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的人离了婚以后,还想有个家。看来离婚不是他们的目的,无论是潇潇洒洒的分手,还是痛心疾首的分离,都是基于对美满婚姻的追求和渴望。既然我们挡不住婚姻的魅力,倒不如珍惜那些平淡从容的日子。 恋爱离不开艺术,婚姻也离不开艺术。 什么饭都吃 如果你下班回来,自己没有上灶台摆弄油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的婚姻道德应该建立在爱情与义务相统一的基础之上。婚姻义务不仅在于维持作为社会单位的家庭,而且在于巩固和发展婚姻赖以建立的爱情。性爱是人的一种天性,任何男女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但是,人有了爱,随之就产生了爱的义务。恋爱结婚并非是与社会国家无关的个人私事,  相似文献   

3.
正用敬来养,爱才长久先在恋爱中为对方所爱,再在婚姻中为对方所敬,这样的婚姻是最成功的。爱情是需要不断培养的,相敬如宾便是爱情的滋养品。爱付出以后,要不断地灌溉,不断地孕育,才会不断地成长。以敬来养爱,爱情才不会枯萎,才能在婚后保持恋爱的感觉。这也是一种经营,就像经营事业一样。通过经营培养,让夫妻二人的相处越来  相似文献   

4.
<正> 恋爱、婚姻问题,是每个男女青年都要遇到和要解决的问题。能不能以共产主义道德正确认识和处理恋爱、婚姻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年男女的幸福、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和睦、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道德风尚。本文拟对恋爱、婚姻中的道德作些探讨,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爱情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是青年们渴望得到的。但是,怎样的爱情才是崇高、纯贞的爱情呢?恋爱、婚姻中的道德是什么?如何才能显示出恋爱、婚姻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呢?  相似文献   

5.
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和虎妞“恋爱”婚姻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对才子佳人模式的戏仿。老舍的戏仿从思想上对以才子佳人婚姻模式为代表的市民婚姻文化心理进行了批判,从艺术上对这种叙述模式形成颠覆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丰繁多样,按大的方面来分,大体包括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语言民俗文化和精神民俗文化四种。婚姻家庭文化属社会民俗文化,它是各民族人民在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两性恋爱、婚姻和家庭的缔结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及文化心态。它包括各民族特有的恋爱方式,婚姻形式和家庭组建样式及其形成过程中的思想意识、感情、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一、少数民族婚姻家庭文化的内涵及其表征 1、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中的两性缔结文化。婚姻家庭首先是两性的联结及其结果,在它的完成过程中,表现出各民族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对该项民俗制度的创造、约定、传承和演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法,选取浙江两所高校23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普遍,恋爱心理表现出从众性和非现实性,网恋受大学生青睐;大学生能正确看待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认为婚姻在人生中是重要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真诚可靠的亲密关系;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更注重志趣相投、健康阳光、性格随和等方面.在男生最为看重的五个影响因素中,女生的能力排在第三位;大学生恋爱普遍持有重过程不重结果、当前恋爱与未来婚姻是两回事的的态度;大学生的性观念愈加开放,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十分包容;男生性行为比例高于女生;大学生首次性行为负面情绪居多,男女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才子佳人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理想的婚姻观念,这类故事中的主角类型有高度的相似性。《西厢记》是才子佳人故事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传统才子佳人的婚姻观念,但是在此基础上又有所突破和发展。作者在传统的"才子佳人"的世俗婚姻观中注入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忠贞互爱的新婚姻观。理想爱情的描写赋予了《西厢记》巨大的思想魅力,使它成为中国古代爱情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婚姻质量的家庭结构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婚姻质量可以有多视角,从家庭结构入手研究婚姻质量,是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使我们从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角度去了解婚姻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一、婚姻质量和家庭结构 婚姻是男女两性依法律和社会风俗的规定建立的夫妻关系。婚姻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婚姻关系不仅是男女两性的生理结合,也是社会结合。通过婚姻关系能衍生出家庭关系和一系列其他社会关系。婚姻的成立标志着家庭的诞生,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带来了亲子关系和其他亲属关系,形成了家庭关系的网络和结构。婚姻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一种,处在家庭关系网络之中,和其他家庭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在家庭关系网中,换句话说,只有在家庭结构中,才能对夫妻关系从总体上把握,才能从本质上解释夫妻关系和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无论看似多么平静如水的婚姻,都存在一些危机,比较常见的有六种: 一、新婚夫妇生活适应的危机 恋爱时的情投意合,水乳交融,将随着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1.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逢故友,久旱遇甘露。”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四大喜事,而洞房花烛夜列其首位,可见婚姻的地位。 婚姻是人生大事,一般人可能认为多谈几次恋爱,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人对上海部分  相似文献   

12.
让我们设想人之为人,他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于是,恋爱只能和恋爱交换,信任和信任交换,等等。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影响别人,你必须是个对别人真正有激励和鼓励作用的人。你跟人的每种关系,你跟自然界的每种关系,都必须是符合你个人的现实生活和你的意愿的对象的特定表现。——马克思语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在怀疑、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学、文字、艺术、思想、国民性格这样一种文化气氛中,伦理文化也作为关系人们社会生活和个人自由幸福的大事,引起思想界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进而引发了伦理文化的论战与变革。五四时期伦理文化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自由的伦理观、男女平等的伦理观和性伦进化的伦理观上。婚姻自由的伦理观提倡:(1)自由恋爱。主张结婚要以恋爱为基础,认为爱情与婚姻之间如“光色之与绘画,节奏之与音乐”①,必须同时存在,失去一方,双方皆亡。(2)自由结婚。婚姻要“完全凭着男女两人自…  相似文献   

14.
恋爱,是婚姻的准备阶段;婚姻,是恋爱的必然归宿。哪一个未婚青年不向往幸福的爱情、追求理想的婚姻?在结合自身条件的基础上人人都想实现最佳婚恋,那么实践中有无规律可循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大量分析考察,我认为,婚恋存在着一个最佳年龄区问题。婚恋,是属于青年的。但对于青年的年龄区,中外迄今尚无一个确定的标准。根据这里考察的特  相似文献   

15.
开放的围城     
对于婚姻,向来有一种说法,说它是爱情的坟墓。但奇怪的是,古今中外的人,却又都争先恐后地往这个“坟墓”里钻。那么,这座“坟墓”定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婚姻的价值不仅在于传宗接代、维护社会稳定等功能,也同样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需要激情,需要自由,但同样需要安宁,婚  相似文献   

16.
正未步入婚姻的时候,总是对婚姻有太多的期望。期待有一份温暖的感情,期待有一个不吵架的家。但结婚之后,愈发觉得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两个人伴随着美好的爱情走进婚姻的殿堂,但走进围城之后,慢慢的少了恋爱时的相互宽容与吸引。柴米油盐、烦心琐事充斥着我们的婚姻,小吵小闹成了婚姻常态。早上,一件小事,我和老公你一言我一语开火了。老公碎碎念:"只有你一个人辛苦吗?我要上班要接送娃,每天下午都要给领导请示提前溜走接娃,遇到单位忙的时候,接过娃还要继续回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17.
象征艺术愈来愈受到文学艺术家的重视,这是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趋向多样化的一种表现;是艺术表现能力与水平要求提高,以便更好地反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显示;也是作品开始追求寓意感、暗示性、哲理味的一种反映。其实,象征艺术也是文学艺术家艺术地掌握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与精神对象)的一种主要手段与方式。它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明与之相近似的某一抽象的概念或思想,它常被用来暗示作品的主题与情节的发  相似文献   

18.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限于篇幅,不拟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而只是力图揭示中国婚俗中所蕴含的传统伦理思想、民族文化心理及其艺术价值,以从一个为人所忽视的领域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和婚姻基础问题的看法,婚恋观与其恋爱、婚姻行为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稳定。当前.各种新观念、新思潮层出不穷,年轻一代婚恋观正在发生着温和而又深刻的嬗变。本文将古代婚恋观与现代婚恋观进行对比,研究青年婚恋价值取向的变化,引导青年端正婚恋动机,接受系统的婚恋教育,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相似文献   

20.
<正> 对艺术典型的研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逻辑的,一种是历史的。本文主要通过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典型的比较,揭示不同历史形态艺术典型的本质和特点。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艺术典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艺术。前者指广义的古代艺术,后者则主要指近代艺术。古典主义艺术塑造形象倾向于类型性,追求和谐统一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则倾向于个性化典型,表现为崇高不和谐美。所谓类型性是指某一类人的代表,是一种经验普遍性的提炼和概括。它表现在两方面:就典型所具有的客观真实性来说,它是同类人物量的普遍性的概括;从凡是典型都是有某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