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探讨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有助于了解教师的职业态度、执教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等相关的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心理倾向。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得出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江苏部分高校参与体育选项课学习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和排序法初步建立了一个可量化的测评综合型大学学生体育选项课学习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课程设置、教师能力、学习风气、场地器材、考试考核和同学关系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学习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其中"教师能力"、"学习风气"和"场地器材"的权重较大,应成为学校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部分高校教师进行薪酬满意度现况调查,综合分析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针对教师薪酬满意度总体水平和差异现状,提出提高教师薪酬满意度的建议,以促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更加合理、有效的高校薪酬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其职业心理和职业素质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最主要的工作满足与否的主观反应。根据双因素理论可知,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都是与工作相关的,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就要在工作内外两个因素上达到"满足"。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其工作效能的基础,影响工作行为方式、行为取向和行为结果。开展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是了解高校教师工作态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有利于高校管理层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吸引和稳定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5.
学校学习条件与生活环境的优劣对教师与学生工作学习的影响不言而喻,本文立足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对全国104所高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对本校学习生活条件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师生对目前的学习生活条件的总体评价是正面的;各地区评价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东北、华东、西北、华南、华中、西南、华北地区;"985"、"211"、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四种类型高校的评价依次降低;管理人员评价普遍高于教学人员,教学人员评价普遍高于学生。  相似文献   

6.
试析影响高校凝聚力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凝聚力指高校对教师的吸引力,教师对高校的满意程度与向心力,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其他学校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或接纳程度, 影响高校凝聚力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前者是:社会生活方式和对人才的重视度、教师的社会地位、高校的知名度以及高校的外部压力,后者为:工作目标、工作特性、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管理者以及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对口支援是进修教师和挂职干部继续教育、提升能力的平台。以华中农业大学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高校对口支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受援高校解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问题,使受援高校的进修教师和挂职干部回到原单位后,在工作理念、专业知识、工作效率、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然而,进修人员的个体需求与实际效果的切合度并不高,支援高校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和新环境下的人际关系等非个体因素对进修人员的满意度影响显著。为此,提出了健全和完善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建议:加大对对口支援双方高校的资金投入,出台教师进修和干部挂职锻炼的相关政策,完善进修和挂职学习锻炼过程中的配套制度,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搞好配套服务等。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对于高校实现战略性目标至关重要。天津大学通过师资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培训来实现对新入职人员的全程跟踪培养,是促进个人和学校共同发展的重要"牵引"。通过对天津大学2008年新入职人员培训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兼具访谈、个案研究等方式综合佐证,在提升学员满意度、培训内容多元和精品建设、培训安排科学规范等诸多方面进行经验总结和较为细致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9.
教师工作压力是影响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个人-环境匹配的观点,对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工作压力进行了探讨.在要求-能力匹配方面,教师的课程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行动研究以及变革适应能力与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匹配导致了教师工作压力;而在资源-需求匹配方面,培训与进修、评价机制与升学主义的影响、行政支持、工作负荷与时间压力、课程资源这些外界环境及学校提供的资源与教师需求不匹配也给教师带来了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满意度现状。方法运用生活满意度问卷,对河南省717名农村教师的生活满意度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53.2%的农村教师对自己的生活达到了基本满意程度以上;②农村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和学校类型上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01),女教师生活满意度极显著高于男教师,小学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极显著高于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③农村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在婚姻、受教育程度、收入、职称、年龄等方面均存在非常显著或极其显著差异。结论学校、年龄、职称、收入及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农村教师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应关注高压力、低年龄、低收入及低职称的农村教师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要组成因素,以及它在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性和与离职倾向的相关关系,目的在于帮助高校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为制定满足教师需要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文章首先在成熟量表的基础上经过访谈、专家咨询、因素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等方法对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了修正,得出一个包含5个维度的工作满意度量表.继尔得出目前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和离职倾向水平,并对工作满意度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性进行了解释,最后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得出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负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浅析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是目前对高等学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的综合测试方式之一,也是对知识和教师的尊重以及对教师复杂劳动的肯定,它关系到学校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目前,高等学校在职称评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日渐深化 ,高校教师精神上所承受的压力也日渐加大 ,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职业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因素及教师个体因素 ,提出应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从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搞好宣传教育与说服沟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等几方面着手 ,缓解教师精神压力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化的确立,价值主体和价值取向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时代迫切要求建立起适应其发展的师德建设机制,以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个人二者在师德建设上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教师师德建设的自觉性,以实现学校与教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师德建设模式。建立互动式师德建设机制是符合教育自身规律和道德建设规律的。互动式师德建设内容包括师德认识、师德内涵认识、师德实践和师德评价互动。但在建构互动式师德机制过程中应注意发挥高校在师德建设上的主导性,重视师德建设的规范性和师德公约。  相似文献   

15.
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酒店实习入手,对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酒店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及其对留职意愿的关联性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培训机会、工作条件、发展空间、受重视程度与大学毕业生实习满意度及留职意愿正相关;心理期望与大学毕业生实习满意度负相关;实习满意度在培训机会、工作条件、发展空间、受重视程度和心理期望对大学生留职意愿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酒店留职意愿低的主要原因是实习满意度低。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学教师理想人格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人格对大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增长、思想品质和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大学教师人格分裂现象既有个人主观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原因,教师理想人格的塑造要从增强青年教师对自己职业、任务和使命的光荣感、自豪感着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教育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并制定全面合理的教师考核评议机制。  相似文献   

17.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量等同于物品数量,物品数量是影响使用价值量的惟一因素。事实上,把使用价值量定义为“某种使用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的认识是更加科学的。衡量使用价值量大小的标准是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而不是物品数量;使用价值量的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由于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是一个动态标准,所以物品的使用价值量是不能够精确计量的。  相似文献   

18.
论双因素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兹伯格 ,于 1959年提出双因素理论 ,将工作的报酬分为内酬和外酬两大部分。对高校的知识分子而言 ,对内酬的需求远大于外酬。内酬不足是影响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核心因素。不断提升高校的内酬建设水平 ,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的根本所在.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依赖于学校始终"以教师为本",全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学校与教师"以学生为本",始终把培育人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高校软环境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