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阳明贬谪贵州龙场后,为求自身解脱悟出了心学的要旨,“龙场悟道”被视为阳明心学诞生的标志。王阳明在贵州首倡书院讲学之风,其心学在贵州书院得以初步的发展与传播。王阳明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在贵州讲学,传播心学,将贵州书院变成阳明心学的大本营,同时也开创了贵州一代学风。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与贵州明代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明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任兵部主事时,因上疏营救南京科道员戴铣等,被宦官刘瑾陷害,廷杖四十下狱,同年十二月谪居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三年(1508)三月,王阳明到达贵州,正德五年(1510)初离开贵州,谪居贵州达三个年头近两年时间.王阳明滴居贵州期间,在修文创办龙岗书院,又受聘主讲贵阳文明书院,首开黔中书院讲学之风,培育了一批弟子.其后,王阳明诸弟子、私淑以及王门后学在黔中陆继创办了阳明、正学、为仁、学孔、南皋等书院,传播王学.在其影响下,终明之世,贵州建有书院20余所,书院讲学之风盛于中原,俊杰之士,比于中州.本文试撮聚史志文献记载以及实地考察的结果,对王阳明及其门人后学在贵州创办和主讲的书院,作一系列考述,以供王学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与贵州少数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心学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而且影响后世,波及海外,至今仍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明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任兵部主事时,因上疏营救南京科道员戴铣等,被宦官刘瑾陷害,廷杖四十下狱,同年十二月谪为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三年(1508)三月,王阳明到达贵州,正德五年(1510)初复升任庐陵(今江西吉安)知县,前后谪居贵州仅三个年头不到两年时间,但他却在贵州悟道于龙场,建立了其心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又创办龙岗书院,主讲贵阳文明书院,大力传播儒家文化,宣传其心学思想,培育了大批黔中“夷汉”弟子,开创了一代学风。由此,提高了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增强了贵州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从而与贵州少数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给贵州民族地区的文化学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贵州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4.
肖永明 《人文杂志》2007,(6):147-154
书院的兴起是唐宋之际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一)科举制度下社会流动的加速及社会成员对文化的崇尚,为书院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社会基础。(二)雕版印刷的发展带来了书籍数量的增加以及书籍传播面的扩大,为书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三)唐宋之际官学系统的衰颓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四)唐宋之际的私学教育活动或直接演变为书院教育,或为书院产生、发展提供了办学思路和运行模式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宋代书院重视科举文学教育。以家族书院为代表的私立书院以科举文学教育为旨归,以朱熹、吕祖谦为代表的南宋讲学式书院以传道为己任,然不排斥科举。宋代书院的科举文学教育在学规、语录讲义及教材等方面具有鲜明体现,对文学和书院的发展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6.
明代江西书院浅论魏佐国朱明时期,江西地区的书院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发展的主要表现与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颇有价值。一、明代江西书院发展的主要表现明代江西书院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其主要表现是:(一)书院...  相似文献   

7.
岳晗  李永富 《理论界》2014,(4):54-56
书院是儒家文化自觉的载体。它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儒家文化自觉的体现。书院曾经发挥了教育、研究、藏书、祭祀和议政等功能。在当代,书院的复兴可以为传承中华文化提供阵地,亦可为理想教育提供试验田,还可给予国人安身立命的场所。社会贤达积极创办、多渠道筹措资金和集蒙学教育与人文熏陶于一身,使得书院的复兴具备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新疆书院教育在新疆教育史上的作用不能被忽略。虽然新疆书院数量少,但它的特点却很鲜明,在书院的建立和分布、书院的发展过程、教习聘用、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色。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述新疆书院的发展历程,并且就这些特点的产生和新疆书院没能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对于宋代河北书院的研究,从以往的3所扩充到5所,并对5所书院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书院师生体现出来的理学家教育理念及方法。对比全国其他区域书院发展的状况,宋代河北的书院发展相对薄弱,与古代后期相较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是战争的影响、行政建制问题以及河北地区遭受的蝗灾、洪灾等方面的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清末外强入侵,中国传统封建体系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后逐步瓦解。自同治元年(1862)京师同文馆设立至癸卯学制随清朝的灭亡(1911)为止,此期间的半个世纪之内,中国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缩影也在发生着自身的变化。书院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决定其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知识的传播、民族的崛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清末书院教育的发展特点、影响发展的决定因素等方面探讨清末书院教育社团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教育组织机构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中国传统书院师生关系以"道"为价值基础,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建立,通过考课、讲学和交游酬唱等活动以"情"为纽带展开。书院师生关系建立之初、发展之时就具有区别于同时期其他教育机构的特征:长效性和稳固性。其价值在于整合书院的教学、生活空间,营造人文性教学氛围,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传统书院师生关系,是维系书院发展最稳定、最具人文性的要素之一,也是现代书院回归教育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书院的产生与南宋书院的发展周群华,萧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一种教育机构,它不同于一般私学,更不同于官学,从宋初到清末一千年间,书院时兴时废,在不同时期,其情况和特点也不同,它是时代的产物,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曾起过很大的作用。然而,书院是如何产生?它在...  相似文献   

13.
历史悠久的徽州书院是徽州地区的重要教育场所和文化符号,明清徽州书院数量众多,有其独特的办学和经营管理特色,具有极大的魅力.源远流长的徽州书院极大的推动了历史上徽州文化的大发展,同时对后世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宋代书院记中的教育热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记是书院题材与“记”这种散文体裁相结合的产物。宋代书院记表现了宋人丰富的教育思想,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热点问题上:其一,书院教育的目标与宗旨;其二,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其三,对伦理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王守仁在南宁所创建的敷文书院在广西书院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它既开启了明代中期广西书院发展的高峰期,又使明中期后一段时间的广西书院呈现出心学化趋势。王氏心学以敷文书院为依托,对广西程朱理学形成巨大的冲击,在客观上促进了广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光生 《兰州学刊》2011,(2):133-137
宋代书院与理学一体化的互动关系,是宋代教育史上一大特点;宋代语录体是书院制度的直接产物,反映了书院教育、理学与文学的联姻与背离;宋代语录体促进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但也给文学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颜元对书院教育的改革创新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时期的书院教育对社会文化产生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期的书院教育则流于空虚无用之痼疾。明清之际的的启蒙思想家颜元,基于反理学的实学立场,彻底转换了宋明书院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内圣外王的豪杰理念,对传统的书院教育进行改革。颜元致力于豪杰人才的培养,讲求事物之学,提倡习行和主动。其书院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启蒙思想,对后世教育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书院制学生工作模式成为当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趋势。书院班级在通识教育、导师制、专业互补、个性拓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论述了三种书院班级构建方案,进行了利弊分析,同时进一步给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最好运用是在书院教育中。历代书院大师们都把以德育人作为书院教育的理念,将道德品质的培育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在长期的实践中,书院大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对儒家德育理论的继承和改造、综合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与有效的实施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不失其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问津书院因孔子“使子路问津”于此而得名,吸引诸多学者赴此拜访、祭奠、兴修书院.书院始建于宋末元初,存在七百多年,在明代中后期发展为著名的书院.书院的修建与发展,和地方士绅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士绅们活跃于地方社会,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推动了当地教育发展,教化地方子民,并确立地方文化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