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玉凯 《老友》2009,(7):10-11
1938年9月17日,印度援华医疗队一行5人受印度国大党主席潘迪特·尼赫鲁的派遣来到中国援助抗日,其中就有柯棣华。柯棣华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  相似文献   

2.
1958年8月9日。首都机场。 一架银灰色的大型客机,在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冲出跑道,直插蓝天,然后掉头向南,沿着通往印度的航线,消失在浓浓的云层之中…… 机舱内的舷窗下,坐着一对母子。母亲看上去不过40出头,但无情的岁月,却过早地在她那姣好的面容上隐隐留下一道道细细的皱纹。  相似文献   

3.
新婚不久,这对异国伉俪,便遵照部队的惯例,又各自搬回原来的住处了。只有在星期六,他和她才难得一聚。 忘我的工作,艰苦的生活,加之药品短缺,使柯棣华因绦虫而引发的癫痫病频频发作,每次昏厥的时间也渐渐延长。聂荣臻司令员为柯棣每况愈下的病情十分焦虑,他请江一真同志向柯棣转达他的意思,希望他能够易地治疗。柯棣华听了聂司令员的意见,并没有在口头上表示反对,但他对江一真同志说:“江校长,您大概听说过希腊神话人物安泰的故事吧!同安泰一样,我如果离开了根据地的人民,离开了根据地的这块土地,人民还能指望我做成什么事呢?”  相似文献   

4.
往事     
我的祖父吴梦梅老先生七十余年之日常生活可用平淡两字概括。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学校教授古典文学,几十年如一日的身着黑、蓝两色衣,还有那几十年如一日的波澜不兴之表情,总之他整个儿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尘埃落定、心如止水。这样看起来祖父无论  相似文献   

5.
往事     
小学时,我就是老师们公认的"好学生"、"好干部"。五年级时,我依然稳坐班长的"宝座",老师把班里的种种琐事都交给了我,就连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的事也交给我办。班主任是位40多岁的数学老师,平日脾气急躁  相似文献   

6.
集邮往事     
正我从小喜爱集邮。抗战时期,我在四川读小学时,就喜欢上了邮票,可以说集邮伴我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当年集邮是何等不容易啊!那时生活艰难,为了集邮,我把父母给我在学校吃饭的钱节省下来去购买邮票,与集邮同学相互交换,  相似文献   

7.
言慧珠往事     
《北方人》2007,(3)
一家人,五个剧种1919年的深秋季节在北京宣武门外校场小六条的一座四合院里,降生了一个女婴。四合院的男主人原名咸锡,就是后来更名换姓、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言菊朋。他的妻子高逸安为专演老妇人的早期电影明星。这个女婴就是后来比父母还要走红的言二小姐——言慧珠。言家生活不怎么富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往事     
很久没有回故乡,去年夏天终于有机会回去了一趟,见到许多人,想起了许多事。有些往事本在心灵深处尘封已久,触景生情,又浮现脑际,仿佛就在昨天。这几年,我学习了些经济学知识,也尝试着研究些农村经济问题;细想起来,过去在农村所经  相似文献   

9.
电影院往事     
一个人的电影往事家住在胜利电影院附近的管老先生80岁了,是北京军区总医院的离休干部,离休之后闲来无事,他总是坐在胜利电影院附近,和老街坊聊聊天,看看门前西四大街上的行人,感受人世的变迁.对他来说,胜利电影院就是他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实习往事     
被采访人:郭凯上海迅达电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亚太区研究开发部研发员。2 002年6月毕业于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即现在的上海市机电高等专科学院。别看他年龄小,可说起话来却幽默而睿智。所学专业: 机械数控实习的感觉: “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作业几乎无有,所需仅一页报告耳!从二年级的下学期开始,每学期总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样去理论联系实际。实习的特点: 实践性强,持续又集中,且有针对性,并注重个性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强调团队合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创新,摈弃因循守旧: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实习的乐趣,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云南往事     
1947年4月,我离开故乡山西曲沃县杨庄村到河南洛阳中学读书。1948年3月洛阳解放,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淮海战役即将结束时,按照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指示,我们部队奉命从湖北黄冈过长江,经江西弋阳、广  相似文献   

12.
陈年往事     
王旭 《可乐》2010,(8):55-55
马克是位名噪一时的州议员,很早就离开偏远的家乡去了曼哈顿。这天,马克被邀请回家乡发表演讲。演讲在一个空旷的露天广场举行。马克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突然刮来一阵风,把几页讲稿吹到地上。他正准备去捡,不料,肥胖的身躯让弯腰变得十分吃力。众目睽睽之下,  相似文献   

13.
14.
海淀往事     
张子良  张红京 《社区》2009,(14):36-36
我在北京生活已经60多年了,长期住在海淀区,对那里环境的建设和变化有着许多切身的体会。20世纪60年代时我住在魏公村,那时候的魏公村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村”,周围荒芜一片.都是田野,现今口腔医院的所在地当时正是一片洋溢着新鲜粪味的白菜地。  相似文献   

15.
雅宝路往事     
<正>30多年了,我亲眼见证着雅宝路的变迁。雅宝路像一个舞台,背景不断地变幻着,街里的人们都有着各自酸甜苦辣的生活,上演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二环路贯通后打破平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就先说说雅宝路吧,这条从日坛西门到东二环路的街全长也就只有300米左右。上世纪70年代末它和其他街道一样一直默默无闻。从东向西,北边第一个建筑物是一家副食商店,后面是一片居民楼,向西是肿瘤医院的研究所,紧挨着一片简易楼、一个成人大学的小院和朝阳第二汽车场的摩托车维修车间,再向西一直到护城  相似文献   

16.
流年往事     
在前些年代艰难日子里,父亲最大的乐趣就是把我抱在膝头坐到灶口,从腰间变出一本书,在我面前一晃,引我去抢。熊熊火光照得我们脸红彤彤的,最后父亲总要说:“冬儿,好生读书,将来让爸妈搬到城里享你的福,行不?”我一个劲地点头。  相似文献   

17.
玫瑰往事     
陈永林 《社区》2004,(18):63-63
孙秘书拿着一张报纸对王总经理说:“王总,您看这条消息。”王总一看,原来一个大学生的母亲患尿毒症,女大学生许诺谁治好她母亲的病,她就嫁给谁。报上还登了女大学生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很漂亮,眼睛很大很有神。孙秘书说:“王总,您看——”王总说:“行,你去办吧。女大学生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往事絮语     
尹世昌 《北京纪事》2017,(10):54-55
生日面 小时候,除盼过年就是盼过生日了. 我家不管谁过生日都离不开吃面条——生日面. 每到我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日时,母亲就早早开始准备,买这个弄那个.面条则由母亲亲自擀、亲自煮,甚至还给伴酱浇上卤,我们只需端起碗来——吃.  相似文献   

19.
童年往事     
26年前,我随父母从农村来到海滨城市营口。那一年,我10岁,弟弟妹妹还很小。每天早晨不到7点,父母就带着他们坐单位的通勤车去郊区上班。当时,我刚上一年级,每天脖子上挂着钥匙。放暑假了。那时的我可真叫放假,完成学习  相似文献   

20.
校园往事     
空气中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显得有点儿潮湿,蓝色的天空被白云覆盖着,非常阴沉,没有一点儿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