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杜甫的思想固然有他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和阶级局限,但他对各种各样战争的认识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杜甫反对开边扩土的战争,反对穷兵黩武唐玄宗末年,穷兵吐蕃、南诏,战争连年不已.民不应征,杨国忠之流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对于这些侵略外族,也为害人民的战争,杜甫是坚决反对的.《兵车行》、《前出塞》是揭露和反对这类战争的.这类开边战争的确是残害人民、耗费国力的,所以杜甫反对的态度非常坚决.  相似文献   

2.
在杜甫给我们留下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中,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他忠君,恋君、感君的地方,据笔者统计,有八十余处以上。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杜甫忠君思想产生的基础、内容、变化和实质,以求得对杜甫忠君思想的正确认识。 马克思说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这本身代表着社会统治的物质力量的阶段,同时也就是这个社会的统治精神力量”。在唐代的统治阶级思想中,虽然是儒道佛三家并存,但作为维护和巩固封建秩序,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主要还是儒家思想。在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中,儒家之论占了很大比重。杜甫在青少年时  相似文献   

3.
:《戏为六绝句》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重要诗论作品。文章主要从他对待齐梁及古今诗人的辩证态度上 ,对待诗文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等方面探讨杜甫诗论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4.
杜甫<哀王孙>是一首反映安史之乱中唐皇室悲惨遭遇的诗篇.诗中流露出很明显地"忠君"思想,导致古今论者对此诗评价悬殊.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诗中"忠君"思想的表层,就会发现杜甫在此诗中流露出的思想其实仍是他一贯的爱国爱民思想的流露.本诗"指陈时事,反思致用"的特质于我们认识那个特定时代有着不可忽视的"诗史"价值.今天的我们有必要对此诗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杜甫书法论     
杜甫在唐代艺术史上以诗歌著名 ,其涉及书法的诗歌有助于我们把握唐代书法史。他从褚遂良、薛稷书法出发提出的“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观点 ,实际就是对唐代开元以前书法史的概括 ,他在诗歌中吟咏的张旭草书、李潮八分书以及他所反对的崇尚肥厚的风气都反映出开元间书法状况 ,由此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书法创作楷、隶、行草兼工 ,整体以意行之 ,赞赏古而雄壮的风格 ,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 ,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 ,从其诗歌中还可看出他的书法创作观无疑也是成熟的。  相似文献   

6.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一位继往开来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真实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情况和人民疾苦的诗篇。他的浩瀚的现实主义诗作,是他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思想的硕果。对杜甫创作思想的研究,因为他没有作过系统的专门的论著,只是散述在他的诗作里面,因此过去多从诗论方面来研究,本文认为有进一步作为文学创作思想来论述的必要,但因个人掌握资料不足,水平有限,只能略略作论。  相似文献   

7.
杜甫是我国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心忧天下,一生干谒过多次。关于他谒唐肃宗的时间和地点,正史记载有抵[牜吾]。以杜甫的人生轨迹和他的诗歇为线索,对杜甫谒唐肃宗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8.
杜甫的诗歌不仅是唐代的一部“诗史”,而且是政治史、文化史 ,同时还是一部有关的经济史。本文第一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杜甫是唐代一位很具有“经济意识”的诗人。这对全面理解杜甫的诗歌和丰富繁荣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杜甫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又一次发生巨大动荡的时代。当时,唐代社会以安史之知己为转折点,先治后乱,对比鲜明。本文论述了时代对杜甫的影响,使他得以成为一代杰出的伟大诗人。他写出了大量富有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疾苦的不朽诗篇,而被誉为“诗史”,也被后世尊为“诗圣”。  相似文献   

10.
杜诗中与佛教有关的作品是研究杜甫思想的重要资料。杜甫对佛教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佛教艺术的接触和与僧人的交往 ,加深了他对异质文化的了解和思考 ,但并未使他对宗教产生太大的兴趣。佛教的博爱、劝善思想与儒家的民胞物与、仁民爱物思想在杜甫晚年思想中得到高度的融合。佛教思想补充和丰富了杜甫的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军事法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散见于毛泽东关于军队的组织体系、纪律条令以及作战原则、战犯审判等方面的论述。毛泽东关于军事组织法的核心思想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毛泽东极为重视军队政治工作,将其作为"我军的生命线",同时强调军事指挥权的集中。毛泽东对军事行政法和军事刑法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在实践中严惩违反军纪的行为;对于历史上有军功的人员,主张功过不能折抵。毛泽东在战争法则上的主要思想是自卫原则和优待战俘原则,同时认为战俘与战犯有区别,主张严惩国内外战犯。毛泽东的军事法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军事法制建设,丰富了国际军事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卡尔霍恩系统地提出了"海军第一"的军事思想,把海军建设放在军事建设的首位。他全面论述了"可扩大的军队"的思想并制定了相关计划,要求对民兵加强训练,加强美国的战备工作。他在任期内对美国的军事体制进行了多项改革,促进了军队的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孙子》是我国古代的兵学圣典,它揭示了诸多战争的客观规律,不仅具有深邃的军事思想,而且还阐发出丰富的人文思想。通过对孙子就战争冲突中人的生命、战争环境中人的地位、战略原则中人的价值以及战争进程中人的作用等问题的深刻认识之探讨,可以揭示出孙子以人为本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4.
周潇 《东方论坛》2011,(1):88-92
戚继光的文学成就主要见于诗文集《止止堂集》和两部兵书。成继光的诗歌是其戎马生涯的写照,内容宏富,风格多样,既有发扬蹈厉之作,亦有清婉调畅之歌,皆起放自如,少有约束,感情真挚,饶有风致,书写了他壮志报国的热血衷肠和保国安民的高尚人格,也抒发了遭谗遇毁、壮志难酬的痛苦,军旅篇什慷慨悲壮、尤见雄奇。其文因事抒思,涉及了当时的许多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兵书均用口语写成,在古代兵书中绝无仅有,以其卓越的军事思想和实用价值为后世所重。  相似文献   

15.
谢尔曼发展了“总体战”的思想,把摧毁敌方的经济资源同心理攻击结合起来,把恐怖作为战略工具。在“向海洋进军”中,其军队实行了烧光、抢光和毁光的“三光政策”,使南方经济遭到灭顶之灾。他提出了“用战争消灭战争”的辩证思想,要求用武力消灭奴隶制度,在战术上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内战后他为美国军队的职业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陈毅元帅在长期的中国武装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军队参谋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关于军队参谋工作的新观点新思路新理论,诸如参谋工作是新四军军事建设的重心,对参谋人员的政治、军事、文化以及性格、心理等方面的独特性要求,参谋人员的工作原则与方法,参谋人员的培养等,其既为人民军队的参谋工作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留下宝贵的革命传统和精神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徐卫民 《南都学坛》2009,29(3):29-32
尉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其军事思想内核集中反映在著作《尉缭子》一书中,突出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进步的战争观;灵活多变的"奇正"技术;重视将帅的选拔及民心的向背;赏罚分明,以法治军;以"权"为核心的用兵之道;"兵贵精"思想;加强对部队的训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红色根据地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在战略上,他能抓住军事斗争与建立、发展根据地这一全局性的根本点。在战术上,他依靠人民的支持,发挥自己的才能,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在西北高原上创造了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9.
毛文龙在辽东地区开展抗金斗争期间,举旗招募辽民,扩充武装队伍,不断袭扰后金属地,离间朝鲜与后金的关系,与明朝形成"犄角之势",使后金政权"不能无东顾之虞",为延缓后金军的西进,立下悍马功劳,"其功亦不浅"。但是,随着军事势力的不断扩大,日益变得骄横跋扈,其行为不仅影响了明朝政府的军事战略,而且对朝鲜的政治、经济、国防等诸多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损害了朝鲜政府和人民的利益,成为朝鲜之"深患"。其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监督朝鲜,迫使朝鲜政府改变保持中立的"两端"外交政策;二是直接干预朝鲜内政,勒索军需物资,侵掠乡闾,扰乱朝鲜的社会经济秩序;三是专制朝鲜政府,欺瞒"天朝",为其歌功颂德;四是引燃战火,殃及朝鲜,致使朝鲜政府丧权辱国,朝鲜人民遭受战争的灾难。  相似文献   

20.
陈金凤 《南都学坛》2009,29(3):23-28
南北朝争斗初期,何承天立足于刘宋政权的军政现实,汲取前代及当代与北方军事斗争的经验教训,撰著《安边论》一文,着重提出和全面阐述了"安边制敌"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对刘宋及整个南朝的军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