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大都市区是中心城市和与其有内在关联的郊区共同组成的区域,大都市区凭借其特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优势,构成美国经济增长的中枢.然而,美国大都市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其中心城市和郊区的发展出现失衡,对美国大都市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美国相比尚有距离,但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城市已接近这个水平,因此郊区化将逐渐展开,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单核城市发展模式将面临挑战,有前瞻性的制定相应政策应该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2.
新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本文认为美国新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主导趋势是大都市区化,但大都市区发展中由于地域蔓延和行政分割带来种种区域性矛盾.美国通过多维度地方治理有效地改善了大都市区发展中的问题.其做法和经验对中国新城市化阶段中的大都市区发展与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都市区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产物,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高级形式。中国大都市区实践发展的客观实际迫切要求理论界对其基本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和阐释。从大都市区的基本问题界定、形成机制、划分方案、概念混淆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等四大方面对中国大都市区概念厘定进行理论阐释和梳理,进而为深入研究大都市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从生活—生产—生态的发展轨迹、地理—经济—政治的形成梯度、规划—建设—管理的治理逻辑、核心—腹地—世界的空间拓展四方面进行概念厘定,形成大都市区概念的基本表述,即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的一种城市地域形式,是一个由众多的具有个性发展特征的城市有机组合而成的区域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4.
谢菲 《北方论丛》2007,(1):144-147
大都市区是现代美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人口和企业在大都市区的集中,使新工业更易产生,知识的传播速度加快,从而刺激了科技变革,增加了产量。大都市区比非大都市区有着更加广大的市场,更加专业化的劳动力和更加广泛和便利的交通、通讯设施。这些优势使大都市区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5.
专区:美国地方政府体系中的“隐形巨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占美国地方政府总数40%以上的专区政府,是在美国地方政府零碎化、大都市区政府难产而大都市区的高速发展又迫切需要区域性服务的局面下的次优选择。专区弥补了大都市区政府的体制性缺陷,提供了较有效率的服务,同时也加剧了地方政府零碎化的趋势,利弊兼而有之。但在美国地方政府体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和大都市区仍在发展的前提下,专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王旭  姬康 《东南学术》2012,(1):198-208
在世界范围内,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城市化过渡的结构性转型,在此过程中,出现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大都市区。本文从把握区域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角度入手,选取在大都市区发展中较为典型而成熟的美国旧金山湾区和荷兰兰斯塔德地区进行个案分析,再与我国的闽南地区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闽南地区即将进入以大都市区为主的新城市化阶段,要尽早划定厦漳泉大都市区,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规划整个区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是城市化水平,然而全球经济发展已面临增长的极限问题。中国近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从根本上说还是工业革命以来的路数——大规模投资、大规模就业、大规模制造形成的高速度GDP增长。这整个发展模式的核心就是建设起人口、资本和产业高度密集的工业化城市。这些福特式城市推动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埋下了能源危机、温室效应和大面积雾霾的种子。福特式大都市发展面临有序终结和转型的问题,美国学者索亚的后大都市理论中关于大都市的解构和重构趋势的看法对于我们从一个宏观的发展趋势审视城市和城市文化发展的前景具有启示性。"后大都市"表征的基本涵义是福特式都市宏大叙事的瓦解和未来都市形态的"分形"破碎,即从集中式轴心化发展转向"分形化"发展。"分形化"意味着城市不再应该是按照统一目标集中规划建设的整体,而是在分散、碎裂的形态下相对自主而又相互链接生长的特殊生态结构。中国的大都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如果能够自觉地引导这种"分形"的发展,也许更适应公平、和谐、可持续的后大都市时代城市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大都市区治理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实现大都市区的善治,不同地区的政治家们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伦敦是世界上最早形成大都市区的城市,并且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大都市区治理体制进行了多次变革。伦敦大都市区治理体制的变革反映了大都市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普遍趋势,分析、总结这些变革的特征、经验以及变迁背后的原因对于探索大都市区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循着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历程,以纽约、华盛顿、洛杉矶等都市区的管制策略为例,总结了美国大都市区的六种基本管制模式。论述长三角大都市区的未来发展战略定位和区域问题以及整合发展现状,借鉴美国都市区的管制经验,提出长三角都市区的区域管制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与管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通过分析指出,20世纪美国城市化的主导趋势是大都市区化,但大都市区发展中由于行政分割也面临种种区域性的矛盾和问题.文章着重阐述了美国大都市区实行区域协调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及对浙江城市化发展和强化城镇密集地区协调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大都市区在资源整合中地位和作用的凸显,中国现行的行政区经济体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区域管理体制变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充分发挥大都市区的区域性职能。而大都市区的契约治理结构就是一种地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框架,它主张削减凌驾于大都市区之上的省一级政府的权力,赋予大都市区以更大的自治权,让其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更多地承担起区域经济组织的责任。这也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治理困境的重要途径,且符合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管理体制变革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都市区是城市化高级阶段发展的产物.随着国家政策引导和中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都市区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化的主导趋势.本文借助传统竞租一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分析全球生产网络主导下的产业功能布局,探讨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形成的内在机制.进而利用上海市经济普查行业就业人口数据,从各区县行业区位商并结合行业就业人口占全市的比重,综合考察上海城市生产空间组织模式,以期对未来上海城市与社会经济规划产生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3.
波特兰大都市区政府是美国仅有的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并具有自治章程的区域性地方政府,尽管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实体性地方政府,但它在区域性问题的协调合作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成绩.对此,学术界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它是大都市区治理的典型.1992年波特兰大都市区政府章程,是其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其某些基本原则,在大都市区治理方面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对这一章程产生的由来及其原因进行剖析,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际化大都市理论,结合上海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差距,在新世纪,上海必须要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从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只有这样,上海才能加快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都市区膨胀病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病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且速度较高区域的典型症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已经或可能出现膨胀病,其主要表现为:人口膨胀引起的交通堵塞与住房拥挤;空间蔓延引发的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和矛盾--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城中村"的出现、城乡边缘区问题加剧;环境恶化;中心城市衰退;开发区呈蔓延态势;公共安全危机凸现等.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在还没有彻底解决区域落后病和萧条病的基础上,又面临着要解决大都市区膨胀病的问题.这不仅是我国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未来区域政策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开埠以来,新加坡向海而生、倚港而兴。建国50多年,新加坡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产业成为其国内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地位得以确立。新加坡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替代进口”工业化和维持自由港地位、以工业化带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结构重组、海洋经济调整、海洋产业转型等几个阶段。新加坡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炼油中心、国际海事工业中心、国际海洋航运中心、国际海事金融中心、国际海事仲裁中心和世界海洋研发与创新中心。近年来,新加坡制定了海洋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了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增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竞争优势。我国海洋经济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十四五”期间,上海、深圳、广州、天津、青岛等城市均提出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新加坡致力于构建全球海洋经济中心城市的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城市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为基本特征的城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开始在我国蓬勃兴起。城郊由于紧紧靠近中心城区,比远离城区的一般乡村具有更强区位的承接优势,很容易承接中心城区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因而城郊的城市化、工业化更加有利于核心城区城市发挥其带动功能。在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城市化率总体还不高,低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同期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在我国的一些大都市又表现出比较严重的城市病,探索大都市郊区的城市化道路对化解城市病和引导我国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都市区化及中国城市化模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可 《齐鲁学刊》2005,(4):115-118
从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轨迹看,都市区化已经成为美国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主流组织模式,是推动美国经济繁荣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发动机”,它对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具有重大启迪作用。中美城市化模式尽管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都市区化是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必然选择,中国以都市区的城市化组织模式取代传统的城镇体系组织模式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高国云  葛峰 《理论界》2007,(12):91-91,170
比邻国际化大都市的郊县,要抓住大都市经济社会加速提升,工业结构大幅调整转型的难得机遇,依托大都市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文化优势,利用大都市的辐射效应和扩张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努力实现与大都市协调、同步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据点,也是经济发展的焦点.城市中演绎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及融合,见证了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各种人类活动的发展变迁,城市因此而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理论源自于实践,同时又是指导实践的风向标.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走过了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在城市经济理论领域开展了精彩而深刻的探索,在城市化、城市群、大都市、城市产业(产业集聚、结构类型、转型优化)、竞争力、生态保护、开发区、住宅与土地经济、城市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在梳理中国当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重点作出了初步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