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简基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维,将纵向的天地人、横向的物我、变化的主体和不变的本源,总之宇宙间的一切及其生成变化,皆规约为“我”及“我”之显现,“我”既变又不变,以此建立起以“我”为中心的生成说.杨简还由天到人,由自然到社会:在心性的属“我”特性下,有我之性,使“我”与传统儒家的性善相接,从而向社会化道德化转进;有我之心,则更使“我”走向了精神化.在“心之精神是谓圣”一语的触动下,杨简觉悟到心的超越性、普遍性和绝对性,从而建构起了彻底的、典型的伦理绝对主义,使“心”成为圆融涵摄一切价值系统和精神信仰的本体.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中,“去往”和“去到”都含有“到……去”之义,表示一个位移过程.如“我愿去往一个梦想中的世界”和“我愿去到一个梦想中的世界”都能够表示“我”的意愿是“到梦想中的世界去”.但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本文通过对“去往”和“去往”在句法结构、语义特征、语用特征方面的考察,来分析二者在这三方面的异同,并说明在现代汉语中二者使用的大致分工.  相似文献   

3.
OFFICE尴尬事     
《可乐》2007,(6)
差使主任匆匆忙忙走到我们办公室问:“谁喜欢听音乐?”我们一听以为是有演唱会的票要发给我们,于是几个人纷纷站起来说“我”、“我也喜欢”、”还有我”。主任笑了笑说:“很好,电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了演唱、演奏教学进程中的两重意境 ,一是教师的“有我境界”,二是教师的“无我境界”。“有我境界”是初级境界 ,是概念化、程式化的教学状态。“无我境界”是高级境界 ,是教学的自由境界 ,是根植于理性又超越理性的感性境界。由“有我境界”到“无我境界”的升华 ,其实就是教学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质的飞跃 ,只有达到“无我境界” ,才能使演唱、演奏教学达到比较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从跌跌撞撞走路到蹦蹦跳跳上学,我在父亲反反复复的“唠叨”中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我从小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父亲经常对我说:“做人  相似文献   

6.
高师妹     
高师妹是我的研究生同学,后来成了我的太太。再后来,她又成了我同学。1998年我到上海“读书”, 1999年她也到哪里去“读书”。1998那年,我经常给她写信。信封上收信人就写“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高师妹”收。  相似文献   

7.
相亲奇遇记     
懵懵懂懂的“晃”到了该嫁的年纪,自是少不了“相亲”这个必经的过程。我对于“相亲”并无异议,甚至还颇为赞成,原因有二:一、长辈们过的桥比我走的路要多得多,所以他们认可的人各方面不至于差到哪里去;二、免得我像只无头苍蝇似的乱找。  相似文献   

8.
从1950年到1959年,从8岁到17岁,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  相似文献   

9.
笛卡尔把所有的事物都来怀疑一次,怀疑到只有“我在怀疑”这一当下最后的怀疑而不能怀疑为止,发现我在怀疑以我的存在为支撑点,由之而得出了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站在现象学的立场上来看“我思故我在”,由于笛卡尔自我的经验化、实体化,笛卡尔的“我思”还没有达及自我的意会之知,不具有自我明证性的“是者”,近代哲学确实性的支点动摇了。萨特以“反思前的我思”来置换笛卡尔的“我思”,就是认为“我思”不是原初意识,不是那道始源性的“光”,没有回到事实本身、回到人与世界的最初关联。  相似文献   

10.
邱莉莉 《社区》2004,(10):30-31
如果你有幸去莫斯科,不是进行官方考察,而是深入到居民区,你会对莫斯科产生“截然相反”的印象。你看到的不会是一个单调、沉闷、节奏缓慢、悄然无声的城市(莫斯科常给人留下这样印象),相反,新颖、活泼、充满活力的景象会令你惊诧不已:每条街、每个院、每栋楼、每个门洞都被修葺一新;从长椅到草坪,从儿童乐园到体育场,从存车处到“狗乐园”,点点滴滴,无不渗透出居民对“我的大院、我的门洞”的热爱。1998年,莫斯科市长向全市人民发起了“我的大院,我的门洞”的活动。当时,莫斯科市刚刚度过自己建城850周年生日,市中心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市边…  相似文献   

11.
一位同学在《我的老师》中写了一件事,大意是:一天,同学说语文老师让“我”去办公室一趟。正在做作业的“我”被一声喊吓了一跳:怎么啦?“我”什么地方惹了语文老师?“我”于是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语文老师却说要把“我”的作文推荐出去发表。“我”非常惊喜。接着小作者写道:我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垂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相似文献   

13.
休闲娱乐岛     
“这里的自然条件好吗?”旅游者问当地居民。 “好极了!”居民说,“告诉您,当我初到这里时,一个字也不会说,嘴里一颗牙都没有,甚至连爬行都没有力气。可现在,您看,我成了一个多么健壮的人。” “啊!真不可思议!”旅游者惊呼,“您到这个城市很久了吗?” “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相似文献   

14.
我的愿望     
今天,班主任李老师问我们长大后有什么愿望,同学们有的说“我想当科学家”,有的说“我想当老板”……我也说出了自己的两个愿望。我的第一个愿望是:我想成为一名闻名世界的设计师。到那时,我要设计出一种能在水中游、陆地跑、天上飞的高科技交通工具,它叫“水陆空全天候轿车”。这种轿车不喝汽油。不会喷出污气,用遥控器进行驾驶,不但方便,而且节能、环保。我的第二个愿望是:我想成为一位出色的宇航员,像杨立伟叔叔一样坐上航天飞机到太空探险,到外星球做客……当我说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连老师也表扬了我。我想,只要我现在就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成才与就业》2014,(1):128-128
12B这一期的“四面八方”栏目我看了很有感触。从学校里的“起床协会”到“用做世界五百强的心态摆地摊”的创业学生,从坚持不懈的“考碗族”到“裸辞上路”的90后男生……这些小伙伴们的人生抉择让我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6.
家有严妻     
沙平 《社区》2003,(11)
提起妻子,我永怀感激:她自愿“承包”家务让我当“甩手掌柜”;提起妻子,有时又颇使我恼火:皆因她推行该死的“妻管严”。比如她素有洁癖,凡我推门进家必叫我先去洗手,饭前又要叫我洗手。我哪怕“爬格子”到深夜她都要监视我认真洗脚才放心,否则就要开除“床籍”。最要命的是不准我  相似文献   

17.
《史学教改与统战文化研究》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韩隆福教授的书写序是我亲口答应的。那是在去年教师节后的一段时间里,一天上午,我刚开完会,又要急急忙忙到市里办事,一出办公楼,就碰上了韩教授。招呼之后,韩教授对我说:“有件事,想麻烦一下……”当时在我的直觉中:若有违反“原则”的事,教授绝不会“麻烦”我,既然“敢”在路上“麻烦”,对我来说,肯定就不“麻烦”。于是乎,没等教授说完,我就不加思索地回答:“行,请说吧!”本来,话到这份上也就够了,也许是那天兴致较高,再加上“院长怕教授”这一大学里头不成文的东西在起作用,说完后,我还笑着加了一句“教授愿意‘麻烦’,这是我的幸运”…  相似文献   

18.
那个前任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居然在考试过程中偷看报纸。我强忍着怒火静静地将他的报纸收了上来。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做客”。“为什么在考试时间看报纸?”我和颜悦色地问。“因为报纸上的内容太精彩了。”“报纸再精彩也要留到课后看啊!”“我想快点把报纸看完。”“为什么?”“因为这份报纸是向刘小宁借的,他说放学后要还给他。”“你为什么不向别的同学借?”“其他同学都不爱跟我玩,不借我。”“当初在订报的时候为什么不订一份?”“我……我……因为我家穷,我买不起。”他呶呶嗫嗫地说。过后,我到了他家,看到了他家徒四壁又破陋不堪的房屋,听到了他唯一的亲人——父亲无奈的叹息,我顿时理解了,是贫困的家境和缺少的母爱形成了他自卑和冥顽不化的个性。又一期的《小学生周报》到了,在分发报纸时,我把自己留的报纸分给了他。当我念到他的名字时,他惊愕极了。我则向他投去了默许的微笑。过后,他来问我原因,我说:“以后, 你的报纸就包在老师身上了。”他的震憾溢于言表。我要送他的不仅是一份报纸,我更要送给他那残缺的关爱和呵护。渐渐地,他有了同龄人该有的笑容, 他的“侠骨”少了,他的“柔情”多了,他变得热爱学习了。  相似文献   

19.
“监督”这两个字是可爱的,又是可恨的。先说它的可爱之处。沈阳市原市长、副省级干部、大赃官慕绥新先生,当他听到中纪委宣布开除他的党籍时,当场痛哭流涕。他说,我有罪,我辜负了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建议我们党和政府千万要建立起对于权力的监督机制”。“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时的慕绥新先生,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呼吁“要建立起对于权力的监督机制”,说明他已到了“伤心处”。平时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动辄骂人的慕先生,谁会想到这样的一个“大人物”,此时会“痛哭流涕”,并从心底深处呼唤“监督”二字呢?由…  相似文献   

20.
滇池夜渔     
一天,同学小毛豆神神秘秘地凑过来对我说:“晚上到我家来玩。”我高兴地答应了。太阳快要落山时,我来到了位于滇池边上的小毛豆家。“走,咱俩到海边逮鱼去,敢不敢?”小毛豆用手肘碰碰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