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政治外交关系的逐步调整,中印两国领导人以及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更加频繁,中印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亮丽的经贸合作数字背后却隐藏着内在的矛盾与冲突。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探索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研究其问题与困惑所在,并提出因应对策,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印经贸关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中亚战略地位重要,能源储量丰富,作为中亚国家的近邻,中印都在积极实施各自的中亚战略。由于两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不完全一样,因此中印实施中亚战略的原因、内容及前景均有差异。鉴于中印之间的特殊地缘政治关系,对中印两国的中亚战略进行比较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胡娟  柳树 《学术探索》2012,(7):48-5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将深化和密切两国在政治、外交、安全、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同时也将影响亚洲和整个世界形势。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双边关系。发展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面临种种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2010年温家宝总理对印度进行的访问除了中印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传统首脑外交和经济外交之外,对印公共外交成果同样显著。随着中印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对印公共外交有利于提升中印互信水平,加深印度民众对中国的认知。鉴于目前中国尚无成熟的对印度公共外交体系,因此不断提升中国对印度公共外交水平,使其作为首脑外交、经济外交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推动中印两国及人民间友谊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黑色经济是中印两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是市场经济不成熟、不规范的表现.中印两国黑色经济的表现比较广泛,包括各种非法和法律未明文禁止但政府不许可的经济活动.监管不到位是两国黑色经济存在重要的原因,较重的税负对印度黑色经济的存在更为重要.中印黑色经济的规模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监管产生了不利影响.治理黑色经济需要从健全市场体系、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政府透明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秦晖 《人文杂志》2005,1(5):1-11
去年印度经济提速,增长率超过8%,这立即在中印两国乃至世界上激起讨论。“印度将超过中国”、“21世纪是印度世纪”等言论和认为印度经济积重难返不可能赶上中国的言论形成了一次小论战。今年印度大选,执政以来取得经济高增长的人民党政府却“意外地”败选下台,两国与世界又是一阵议论。然而以中印这样两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展望前景岂能以一日论短长?漫道印度不能仅以一两年的时段、IT软件等一两个产业而乐观,就是中国已持续20年的高增长也只是历史之一瞬。比较这样两个大国,不能不“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中印农业:百年兴衰如今中国人到了…  相似文献   

7.
李妍 《南方论刊》2007,(9):53-54
和平、发展与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作用对于崛起中的中印两国更不容忽视。本文从评估中印两国各自的软实力开始,进而分析了中印两国在软实力提升上面对的共同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印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印两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优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制造业闻名世界;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利用外资成绩明显;对外贸易额有绝对优势.而印度则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私人企业和知名品牌;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其经济增长极;有运转良好的金融体制和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拥有一大批国际化的人才.笔者认为,中印两国只有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实现强国之梦.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印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印两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优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制造业闻名世界;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利用外资成绩明显;对外贸易额有绝对优势。而印度则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私人企业和知名品牌;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其经济增长极;有运转良好的金融体制和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拥有一大批国际化的人才。笔者认为,中印两国只有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实现强国之梦。  相似文献   

10.
万伟珊 《船山学刊》2021,(6):98-110
谭云山是现代著名学者,为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他在中国发起创建中国中印学会,又与泰戈尔一道创建了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以此为平台,在印度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播中国佛教文化以反哺印度,为促进中印睦邻友好关系几乎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被誉为"现代玄奘".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现存文献中对谭云山一些事迹记载不详,甚至完全阙如,导致研究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新发现的文献资料,中印学会创建动议的提出者应是清末报人后潜心研究佛学的安徽怀宁人何雯.泰戈尔也"本有斯意",而后与泰戈尔结识的谭云山则为具体落实者.关于中国中印学会的成立时间,经过考证,应是1933年而非1935年.谭云山为主要创建人的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和中印学会为中国文化在印度的传播,增进中印两国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谢一平是个不张扬的人,但他经营的“漕溪”牌黄山毛峰近几年来却“张扬”得让同行羡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无处不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不仅是中印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结果,而且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美关系仍是中印美三角关系中较薄弱的一环.美国极力拉拢印度制衡中国,印度也有意利用美国增加其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美国因素某种程度的影响.但是,印度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决定了印度不可能充当美国制衡中国的马前卒,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会继续缓慢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差异对近代中印两国不同历史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两国民族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 ,民族文化差异造成了中印两国民族精神的极大差异 ,而民族精神的差异导致中印两国在反对西方殖民侵略斗争中显示出不同的抗击力 ,从而使近代中印两国出现两种不同的历史结局 :中国沦为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之下的半殖民地 ,印度则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印度两国民族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民族文化差异造成了中印两国民族精神的极大差异,而民族精神的差异导致中印两国在反对西方殖民侵略斗争中显示出不同的抗击力,从而使近代中印两国出现两种不同的历史结局中国沦为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之下的半殖民地,印度则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5.
中印两国的现代化进程举世瞩目.中印现代化的潜力处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强劲的经济增长极;政治上能够保持基本稳定;科技能力逐渐增强.中印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人口负担沉重;传统文化对现代化进程的阻碍;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剧;缺乏安全稳定的地区环境.因此,中印两国只有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尽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于蕾 《社会科学》2012,(10):44-50
中印经贸关系的实质是竞争还是合作?一直以来都是个困惑。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两国的经贸关系再次陷入竞争性与互补性争论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印经贸规模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步增长。基于竞合理论的分析,两国需要从贸易竞争力、贸易依赖度和贸易自由度几个指标去解析中印经贸未来发展的竞争和合作空间,两国的自由贸易制度将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安排。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两国以积极的姿态改善两国关系,力挽狂谰地推动双方多领域的合作,步入了"重新发现对方"的阶段.随之,经贸关系得到了可喜的发展.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将有助于提升双边贸易的总量和规模;中印区域经济合作利于实现经济上的互补,加快相互投资的步伐,开创"共赢"的局面;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印两国发展更加稳定的政治关系有着不可量化的作用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3—2009年中印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分析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演变过程和水平,并根据中印两国贸易不平衡的实际情况计算了调整后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而得出简要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9.
李凌  常亚青 《社会科学》2012,(10):51-59
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边境不再是人为阻隔生产要素流动的非贸易壁垒,而是促进国际专业化分工和形成循环因果积累效应的天然地理因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印边境贸易的专业化模式和贸易模式以及边境贸易政策对中印边境贸易的影响,以论证中印两国经贸的比较优势在边境地区的空间整合,最终推动中印边境贸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印两国的现代化进程举世瞩目。中印现代化的潜力:处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强劲的经济增长极;政治上能够保持基本稳定;科技能力逐渐增强。中印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人口负担沉重;传统文化对现代化进程的阻碍;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剧;缺乏安全稳定的地区环境。因此,中印两国只有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尽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