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负增长──上海计划生育工作新起点刘永良1993年始,上海户籍人口自然变动进入负增长,这个变动预计比全国要早40年。在现行生育政策下,这一状态将持续一段时间。199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5.47‰,死亡率7.53‰,自然增长率一2.06‰。人口负增长...  相似文献   

2.
一、上海人口现状与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的趋势根据1991年度上海市人口统计资料表明,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8‰,已处于历史的最低点,12个城区中有7个区出现负增长,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静安区为—2.12‰,卢湾区为一1.42‰,黄埔区为—1.00‰,虹口区为—0.60‰,南市区为—0.49‰,闸北区为—0.30‰,普陀区为—0.11‰。据上海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计划:1992年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将提高到10个区,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为—0.72‰。1992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数仅占人口增长总数的39.34%,而机械增长为人口增长总数的60.66%。若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1994年前后全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将出现负值。根据有关专家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上海计划生育宣传服务的发展变化及其意义林荫亚经过近40年的艰苦努力,上海于1993年出现了全市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1994年人口出生率为5.89‰,死亡率为7.27‰,自然增长率为-1.38‰。,上海人口过快增长的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积40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及对策研究俞伟平继1992年市区有7个区人口自然然变动负增长之后,1993年市区(除闵行、宝山区外)已经全面进入负增长,从而使全市人口自然变动出现了负增长(即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使上海人口发展处于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20-34岁育龄夫妇生育意愿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市20-34岁育龄夫妇生育意愿调查蔡洪福,傅成文,沙神才,段锦宏,席臻衍上海是全国最早开展计划生育的地区之一。1993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为6.50%0,死亡率为7.28‰,自然增长率为-0.79‰,在全国率先出现人口负增长。在现行政策条件下,这...  相似文献   

6.
超低生育水平的诠释和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希哲 《人口研究》2008,32(3):34-39
1 上海的超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 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始人口转变的地区,也是目前我国生育水平最低的地区之一.自1993年上海的人口自然变动呈现负增长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户籍女性人口的总和生育率长期稳定在0.8左右.  相似文献   

7.
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业人口转化,这是正在我国农村发生着的深刻人口变动.这一变动已经或者将会给农村人口控制带来什么影响?我国农业人口转移与农村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关系如何?本文主要根据我们在上海郊区农村所作的有关调查,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增强生育健康意识,开展生育健康教育,搞好生育健康技术服务,提高教育与服务效益,降低已婚妇女人工流产率,在上海常住户籍人口自然变动出现负增长的态势下,对常住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重点,逐渐转向防止意外妊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人口变动状况 近三十年来南斯拉夫人口变动的特点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50年出生率为30.3‰,1980年则降至16.9%。;同期,死亡率从13‰降至8.8‰,自然增长率则从17.3‰。降至8.1‰。各年变动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2022年,中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从人口惯性视角审视中国人口负增长,可以更好地认识和适应中国人口发展新常态。文章基于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近70年全国及城乡人口惯性变化及其对人口长期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人口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累积内在负增长势能,持续的低生育率导致2020年出现显著的人口负增长惯性;(2)在超低生育率驱动下,中国人口负增长将带来人口总量缩减和老龄化加速发展,且超低生育率持续时间越久,负增长惯性作用越强;(3)随着城乡生育率趋同,2020年城乡均呈现出人口负增长惯性,但由于农村年轻人不断流入城市,农村的人口负增长惯性更强。人口惯性反映实际人口年龄结构与均衡状态(静止人口年龄结构)的偏离程度,考察人口惯性变动有助于科学研判人口长期变动状况,正确认识人口负增长的成因与趋势,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负增长。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人口出现负增长据美国人口咨询局编印的《1994年世界人口数据表》,1994年9个国家的人口为负增长,10个国家的人口接近零增长,其中有5个是前苏联的共和国,爱沙尼亚(-4‰)、拉脱维亚(-1‰)、白俄罗斯(1‰)、俄罗斯(-2‰)和乌克兰(-2...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的太仓县198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75‰,成为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个人口负增长县。在目前我国人口普遍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高峰期,太仓县的负增长可能没有普遍意义。但是,就区域范围的人口现象、人口过程以及从中探讨我国人口类型的发展变化来说,无疑是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建立,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来,广东面对新的形势,针对出现的新问题,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坚持把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政策的引导、精神文明建设、建立社会保障和完善各种责任制结合起来,逐步地改变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促进广大育龄夫妇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使广东的计划生育工作初步摆脱了落后的状态。据1992年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9.31‰。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3.14‰,计划生育率升至63.14%,继1991年之后,又一次完成了国家人口计划。回顾总结,我们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促进计划生育工作走上经常化、社会化的轨道,计划生育工作的机制应包括下面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老龄化已成为严重影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在分析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与主要特征,指出人口老龄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路径的基础上,关注上海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情况,运用上海市1978年-2013年有关人口年龄结构、消费水平以及相关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上海市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居民消费水平构成影响的其他因素,研究表明:人均消费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老年人口比重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呈负向影响.而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负向影响将会给社会经济生活等带来诸多意义深远的问题.物价指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劳动人口比重等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宁夏回族自治区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在统筹和特色上狠下功夫,截至2011年底,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3.65‰,首次降到1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9‰以下,实现近年来最好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0~2010年期间,我国有13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现象,但尚未有研究厘清其背后原因。蒙古族图瓦人作为一个发生过人口负增长的人口较少族群,却在2006年实现人口增长“由负转正”,其成功经验对于人口负增长民族的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蒙古族图瓦人人口变动数据发现,其人口增长“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是死亡率大幅下降。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发生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积极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以及经济发展反哺民生。蒙古族图瓦人人口增长“由负转正”的成功经验表明,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口负增长问题,精准识别人口负增长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民族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人口的自然变动角度来看,香港曾经是一个高出生率的地区。直到1971年,每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3.4人。从1971年11月19日麦理浩到港接任战后第五任港督开始这十多年,香港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益频繁,香港的人口再生产也向现代化类型转变。人口的“三率”,即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已分别从1972年的19.2‰、5.1‰和14,1‰下降到1984年的14.4‰、4.8‰和9.9‰。在这  相似文献   

18.
从1993年起上海率先在全国诸省市中进入人口负增长状态。由于人口增长态势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口控制相联系,因而,这一人口现象的出现引起人们的关注,乃至对人口政策本身的检讨是正常的。本文从上海人口负增长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的角度探讨负增长与人口政策的关系,进而讨论人口政策是否需要改变的问题。负增长是长期低生育率的结果,而低生育率是人口转变的必然趋向,由负增长引出的社会经济问题(包括人口问题)亟须关注重视,但这些问题的消弭并不可能指望通过人口政策的调整(哪怕是较大的调整)来实现,并且,盲目的调整可能引出新的问题。因此,就上海的人口政策而言,至少在本世纪内不宜作大幅度调整,根本性的改变则更不可取。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宣武区共有五十三万人口。近几年人口出生面临急剧回升的趋势。一九七六年是该区出生人口最少的一年,全区共出生3,065人,人口出生率为6.38‰,自然增长率为0.06‰,基本上达到了生死相抵。但从一九七七年开始,人口出生出现了回升的趋势,到一九七九年,出生人口增加到5,269人,人口出生率为10.26‰,自然增长率为4.44‰。由于一九七九年四月以来,大抓提倡和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工作,有部分夫妇取消了一九八○年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计划,但预测一九八○年出生人口将增加到7,060人,人口出生率为13.86‰,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 8个县 (市 ), 1999年末总人口为 220 89万,其中朝鲜族人 口 84 82万,占总人口的 38 4%。据统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 70年代初推行计划生 育以来,人口的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分别由 1970年的 29 6‰和 23‰,下 降到 1999年的 6 46‰和 0 46‰,其中,朝鲜族人口从 1995年以来连年负增长。 一、延边朝鲜族人口负增长的原因   1.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随着文化程度和妇女地位的提高,朝鲜族群众 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 1998年“朝鲜族一孩户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