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琼 《科学咨询》2009,(14):63-63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动机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不能实现自我预定的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心理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思维,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知识的缺陷,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从教几年以来,我发现中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张琼 《科学咨询》2009,(22):55-55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动机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不能实现自我预定的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心理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思维,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知识的缺陷,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从教几年以来,笔者发现中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动机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不能实现自我预定的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心理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思维,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知识的缺陷,也有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4.
有一项心理测试的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仅只有17%,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正处在迅速发展趋于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形成了诸多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对中学生而言是有害无益的.而体育教育拥有针对、预治生理和心理缺陷,培育和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为此,我们必要根据中学生不同的学年阶段,有目标地进行和开展体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是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以及如何预防和调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佘秋菊 《科学咨询》2010,(14):130-130
中学生心理正处在迅速发展趋于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形成了诸多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对中学生而言是有害无益的。而体育教育拥有针对、预治生理和心理缺陷,培育和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为此,我们必要根据中学生不同的学年阶段,有目标地进行和开展体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形势据专家预测:21世纪中叶将出现全球性的心理障碍.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我国,最新一次全国15-18岁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有关部门还对中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40%-50%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学家曾对3000名大、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42.73%的学生感到经常“做事容易恐慌和紧张”,55.92%的学生感到经常“对面临的事情过分苦恼和烦闷”,47.41%的学生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而感到无法与人相处和交往”,62.26%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常感孤立无援”,46.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经常心烦意乱,感到无法接受”.在中国3.4亿儿童青少年中,有近五分之一的孩子正在遭受着心理煎熬,这听起来令人沮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从大量的测试调研中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有诸多表现,部分学生发生心理障碍。造成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原因有多方面:学校中的应试教育使不少学生的身心疲惫,心理素质发展滞后;教学内容中缺乏心理腱康教育;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健康因素导致中学生心理迷乱;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同时学生自身也存在着自我教育及主动适应意识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问  相似文献   

10.
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善于通过常规的教学来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努力从健康角度去调节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排除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有一项心理测试的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仅只有17%,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导致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已不是新闻。另有一项数据: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目前在管教所的少年犯达一万以上,这些数据一次又一次向全社会的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12.
周永凤 《科学咨询》2003,(20):31-32
美国教育家戴乐·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健康既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标准,更是人成败的关键.<教育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而指称心理健康问题的词语有严重程度由底到高的几类: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症候群、人格障碍或人格缺陷以及由心理问题带来的睡眠、进食方面的躯体症状等都属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适用范围.近十年来,关于焦虑的研究,是心理健康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侧重于阐述中学生、大学生的焦虚以及消除与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素质教育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然而,某些老师、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仍存在模糊认识,重智商、轻德体、轻心理。据调查,有34%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缺陷,表现为厌  相似文献   

14.
所谓"单亲家庭学生",是指生活在不完整家庭之中的学生.在现在,由于人们对传统的家庭观念,道德伦理、婚姻观念以及家庭教育的观念口益发生变化,夫妻因各种原因离异的情况越来越多.家庭功能的不健全,父爱或母爱的缺乏给单亲家庭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我从教的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因单亲家庭原因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方面.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卑心理.有了这种心理的学生总是对自己评价过低,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的情绪体验.二是逆反心理.拥有这种心理的人,会对对方的言行不加分析地反抗和抵制,使双方关系紧张,交往难以健康发展,主体个性心理表现为反叛心理.三是封闭心理.这类学生总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欲望掩盖起来,过分自我克制,使交往无法深入.四是孤僻心理.拥有这种心理的生,行为怪僻,偏执,为人孤独,不愿意与人交往,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和人际往来.除了以上几种主要心理特征以外,还表现出一些怀旧心理,自恋心理,自傲心理,支配心理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因社会,学校,家庭等原因普遍存在自卑心理,虚荣心理、妒忌心理、烦躁心理、厌学心理等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数学学习.笔者从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并相应提出对策:1.心理辅导策略;2.激发情趣策略;5.角色转变策略;4.查缺补遗策略;5.数学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该文主要从大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现状、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心理障碍,构建健康的心理方面提出一些见解,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点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日益严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求我们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引导,不断创造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8.
王琦 《科学咨询》2009,(10):91-91
依据中学生的年龄、认知规律,以及能力、心理的发展规律,可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互学互评”的教学。下面是制定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几方面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中学生"数学应用障碍"类型分析 笔者认为,中学生数学应用障碍常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这一论述揭示了数学在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数学作为从量的方面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关系的科学,当然也要处理有关生产关系的问题.这就是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严重,而这些贫困生在承受经济贫困的同时又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危机。作者在全面分析贫困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后,就如何化解贫困生的心理障碍,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