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探古老的象雄文明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用详实的考证说明了祆教作为近邻大食的一个强势文化对古象雄苯教形成的影响,论证了象雄的地理位置及其著名的象雄十八王国,用珍贵的手抄本资料阐释了作为古象雄穹部落后裔东迁的曲折历史和传说,作为比较研究结果提出沃摩隆仁是藏族先民对中亚历史地理的整体记忆,是象雄中部的地理地貌和佛家西方极乐世界的启示相结合的产物,是古代中亚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在藏族苯教文化中的深层积淀的崭新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2.
象雄与嚈哒之关系乃一重大历史问题。嚈哒之疆域与象雄西部疆域的重合之处、苯教祖师的诞生地与大夏(吐火罗)的密切联系、嚈哒国王的琼鸟宝座、王妃角冠、兄弟共妻、多事外神、煞生血食、累石为葬等宗教、民俗文化的特质,均可从有关象雄、苯教的文献与考古成果中得到印证。需要强调的是,"嚈哒"实为译名,该词本身无实义,只有从藏文涵义的角度才能清晰阐释其既为族名,又为国名的特点,并且与西史所记嚈哒王名的涵义相契合。本文初步认定:嚈哒族源应为藏族,嚈哒即为公元4—6世纪期间的古代象雄王国。象雄文明的深厚积淀证明嚈哒不是无本之木;同样,嚈哒研究可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象雄曾在东西交通史上扮演过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象雄”大事记述为古代嘉绒史实研究本波的中外著述中有本波发祥地“象雄”发生的大事记,给我们提供了分析“象雄”为嘉绒的论据。《本教历史及教义概述》说:“在七世纪,它的国王叫作李迷夏,他的一个妻子赛玛噶,是一位藏王的妹妹,这个国家很可能被松赞干布王在公元七世纪吞并而成为西藏的一部分。”《论象雄》说:“在早期的资料中出现的象雄,敦  相似文献   

4.
””…期数一…总期}页码云┌─────────────┬───┐│在调整中前进的我国畜牧业 │蔡子伟│├─────────────┼───┤│英俄对藏经济侵略的历史考察│黄万纶│├─────────────┼───┤│西藏的盐粮交换 │安新固│└─────────────┴───┘毛各6蔽一百一…作者1期数陌扁际霄西藏古代史的两点简短注释《颇罗墉传》中的历史资料选译吐蕃治下的汉人达赖五世朝清考仓央嘉措生平疏议藏族族源探索古代藏族卜辞关于吐蕃、各王的生卒年代的探讨《吐蕃传》地名考释(一)论象雄((吐蕃传》…  相似文献   

5.
西藏岩画中的“鸟图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岩画中数量丰富的“鸟图形”,显示出“鸟(鹰)”在西藏早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后期相当部分的“鸟图形”岩画,看上去颇有些超自然的意味,但早期岩画中的鸟图形可能仍是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表现,只是随着苯教文化的发展,逐渐赋予了鸟图形以特殊的意义。据苯教文献记载,古代象雄部落是神鸟“(?)”(穹)的后裔,西藏岩画中这些带有神秘意义的“鸟图形”,显然与古代象雄部族的神鸟“穹”的崇拜习俗有直接关系。西藏岩画中丰富多彩的“鸟巫”形象也向我们证实:古代象雄苯教巫师在做法事时,力图将自己打扮成鸟形,不仅用以显示巫师不同寻常的魔力,更重要的是与神鸟“穹”保持精神上的一致,“鸟巫”正是古代象雄部族“鸟图腾”文化的一种延伸。西藏岩画以其极为生动丰富的图像,成为古代象雄文化发展过程的形象注解,在古代象雄文化缺乏考古实物的今天,它们无疑将是我们解读神秘的古代象雄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位于西藏的古象雄、苏毗女国是公元前10世纪以前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逐渐从今青海省的汉藏交界处迁徙到西藏的.古象雄是古轩辕国、古支那国、古昆仑;苏毗女国是西王母国.它们是我国夏王朝在西北地区的遗族和母国.青海玉树嘉二十五族( )、外象雄西藏丁青三十九族和川西北嘉绒( ),均是象雄和苏毗女国的"嘉( )(夏)部落",是我国古代夏王朝的同族.吐蕃亦是夏的部族.  相似文献   

7.
研究藏族部落组织的称谓及其命名,是探讨藏族部落制度的一个方面,也是观察了解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它对于藏族部落史、有关地方史、民族关系史、藏区交通史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往往还能起到弥补史文佚阙的作用。笔者根据实地调查材料并利用有关藏汉文资料,试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恳望方家诲正。一藏族部落分布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从文献资料看,在松赞干布的先祖止贡赞普时代,藏族即已具有相对发达的部落联盟组织形式。吐蕃王朝建立后,随之建立了一整套  相似文献   

8.
<正>《嘉绒藏族历史明镜》(以下简称《明镜》)是由2009年藏文书籍《■》(2)(《嘉绒藏族历史》,2002年)编译而来的,原著由嘉绒藏人白湾·华尔登历时十年的材料收集、实地调查写就。在保持原著主题的基础上,编译者经过适当剪裁和少量史料补充,将原来的29章编译精简为11章,主要内容未变,大体仍旧按照远古、古代、近代的编年顺序,叙述嘉绒藏人和嘉绒藏区历史的源流和演变。11章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嘉绒与象雄和吐蕃的渊源考辨,嘉绒地区的历代政治形态、宗教与文化,与宗教相  相似文献   

9.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 《中国藏学》一九九五年第二期的来函照登栏,刊出吴均先生引用不少史料、论证古代汉文史料对藏族的称谓——“吐蕃”一词由来的信函,读后受到启发,也想述说自己的一孔之见。 吴均先生对藏族的历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很有研究,我不仅早有所闻,而且研读过所能搜集到的有关文章,受益不浅。 对“吐蕃”一词议论纷纭、各述已见,这对辩明有关问题很有禆益。在此本着学  相似文献   

10.
“吐蕃”,是唐代中原人对当时在青藏高原上建立的古代藏族政权(即通常所说的“吐蕃王朝”)及其属地、属民的称谓。在初唐的汉文史料中,“吐蕃”有时亦作“土蕃”。对“吐蕃”这一名号的语源及其最初的含义,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多次探讨,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本文拟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有关史料,对关于这个问题的几种有代  相似文献   

11.
本资料收集了16份有关藏族各阶层和社会团体参与抗日战争(以下叙述中简称抗战)的原始文献,包括九世班禅及班禅行辕暨僧俗民众慰劳抗战将士代表团宣传抗战的资料6份,喜饶嘉措宣传抗战的资料4份(含藏汉对照资料1份),康藏民众抗敌赴难宣传团、西康民众慰劳前线将士代表团、拉卜楞一百零八寺及各部落藏族僧民慰劳抗日将士代表团、蒙藏回族联合慰劳抗战将士代表团、蒙回藏族联合慰劳抗战将士代表团等藏族抗战团体发布的祝词、告同胞书、告抗战将士书等资料6份(含藏汉对照资料1份)。其中,仅有少量的文献曾在研究者论著中全文公布过,但经校订发现,仍存在一定的错误。其他文献均系首次向学界全文公布,尤其是《白海螺的声音》(《为宣传抗战致蒙藏同胞书》)(1939年7月),系喜饶嘉措用藏文写就的宣传抗战的文稿,翻译成汉文,以《为宣传抗战致蒙藏同胞书》为题,学界一般仅介绍其题目,且常误以为系两种不同的文献,更未见有引用者。这些原始文献集中反映了藏族各阶层及社会团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积极参与宣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术界研究藏族教育者日多,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出版了重要专著《藏族近现代教育史略》(朱解琳著),诚属好事。但专门论及藏族之古代教育者却寥若晨星,本文拟略作述说;并因另有专文论述藏族寺院教育,于此兹不赘言。  相似文献   

13.
古象雄的"鸟图腾"与西藏的"鸟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莎 《中国藏学》2007,4(3):45-54
西藏古代岩画目前可以肯定为古象雄人的文化遗存,其地理、年代、经济形态、明确的尚武性格,尤其是突出的象雄苯教文化的内涵,都说明西藏岩画的创作族群应当是生活在藏北(阿里、那曲)的古象雄部族。苯教文献记载,古象雄人是神鸟"穹"的后裔,古象雄的神鸟穹崇拜反映到西藏岩画里,便是西藏岩画中期(距今2000年前后)以后凸显出来的"鸟图腾"文化特征,岩画中后期大量出现的塔祭坛图形还显示出"鸟图腾"与古象雄的葬俗之间的密切联系。鸟葬形成的时期并不很早,其流行时期在11世纪以后,这也反映出北部象雄苯教文化对西藏民俗文化深入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一、劳役与兵役西藏古代社会结构在职能方面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却没有把它明确起来。我在杜奇(M.Tucci)先生之后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但是非里约查先生(M.Filliozat)对此题表示怀疑。他以为在654年的《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编年史》里,记载的rgod(按《藏汉大辞典》说:“西藏奴隶社会开始形成时,分奴隶为豪奴与驯奴两级,  相似文献   

15.
藏学研究中,有关云南藏族的文章是不多的。我个人虽然从1959年就开始到云南藏区进行调查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是限于材料搜存,写研究文章只是近些年的事。就所见有关云南藏族的文章中,邓锐龄同志所写《结打木、杨打木二城考》一文,是比较好的一篇文章。读邓文之后,赞服之余,犹感其有所不足,特写本文,以求促进对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藏学文献史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学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描绘有关藏族及藏族地区知识的一切载体。以藏文形成的文献是藏学文献的主体,用其他文字及形式创造的藏学文献成为藏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藏学文献学的宏观角度,概述中国藏学文献的产生、发展及繁荣的历史,希专家学者及同仁指教。一、吐着时期的藏学文献文字是文献产生的首要条件。据报道,新编《藏族文字与书法宝典》一书认为,三千多年以前,高原上的人们就已使用一种叫“玛尔文”的文字。西藏自治区藏语文指导委员会派人专程到传说中“玛尔文”的发源地古代象雄王国…  相似文献   

17.
位于西藏的古象雄、苏毗女国是公元前10世纪以前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逐渐从今青海省的汉藏交界处迁徙到西藏的.古象雄是古轩辕国、古支那国、古昆仑;苏毗女国是西王母国.它们是我国夏王朝在西北地区的遗族和母国.青海玉树嘉二十五族、外象雄西藏丁青三十九族和川西北嘉绒,均是象雄和苏毗女国的"嘉(夏)部落",是我国古代夏王朝的同族.吐蕃亦是夏的部族.  相似文献   

18.
论藏族关于自身族源的三个传说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硕 《西藏研究》2001,(3):96-103
在以往对藏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中 ,人们所依凭的史实证据主要是汉藏史籍记载、考古学证据以及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等方面的材料。不可否认 ,这些史实证据和材料都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以多角度、多学科的材料和更开阔的思路与视野来探讨藏族起源问题 ,很可能是最终使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和突破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过 ,笔者认为 ,在以往有关藏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中 ,有一种重要的文本史料却长期遭到了忽视 ,这就是藏族关于其自身起源的传说。事实上 ,一个民族关于自身起源的传说在该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中显然应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为传…  相似文献   

19.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一位眼界开阔、具有胆略和远见的政治家,是杰出的民族英雄。据史书记载,他13岁就登上赞普宝座,执政二十余载,使一个四分五裂的青藏高原得到了统一,为发展和加强藏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对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发展建立了功勋。他的政治、经济思想在藏族(尤以吐蕃时期)历史上起过激发人们上进的作用,是藏族古代文化遗产中一笔宝贵财富。后人为宣传其政治、经济主张辑成《松赞干布遗训》,在藏族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经济主张及其社会影响,进行探讨,对于研究藏族古代经济思想史,帮助我们认识西藏、解决西藏问题是很有益的。对松赞干布研究已有很多成果,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松赞干布的经济思想作初步探讨,请专家学者匡正。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世界汉藏语言研究的中心,新中国成立的半个世纪以来,各民族学者对藏族的语言文字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本文分现代藏语研究、古代藏语研究、藏文文字学研究、新世纪的藏族语言文字研究等四个部分,介绍和评述中国各民族学者有关藏族语言文字研究的贡献和得失,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以期弘扬藏学和推动中国藏族语言文字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