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胡族在东北历史考古中占有重要的一页,对于她的源流,以往的学者仅从语源或民俗学方面作过探讨,如白鸟库古以其属蒙古语系,而将她订为东亚蒙古种,①从民族学以及考古学等方面来阐明其民族的源流,则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拟从民族源流和考古学等方面,对东胡族的源流和发展进行一些探索。 从甲骨文和古文献以及考古发现看,东胡族可能源始夏、商时代的土方;周灭殷以后改名屠何;春秋早期,齐破屠何、山戎以后,又改为东胡。所以东胡当从夏、商的土方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2.
从最新考古学成就看鲜卑族的渊流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最新的考古学材料把鲜卑族先世的历史推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12000-10000年前,以后又经过新石器时代(8000-4000年),青铜时代(4000-2000年),到了汉代鲜卑族,并发展为隋唐的室韦、蒙古、明清的锡伯族。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 ,由鲜卑秃发部建立了南凉国 ,其中心在今青海东部农业地区。本文将南凉国在其整个立国期间的文化作了探讨分析 ,充分肯定了秃发部大力吸收先进的汉文化来发展自己文化 ,并在青海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的功绩。同时说明鲜卑秃发部逐渐融合于中华民族过程中 ,写下生动篇章的史实  相似文献   

4.
鲜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曾在历史上建立起多个国家,对中华各个民族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鲜卑族发源于鲜卑山,是鲜卑族政权发展的起点,对其历史进行探索时,鲜卑族的过去一直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相关的考古研究实例和历史记载对鲜卑族过去的发展方向、种群结构以及流向和现在的鲜卑族的现状等进行论述,说明鲜卑族对中国民族发展方向的影响,以供广大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卑学发展至今,已有进一步引伸和求索之必要。我国古代文献,诸如《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宋书》、《南齐书》、《北齐书》以及《北史》等有关鲜卑史的记载,仍然是我们今天研究鲜卑学的基础。古代史学家在一些关键问题,如鲜卑族称、拓跋名号的考证上,十分精当,至今仍使后学者信服。至于近代鲜卑学的形成与发展,至目  相似文献   

6.
鲜卑迁徙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时期,其中鲜卑族迁徙的规模之大,路途之遥,影响之巨,是很引人注目的。鲜卑人居住于蒙古草原东北部,他们一批批地向南、向西南迁到黄河流域上下。在东起山东、西至新疆、南到江淮的大片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五胡”之中,鲜卑族是建立政权最多的一个民族。十六国时期,他们先后建立了代、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和吐谷浑八个政权。正是由于鲜卑族大量内迁和建立政权,他们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也就最为迅速和彻底。到隋唐之后,鲜卑族已经基本  相似文献   

7.
北魏孝文帝改革涉及鲜卑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尤其是对鲜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孝文帝欲以“全盘汉化”的措施促使鲜、汉民族早日融为一体。客观地讲,孝文帝改革对北魏历史、对鲜卑族的发展都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将北魏的民族融合进程推向了历史的新高潮。但改革措施具有明显的“强制汉化”的特点,鲜、汉民族融合进程中呈现出“捏合”的特征,这不仅不符合民族融合的规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相似文献   

8.
1980年,米文平同志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嘎仙洞,发现了公元443年北魏政权祭祀其拓跋鲜卑远祖宗庙的石刻,在历史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使我联想起古代拓跋鲜卑祖先推寅由此南迁至"方千余里"之大泽,究竟在今何处?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了解拓跋鲜卑史和黑龙江省西部的地貌变化,都有重大意义.可是,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简略,人们对黑龙江省西部自然地理面貌的古今异同不甚了解,历史地理学家们也很少涉足,考古发掘尚欠充分.于是造成这样一个印象: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至  相似文献   

9.
古代拓跋鲜卑祖先推寅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嘎仙洞南迁至"方千余里"的大泽,"大泽"是拓跋鲜卑南迁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本文在先人学者的研究成果上浅谈"大泽"之所在地,同时就拓跋鲜卑在南迁过程中的经济生活,以及拓跋鲜卑南迁到"大泽"对拓跋鲜卑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向西北地区的迁徙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中古史上,鲜卑族的迁徒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很复杂的问题。特别是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迁徙的规模之大,路途之遥,影响之巨,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很引人注目的。这种迁徒的主流,是居于今蒙古草原、东北地区的鲜卑一批一批向南、向西南迁入内地;东起山东,西至新疆,南到淮河、长江,到处都有他们活动的踪迹。由于鲜卑族大量的内迁,在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先后在北方建立了代、前燕、西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吐谷  相似文献   

11.
试论少数民族对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代开始 ,北京逐渐成为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也成为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汇之地。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 ,特别是服饰、饮食、居住、竞技娱乐、岁时节日等民俗文化 ,都曾深受少数民族 ,尤其是蒙、回、满等民族文化的影响 ,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与代表。  相似文献   

12.
关于侬智高的评价与史实,一直是学界和民族学界所关注,研究成果颇丰,然见解纷呈。本文对侬智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侬智高的国籍之争、出生地之争、侬智高起义失败后的下落、侬智高抗交反宋起义的性质和意义、侬智高的历史地位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迄唐、宋为止,东胡系与突厥系居地接壤,交错分布,因此杂居、融合是常见的历史现象,尤其是东胡系民族走出兴安岭向西迁徙,成为我国北方民族历史上具有规律性重复性的一个历史景观。但是,关于通古斯系民族,按传统看法,由于有一个南北绵延数千里的天然屏障兴安岭的横亘,它除了与南面的中原王朝和东邻的高丽王朝交往甚多以外,与其西部的大漠南北草原部族,则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相。事实上,通古斯系民族向西迁徙也是很常见的历史事实。本文认为辽金时期迄13世纪初,在蒙古草原活跃的著名的篾儿乞部人在族源上应包含有众多的西迁人之后裔。  相似文献   

14.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清同治年间先后有两批中国穆斯林迁入俄国七河省等地定居 ,他们在异国他乡繁衍生息 ,逐渐形成了中亚地区一个独特的民族———东干族。迁徙前后独特的民族经历使这个民族的民俗风格既特殊而又呈多元化的现象。文章从婚俗角度阐述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6.
清代,部分关内汉族农民来到喀喇沁蒙古地区,为了生存需要,主动融入蒙古族中,并最终在心理上完成了对蒙古族的认同,从而促进了当地的民族融合,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发现并论证出"汉回"一词正式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前;从而以此为现代意义上的"回族"形成的标志之一,可推断出回族形成于明代中期以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东突厥斯坦"是殖民主义者为了分裂、肢解中国而提出的政治概念,它既不是民族体概念,也不是民族学概念,与历史上存在过的突厥族和东突厥完全是两个概念.历史上,中央王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从未完全停止过.新疆的历史是由诸多民族和当代民族共同创造的.所谓"东突厥斯坦"理论,违背了中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甘肃的民族(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秦始皇帝统一中国以前甘肃地区的民族。计有黄帝、周、赢秦、大戎、氏、羌、大夏、月氏、义渠、乌氏等族。其中有发源于甘肃者,有发源并长期活动于甘肃者,还有一度活动于甘肃者。它们很早就与中原地区的民族和政权发生联系,并相互斗争,在斗争中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秦始皇帝统一中国以前甘肃地区的民族,计有黄帝、周、赢秦、犬戎、氐、羌、大夏、月氏、义渠、乌氏等族。其中有发源于甘肃者,有发源并长期活动于甘肃者,还有一度活动于甘肃者。他们很早就与中原地区的民族和政权发生联系,并相互斗争,在斗争中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