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3年第5期刊登了苏共中央直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关于《卡尔·马克思的新材料》的文章,同时第一次全文发表马克思的亲密朋友、志同道合的同志劳兰·达尼埃尔斯给卡尔·马克思的9封信。文章指出,这些信的片断曾发表于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与第一批革命无产者》(1961年,莫斯科版)。信的全文将发表在苏共中央直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准备出版的原本各种语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部分。  相似文献   

2.
据法国《世界报》1983年3月11日报道,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之际,法国社会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9卷,通信集收集了1867年7月至1868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来往信件。通信集主要包括这个时期《资本论》第1卷的出版情况,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马克思与普鲁东主义者、拉萨尔主义者以及巴枯宁主义者的论战;在日常生活方面,通信集反映出马克思疾病缠身,经济贫困,他的女儿们受猩红热之苦的情景,恩格斯对马克思一家的友情和在经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日前,在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系戴慧思副教授那里看到了她订阅的《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由于邮程费时,我见到的最新一期是1983年第一期。我想就刊载在该期的王胜泉同志所写《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是如何使用“社会学”名称的》一文提点看法。这篇文章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五处,想用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是“使用‘社会学’名称的”。但细读引文,五处引文中的四处仅仅提到了孔德的名字,根本没有提到“社会学”的名称,更谈不上如何使用。只有一处引文,即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一书序言的最后一段话,中译本是这样的:“因此,我们先发表这部论战性的著作,再各自分头在自己的著作里叙述自己肯定的观点,以及对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的肯定的见解。”这是王胜泉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社会学’名称的”唯一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话,过去我在国内时就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共同著作。恩格斯不仅对《资本论》第二、三卷的编辑和出版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且对《资本论》全书的创作,以及对《资本论》的传播、捍卫和发展都有着伟大的贡献。实际上,恩格斯是《资本论》创作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的完成者。本文拟从下列几个方面探讨恩格斯对《资本论》创作的贡献。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政治经济学,才使政治经济学发生革命。《资本论》的创立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5.
MEGA是目前世界上最浩大的出版工程之一。它的完成,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完整、最可靠的文献财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有已出版的著作都收录其中,内含他们的准备材料(摘要、笔记、草稿)、大量通讯(包括第三方写给他们的信)。MEGA并不为某个神话服务,只是为了科学研究。它清楚地表明,无论就其涉猎之广还是就其局限性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19世纪经济思想史上两位杰出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适应广大读者对阅读舒适度的需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刊拟调整版式设计。为方便作者投稿,现将投稿须知公布如下:1.本刊采用通栏排版,在参考文献及注释体例上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具体如下:中文著作作者:著作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例:"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5—76页。"  相似文献   

7.
苏国勋 《社会理论》2006,(1):234-238
作为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的韦伯,其名声为中文读者所知晓远比马克思和涂尔干要晚。马克思的名字随着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的炮声即已传到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马克思的著作与恩格斯并列以全集的形式由官方的中央编译局翻译出版,作为国家的信仰体系,其影响可谓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8.
姜海波在《哲学动态》2014年第5期撰文指出,莫泽斯·赫斯的一些著作对马克思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可以将赫斯认为是马克思的"引路人""合作伙伴""批判对象"等几种角色。赫斯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论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对象,马克思和赫斯的理论分歧在"真正的社会主义"行文中可见一斑。赫斯认为黑格尔以观念中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为基  相似文献   

9.
近年哲学界出现一种重新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倾向。朱传启、曹玉文、官林、马云鹏教授新著《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比较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便是这种倾向的一种表现、我以浓厚的兴趣读完这部著作,并被带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世界,也重新获得了缕缕哲思。无可怀疑,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一般原则上是一致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和立共产党宣言塔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合作完成的三部主要著作.其中的唯物史观是两人共同创立的。尽管在这三部著作中,两人有所分工,但关于唯物史现的一般原则,则是共同坚持…  相似文献   

10.
波兰哲学家、持不同政见者L.科拉科夫斯基1969年离开波兰,流亡西方,现在英国牛津任教。他到西方后,写了一部论述马克思主义各流派的著作,书名叫《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及其产生、发展和瓦解》,这部著作长达1,715页。全书共分三卷。L.科拉科夫斯基在这三卷著作中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第1卷(580页)分析、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第2卷(575页)探讨了列宁、列宁主义以及第二国际的各种理论家的理论;第3卷(560页)  相似文献   

11.
关于美的规律——马克思美学思想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寓居巴黎时为了着手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而准备的,但后来始终未能完成的一部写作大纲。这是1844年的事,马克思当时才二十六岁。英国资产阶级学者希·萨·柏拉威尔教授在他1976年出版的《马克思与世界文学》一书里说,马克思的这个《手稿》,即柏拉威尔称之为的“巴黎手稿”,是受了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篇文章的启示,从此“才开始认真阅读英法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的。可惜他未能提出任何具体的旁证材料。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著  相似文献   

12.
手稿梗概与意文译本问题马克思在1861年8月至1863年7月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现在已经问世了。这是学者们梦寐以求、关注万分的一件喜事。对于这份厚厚的手稿(共计23册,包括《资本论》的全部草稿),我们早先了解的只是论述“剩余价值理论”的那些部分。莫斯科和柏林也是最近几年才按照马克思全集的宏伟计划(预计约100册),着手出版1861—1863年的全部手稿。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一书的出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发掘和整理、探索和研究以及坚持和发展马克国主义并用之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的专著,目前几乎是空白。1976年苏联哲学家库兹明出版过《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性原则》一书,主要阐述马克思个人学说中蕴含的系统观念以及马克思运用系统原则所作的理论贡献。库兹明的工作无疑是个有益的开端,他留下工作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一书的编纂者企图去完善和深比的。乌杰在1988年出版的《系统辩证论》一书中就明确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辩证法实际上是“开拓了系统思想的新时期”,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从哲学的高度来明确使用系统概念和系统思想”。乌杰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思想的哲学表述方式分为四个方面:(一)相互联系的宇宙体系;(二)系统整体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需要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研究探讨,是必要的。这对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深入研究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一著作,对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巩固信念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是在1880年恩格斯应保尔·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中的概论和第三编的第一、二章改编和补充而成,以单行本的独立著作发行。马克思在该书法文版导言中说:它是《反社林论》“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中  相似文献   

15.
关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转化成为生产价格问题的论战,自1885年5月5日由恩格斯发动以来,至今将近一个世纪之久,一直此起彼伏,从未结束。论战大体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一,从1885年《资本论》第2卷出版到1894年第3卷出版;二,从1894年到1907年鲍尔特凯维兹的“改正”马克思错误的文章发表;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论战沿着鲍尔特凯维兹的道路继续在德、奥、俄及中欧等地进行;四,1942年罗宾逊夫人出版《马克思经济学论文集》,认为马克思的价值论是形而上学,到1957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发表了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册第Ⅱ稿第一、三两章,第二章资本周转正文经恩格斯作少量文字上的修改后,几乎全部被编入现行版《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资本周转》中。细读第Ⅱ稿第一、三两章的内容,不难看出,马克思在论述的性质上,不仅与第Ⅰ稿不同,而且与现行版《资本论》第二卷的有关篇章也不同,这充分地反映了马克思在不同阶段随着对资本流通理论问题的认识的深化而显示出来的某些特征。因此,《资本论》第二册第Ⅱ稿的发表对于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的某些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第Ⅱ稿第一章资本循环理论与马克思以前写的几稿(限于第Ⅰ稿)的有关部分,试作分析,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脚注格式无论中外文注释,均采用脚注形式。每页重新编号。1.中文注释(1)著作作者姓名:《著作名》,出版社,出版年代,页码。如作者有多人,中间以顿号间隔。例如: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3页。(2)译著作者姓名:《著作名》,译者姓名 “译”,出版社,出版年代,页码。例如: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8页。(3)编著编者姓名 “主编”(或“编著”等):《著作名》,出版社,出版年代,页码。例如: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相似文献   

18.
简讯     
苏联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的三封信苏联《共产党人》杂志1980年第17期发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三封信.信的前面加了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A. 沃罗比耶娃写的按语.1868年12月22日马克思写给女儿劳拉·拉法格的信,不久前由希腊科学院出版社社长?勃勃拉斯交给了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这封信的部分片断曾在英国发表过,这次是第一次全文发表.马克思在信中谈到英国农业工人的贫穷状况,驳斥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作者们企图用所谓粮食法的影响解释这一贫穷状况.马克思建议拉法格看一看刚刚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中的《原始积累》一章.1873年2-3月恩格斯写给法国进步政论家和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朽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地写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的进程,雄辩地证明了这一光辉论断的无比正确。从十六世纪算起,世界资本主义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了。今年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堡垒美国建国二百周年,同时又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两部著名代表作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出版二百周年以及约翰·梅·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出版四十周年。这两部著作是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问世的,它们所起的历史作用也不尽相…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这部光辉的科学巨著,于1867年出版,至今整整一百二十周年了。这部科学巨著,直到现在,仍然是我们分析和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的基础理论,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针。《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过程是艰难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的宣传和扩大它的影响,也经历了艰巨的斗争。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的宣传方面的工作,恩格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