地方自治体管的。日本全国分成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两府(大阪府、京都府)43县。北海道的警察叫“北海道警”,大阪府的警察叫“大阪府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