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是国内商业网站的第—代编辑,他是新浪的“教父”;他给员工的印象是暴脾气,他给合作者的印象是接地气;他打造了中国互联网的黄埔军校,他推动了博客、微博时代的崛起。他是陈彤,他的离开是改变,不是告别。  相似文献   

2.
要命的嫉妒     
正我认为嫉妒很大程度上是由童年的不幸催生的。一个孩子发觉人家在他面前偏爱他的兄弟姐妹,就养成了嫉妒的习惯。等他进入社会时,他便搜寻那侵害他的不公平。假如真有,他会立刻找到,假如没有,他用想象来创造。这样一个人必然是不快乐的,他一开场便相信没有一个人喜欢他,终于他的行为把他的信念变成了事实。  相似文献   

3.
正因为他对朋友和员工的真,无论他遇到多大的困难,身边总有人乐意跟着他同甘共苦,甚至有人不领工资也愿做他的员工,拜他为老师  相似文献   

4.
他,勤于思考更勇于挑战;他,公正严明却平易近人;他,博学多才又谦虚实干;他,硕果累累仍坚持不懈追求.他就是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引行.  相似文献   

5.
名人之家     
大解 《领导文萃》2014,(3):121-121
正从前,有一个人出了名,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每天家里都挤满了人,使他无法正常生活。于是,他和家人都躲了起来,搬到另外的地方居住。名人躲藏起来以后,人们还是不断地到他家里去,参观他的房子以及他用过的东西,搜集他曾经说过的话和他的经历。由于寻访他家的人太多,他的家里渐渐有了看门的人,卖票的人,卖  相似文献   

6.
《经营管理者》2008,(7):26-27
他当过兵。他有着18年的中国共产党党龄。他没有华丽的词藻。他有的只是认真工作、无私奉献。他的名字叫周成林,川渝中烟什邡卷烟厂卷烟制造部物资供应组组长。  相似文献   

7.
正因为他对朋友和员工的真,无论他遇到多大的困难,身边总有人乐意跟着他同甘共苦,甚至有人不领工资也愿做他的员工,拜他为老师。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领导者》2007,(6):30-31
他是“南城现象”的创造者,他曾是受人尊敬的乡镇党委书记,而今他是夏津教育工作者的领头人。人们敬佩他出众的领导才能,更敬佩他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他就是“德州人民好公仆”、现任夏津县教育局局长耿洪洲。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公式     
杨威  米扬 《领导文萃》2006,(4):146-147
直到16岁,他仍是懵懵懂懂地在学校混日子,打架斗殴抽烟逃学,十足的坏学生,连教师都有些怕他,他从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16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那年他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女同学,他给她写了一封情书,她鄙视地看了他一眼,竟然把他的情书贴到了学校的宣传栏里。虽然他的检讨书在宣传栏贴过不下20次,但这一次,不知为什么他感到一种刺心的痛。第二年,他就转学了,在后来的那两年的时间里,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拼命地学习,竟然考上了湖南大学。22岁,他大学毕业,顺顺利利地进了政府机关。每天一杯茶一张报地在机关混日子,他觉得这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回…  相似文献   

10.
下岗之后     
张涛 《领导广角》2002,(4):60-60
在这次裁员大军中,他也下岗了,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他今年四十四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只要看看他辉煌的过去,你没有理由不信服:三十八岁就当了厂办公室主任,在这个直属部辖的企业,他现在属于“正处级”干部,不少人对他的仕途看好,认为他很有实力升任厂长,他自已也这样认为。论文凭、论年龄、论工作经验,他在同辈人中都是首屈一指,现在不是在强调领导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吗?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领导者》2009,(12):27-28
他是一名镇党委书记,更是一位尽职的市人大代表。作为党委书记,他统揽全局,居高望远;作为人大代表,他恪尽职守,为民代言。他对事业充满激情,他对百姓心怀感情。人生的天平上,一头是事业,一头是群众。开明、开放、开拓,他昼思夜想,身体力行;农村、农业、农民,他魂牵梦萦,牵挂心中。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领导者》2007,(6):26-27
因为他对事业拥有不懈的追求,才有工作的源源动力;因为他把热血倾注在国税事业上,才使德州市区国税事业充满勃勃生机。一片丹心,是他对事业的忠诚;两袖清风,是他对权力的藐视;每日三省,是他对自己的苛求:实心实意,是他的为人处世原则。他就是“德州人民好公仆”德州市市区国税局局长张忠民。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因此,他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他是一个深具责任感的人,因此,他对工作的态度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他是一名信访战线上的新兵,却以实干创新的精神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信访局在短时间内改变形象,使信访干部精神状态大为改观。他,就是槐荫区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局局长褚化荣同志。作为一名信访战线上的排头兵,他是如何使信访工作得到全面提升的呢?他的回答就像他的为人一样,既实在又简洁:感情,责任,实干。  相似文献   

14.
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期杰出的宰相,他为官清廉,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以民为忧。为了拯救无辜,他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为了纪念他的卓越功绩,魏州百姓为他建立了生祠,爱戴他,供奉他。  相似文献   

15.
他,具有“点石成金”的魔力,半年时间,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饭店扭亏为赢;短短5年,销售额增长10倍。他,捐资60万,在大凉山深处的彝区修建希望小校。送建校款过去的时候,他两次亲临现场,看望慰问工人。落成典礼上,他本人却没有露面。他,将陕西会馆改装成书画陈列室,供书画艺术家们在此免费交流、学习。为此他每年要损失收入数十万元。他,王文新,成都文新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朋友圈里他和他的企业声名鹊起,公众却很少人知晓,因为他太低调。  相似文献   

16.
郭冠英 《领导文萃》2009,(13):69-73
失之交臂 唐德刚曾说:“写一个人的传,你要比他自己还要了解他。” 唐德刚说的是李宗仁(他曾写下《李宗仁回忆录》)。遇到张学良.唐德刚当然视为难得的机遇。可惜,没写出来。但在写的过程中.他比“他自己还了解他”。  相似文献   

17.
他向团队表达了他对团队的期望,他希望每个人有清晰的期单并为自己领域内的结果负责。当他们需要时他可以给大家指点和建议,但他希望不再替代他们处理事件。  相似文献   

18.
我班的学生何杰出名了,不是因为超女,而是由于他比较独特的个性。他来自四川偏远的农村,小学二年级时,他的父母就到城里打工,把他寄养在农村的一个朋友家,直到前年才把他接到城里来读书。因此他逐渐养成了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迟到现象严重、上课经常讲小话、好动,特别严重的是他心里承受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9.
杨保生 《经理人》2004,(12):53-53
做品牌的人总是给人个性张扬的感觉。但杨保生却不太一样。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他非常低调,他说他的经历其实很简单。但是,在他人生的每一个漂亮的转折点都让我们看到, 他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清楚如何去达成目标的人。杨保生热爱工作,他从来不会被动地等着被安排工作,他总会很主动地去思考自己要做的事情,想着应该怎样把事情做好。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在他看来,生活和事业  相似文献   

20.
<正>王局长从领导岗位平稳地退了下来。在官场混迹了几十年,跟他共事的不少领导干部都先后倒台,他却屹立不倒,成为官场名副其实的"不倒翁"。他当交通局副局长时,连续三任局长都"前腐后继"地蹲大牢去了,他却安然无恙。他平调到卫生局当副局长时,卫生局的几位班子成员东窗事发被双规,他又置身事外。后来他又调到建设局当副局长,貌似清廉似包公的局长被查出有作风问题,他又是安全过关。王局长后来被提拔到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当一把手,分管工程的副总指挥因受贿锒铛入狱,他却独善其身。每次都有人想拉他下水,或想把他搞掉,但都无奈找不到把柄。连纪委书记都曾半开玩笑地说他太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