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语文学家对动物名进行的考源可信率大约是58%.其主要弊病是:缺乏论证,音转义转的界限宽泛模糊,意义阐释不当,与动物特征不合,明显的以语流释语源,同时认可A和非A两个语源,简单沿袭旧说.原因是思维的混沌性.  相似文献   

2.
汉民族姓氏中有少数娃与动物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这是由动物名演变而来,甚至认为这是上古民族社会时期汉民族图腾崇拜的一种痕迹.该文通过对一些动物名之姓的分析,说明汉民族的动物名之姓的得娃过程与动物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方面考察《释名》被训词和主训词的关系,可以看出《释名》在解释单音词时是以语音为线索来探求事物得名之由,释词时不管词性,只以语音为线索,声训时,贯穿了“因声求义”、“音近义通”的原则,即以声音为线索,以语义为核心来探求事物的得名。  相似文献   

4.
《释名》是两汉时出现的一部重要的语言学著作,本文作者从性质、作者、编撰目的、内容体例、地位价值、贡献影响、缺陷、研究情况等方面对该书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许叙中有关转注的义释,前者说的是转注的字理依据和构形前提,后者说的是其字义的内容及其生成方式,字例的说解是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对义释的补充.转注不是用来说明汉字形体结构类型的一种方法,也不是对已有文字的借用,而是在某个已有成字内部直接加注或替换某个字位,以求更加显豁地记写该字的所负载的某一意义的一种文字现象,是一种改字方法.  相似文献   

6.
《释名》篇目今传二十七篇,毕沅以为原来曾有三十篇,根据《韦曜传》所栽和类书所引相关篇目考之,毕说较为可信。署名毕沅的《释名疏证序》可能为洪亮吉代作,准此,则该序与同署为毕氏的《补释名》观点抵牾问题可以释疑。关于《释名》的成书时间,毕沅、洪亮吉、叶德炯、钱大昕等人的考证各有得失。从题署、郡制、州制、交往、物事等方面综合论证,可将《释名》的成书时间定在公元210年前后。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概括起来不外乎三个主要方面:本体论研究、本土化研究和实践论研究。其中本体论研究是通识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它是通识教育研究的根本,也是其它两项研究全面展开的基础,通识教育概念的研究更是基础中的基础。除了通识教育外延的模糊性、内涵的多元性、理解的开放性、实施的灵活性以及概念本身的历史变异性等复杂原因给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以外,研究方法上的局限也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进程和结果。文中采用多维论证法,从概念的语素构成、语境生成、语意指向以及外延限量四个维度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分层次、立体化的解析,并得出明确结论,以期引起研究者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试论《释名》中可取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名》中声训的精华,即可取的声训,包括两类:一,完全可信的声训;二,基本可信的声训。认真发掘这两类声训,是研究《释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释名》中有 4 0条方言研究材料。《释名》是一部以东汉通语为研究对象的著作 ,它不代表青徐方音。《释名》的方言研究材料反映了青徐、冀兖、荆豫等地区的若干方音特征 ,并客观表现了方言词语的构词特点。《释名》在方言史、方言学史以及词汇史、词汇学史和词源学史上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释名》“或曰”前后的词,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同义词,但其具体情况却不尽相同。其中,有产生于不同时代的同义词,有由于语音变化而形成的同义词,有表现为命名立意相异的同义词,有表现为通语与方言差别的同义词,有表现为语体色彩不同的同义词,也有的是非严格意义上的同义词,甚至是刘熙一时疏忽误判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1.
学发展观的三重理性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显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逻辑和哲学特质,运用文献疏解与比较诠释的方法,对之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科学发展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创造性阐扬,也是哲学理性精神在社会发展领域内的全方位彰显.从哲学理性的视角看,它至少凸显了这样几个理性向度:一是以"对话扬弃"为旨趣的交往理性向度,二是以"人本生态"为判据的价值理性向度.三是以"发展创新"为要务的实践理性向度.交往理性向度表征了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价值理性向度揭明了其视人为目的的价值归依,而实践理性向度则体现了其以自主创新为宏旨的行动诉求.  相似文献   

12.
关于平安迁都的宗教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古代虽迁都频繁,但由宗教原因而导致的迁都事件,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佛教被定为国教后,其政治干预力量日趋强大。随着"政教合一"局面在奈良的愈演愈烈,"律令政治"逐渐衰微,天皇政治亦受到了空前的威胁。由僧人导演的一幕乱政闹剧,终于使新天皇痛下决心,将都城从奈良迁往平安。平安迁都,有效地抑制了佛教的政治影响,在恢复"律令政治"的同时,也使新都城在格局上发生了与以往反差鲜明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清末修律之动因与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和法律变革。此次变革最直接、最深刻的动力不是经济基础的变化,而是来自政治、外交、文化的冲击。此次修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不仅在法律制度上,而且在法理念上对传统法都有所突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词。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看,地名词其实也就是语言系统中的词或固定短语,它们除具有其他语词所共有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而这个特征往往是通过当地的方言来表现的。作者对广州芳村地名做了比较广泛的调查,从所收集到的地名资料来看,广州芳村地名词和语言系统里的其他词汇一样,除了具有一般词语所共有的形、音、义等要素之外,还有自己的语词特征:第一,具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派生方式,其中以当地标志性词语为地名词首组合成一系列的地名词,是地名派生方式最突出的一个特点;第二,地处粤方言区的芳村,其地名词自然表现出鲜明的广州方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草案关于遗失物拾得制度的设计虽然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其制度设计的理念忽视了物权法的主体也是一个经济人,对拾得人设定了较多的义务,只赋予较少的权利.这种价值理念和具体法律规定偏离了经济规律和法律规律,将会直接影响到遗失物拾得制度在现实中的适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浅谈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职务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预防职务犯罪必须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惩防并重。本文在分析职务犯罪产生的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清朝在甲午之战中的惨败,使清朝由以“西人为师”转为向东方的邻国日本学习;日本从本国当前和长远利益考虑,也主动提出愿为清政府培养留学生;同时,清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新政措施也促进了赴日留学热潮的形成;加之早期赴日留学生的宣传和鼓动,也带动了大批国内学子赴日留学。在上述这些内外因素的联合作用下,最终在清末形成了一个赴日留学的高潮。  相似文献   

18.
“安乐死”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由于关涉到种种道德问题,它在我国难以取得合法地位。而我国儒道代表的传统生死观对死亡价值的肯定和重视,则为“安乐死”的合法性提供了颇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般而言,校训有训导性、切合性、文化传承性、精要性、文学性、新颖性、相对长效性等特性。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校训可以拟定为“谋近以致远,养根而俟实”两句话。这个校训切合校情,包含厚德、博学、求实、坚毅、刻苦、求真、自强等内容母题。表达上,采用宏观表述角度和二元对举句式,运用了借代、比喻修辞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