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内容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是推进我国地方乃至中央民族教育法制建设的需要。本文作者通过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对我国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内容及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龙文高 《民族论坛》2009,(10):28-29
<正>民族立法是少数民族地区法律规范的制定、修改、废止的立法活动,是国家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立法也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机关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3.
<正>散居少数民族是相对民族自治地方而言的,一般来说,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都称为散居少数民族。由于散居少数民族分布比较散,人口比较少,对其重视程度还有待于进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少数民族干部主要分布在各民族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进入了非民族地方(汉族地区和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民族杂居地区)的各级各部门。作为非民族地方的少数民族干部,他们因其独特的文化背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图书馆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民族地方文献资料,为当地国民经济建设和科研生产服务.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的意义、原则、途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作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其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任务和工程,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主要问题就是发展差距问题,规划提出以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为切人点,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说明规划制订的很科学。同时,制订少数民族事业规划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假如仍按照老路子走,将很难追上发达地区,因此需要创新,制订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经过30多年的探索,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仍然存在着诸如法条制定较缺乏连续性和条理性、立法存在诸多空白、法条与当地实际情况存在差距等问题。进入新时代,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有效行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填补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空白;要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立法体系,完善立法程序;要强化当地人民的参与,深化立法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促进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杂散居少数民族?在我国6700多万(1982年统计数)少数民族中,除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的4900多万人口外,其余都统称杂散居少数民族。其中,一种是虽有一定程度的聚居区,但构不成一级自治地方;一种是零散住在汉族地区或民族自治地方的某些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9.
民族杂散居地区,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交错居住的地区。在我国,除了已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外,其余少数民族都统称为杂散居少数民族,其中,有些虽有一定的聚居区,但那里还没有构成一级自治地方;有些是零散居住在民族自治区地方或汉族地区的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解决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伴生诸多社会问题,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路经,是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既需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和规范,又需要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因事施策",充分发挥作用,创新性实践。从县域视角对大理市社会治理中政府"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等条块工作实践加以分析,既能拓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分析视角,也能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履行社会治理职能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作为民族自治地方一个特殊的人群,自治主体少数民族在具体政治参与活动中客观上处于较优越的地位,在代表性、政治表达权和参与权等方面,自治主体少数民族都靠近政治权力中心,在政府主导的利益分配体系和相关公共政策中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民族乡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乡是我国基层政权的一种形式,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重要补充。它是我国在不具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条件的少数民族较小的聚居地方建立由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内部事务的乡级基层政权,是解决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己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散杂居农村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贵恒 《中国民族》2010,(11):66-67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具体包括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西藏5个自治区和少数民族相对较多的云南、贵州、青海3个省共计8个省区。我国55个少数民族有52个主要分布在西部8个省区。全国超过100万人口的18个少数民族中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布依、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16个民族居住在这些地区。全国154个民族自治地方分布在西部的有115个,占75%,30个自治州有27个分布在西部地区,占90%;119个自治县(旗)有83个分布在西部,占自治县总数的69.75%。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方泽 《民族学刊》2020,11(6):107-112, 174-175
清代,地方教育作为“教化远人”的手段,积极配合中央统治权利的西向发展趋势,使得西部边疆迅速与中原地区产生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方方面面都与中央王朝或中原传统相互交融,西部边疆对中原文化与政权的认同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逐渐展开。岷江上游地区处于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之间,是藏彝走廊的东北边缘,属于过渡地带;由于土地、人口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地方教育在清初得以迅速发展,区域内人心向化和民族融合的态势也渐次形成,继而推动了过渡地带以及民族地区对于中原文化与王朝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散居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居住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以外的散居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民族地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民族和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申晓虎 《民族学刊》2011,2(2):63-67,87
基督教在西南少数民族的传播过程中,少数传教士通过挪用神话与民间传说的部分内容,将基督教元素植入受众群体地方文化,或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改写基督教经文,建构新的心理构图与信仰内容,实现了基督教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这项制度的实行,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各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和进步,边疆民族地区及各少数民族与内地和汉族之间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大大缩小了;各少数民族都能够在自治地方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并且有了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全国各民族更加团结,国家空前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是因为新中国建立以来,这项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  相似文献   

19.
法律碑刻文献作为古代法律实践的珍贵原生史料资源,其承载着地方治理的重要信息.具有地域性、民族性、自发性与制度性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习惯法碑刻文献,其数量、时空分布与内容凝固了当时地方治理的样貌.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习惯法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目前存在收集不全、识文断句有讹误,欠缺整体梳理、研究取向较为单一,抽象概括不足、理论高度有待提升等不足.我们应该通过以现代手段促进习惯法碑刻文献收集整理、以多元视角开展习惯法碑刻文献系统研究、以哲学高度凝练习惯法碑刻文献内涵意蕴等方式来进一步挖掘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习惯法碑刻文献蕴含的地方治理信息,从而为当地的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传承与创新式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论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军 《民族论坛》2001,(2):12-14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集“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西部边疆地区)、“穷”(欠发达地区)、“弱”(生态环境脆弱)、“富”(自然资源富集)于一体,具有典型的’少、边、穷、弱、富”特征,其最基本、最大的区情,就是少数民族分布集中、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广大。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这里,人口达7303.95万人,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69.73%;这一地区土地面积为667.46平方公里,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98.12%,其中,民族自治地方面积为591.31平方公里,占全国民族自治地方面积的96.84%。地域幅员辽阔,人口分布相对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