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链”。(下引未注出处者,均引自该决定),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决定》有关价格改革的规定,对于搞好价格改革,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促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加快四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势在必行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我国商品价值用人民币来表现就是价格。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价格。由于我国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广泛存在价格,  相似文献   

2.
价格改革是我国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要逐步实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价格改革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可逾越的关口,也是一项风险很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纵观世界各国价格改革的实践,存在着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的结果。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要求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而价值规律和市场对生产与流通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变动来实现的。因此,“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略就价格体系改革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 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很不合理,存在着相当紊乱的现象,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中央的这个《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既为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①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价格体系的改革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讨。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弄清生产价格的作用,首先要搞清社会主义条件下有没有生产价格,它产生的经济条件是什么?否则,这个问题的讨论就很难深入。  相似文献   

6.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前苏联,都曾经把价格体系的调整称作价格改革,把某种程度的调整使价格体系状况改善称作为价格改革的完成。事实上,这是计划经济中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市场经济中的思维方式。应该说,人们对于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应当如何产生、如何运作,怎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理解得还不那么深刻。  相似文献   

7.
<正> 一、基本形势 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二年的历程。十二年的农产品价格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1979年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经济理论界称之为起步阶段。在这阶段,农产品价格改革主要进行了两次大的价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关键问题之一,是进行价格体系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既不反映价值又不反映供求关系的僵硬的价格制度,使价格体系成为增强企业内部经济活力、搞活经济的有力的经济杠杆。如何建立这种合理的价格体系呢?这当然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把社会主义商品同生产价格联系起来,以生产价格为依据来确定商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9.
(一) 我国旧汇价体制和旧价格体系是与封闭式的经济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经济结构中,国内市场的价格体系与国外市场的价格体系相脱节,人民币汇价长期处于高估状态。由于国内商品比价极不合理,外贸部门往往以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差额收入,来弥补出口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差额亏损。这种旧的汇价体制和价格体系虽然曾对隔绝国际通货膨胀的侵袭,稳定国内市场价格,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外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确立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这两方面的正确关系,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内容和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个基本要求,势必牵动整个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需要进行计划体制、价格体系、国家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和劳动工资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在这一系列的改革中,价格体系的改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他方面改革的成效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体系改革的成效。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价格改革是改革价格体系与价格管理体制。前者直接以理顺相对价格关系为目标,后者则旨在建立一个从根本上保持相对价格关系长久合理的价格机制。但是,价格改革是在货币总需求大于商品总供给的环境下进行的,1984年底以来又出现总需求过度膨胀的局面,使得用物价指数反映的价格总水平在价格改革中上升较快。因此,控制物价指数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被提出来。1985年物价指数的指标控制被作为一项严格的指令性任务,要求各部门、各地区坚决执行。本文想就价格改革中的总水平控制与作为价格改革初衷的相对价格调整之间的关系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改革价格体系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件大事,它直接关系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也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活不而乱的重要措施,全国上下都十分关心。关于改革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理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已经作了明确规定和深刻阐述。与此有关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广泛的探讨,并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只想从揭摆价格变动规律入手,考察现行价格体系的状况,论述我们调整、改革价格体系的必要性,并说明这一改革对物价和人民生活发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中指出:“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由于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其他历史原因,存在着相当紊乱的现象,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因而价格体系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在价格体系的改革中,社会主义价格形成的基础是什么,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是不能不搞清楚的;否则,就不能建立起合理的价格体系,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价格杠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作用。以什么为基础来制订我国各类商品的价格,长期以来,学术界意见分歧较大。我们以为,社会主义商品价格应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然后考虑供求关系和国家有关政策来制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各项经济体制的改革,包括计划体制和工资制度的改革,它们的成效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体系的改革。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价格体系,是在改革旧中国极不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对于保证我国稳定物价、促进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过去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多数商品的价格长期没有进行合理调整,因而,在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各个领域里,无不存在着价格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对价格体系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性的改革,收到了某些初步成效。但是,目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需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随着价格体系改革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迫切要求用一定的价格法律规范来规定我国的价格制度。第一、法律在价格管理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它把党和国家关于价格工作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赋予其法律效力,从而就能有效地保证国家物价政策的正确执行。第二、用法律规范保证和促进价格体制的改革。对改革中出现的积极成果和成功经验及时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改革中出现的某些消极的不利于改革的因素也可以用法的形式作出限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我国以城布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作为整个改革关键的价格改革已在进行。在价格改革中如何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一个值得重视并要着力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就教于理论界。 一、现行价格体系的主要问题和改革的目标 我国现行价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病,是在国民经济的长期曲折发展中形成的。许多产品的价格长期而又大幅度地背离价值,极其不合理的比价关系,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比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至今已有18年,这对中国的历史、经济改革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政府建立了宏观调控体系来取代旧体制下的计划经济。以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手段,使每个独立经济单位,能对获得其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在自由市场的价格上作出选择。并且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市场经济的先进经营方  相似文献   

19.
<正> 市场物价问题在我们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显重要。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的:“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经济生活的实践不断证明,越是要搞活经济,越是要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越要按照  相似文献   

20.
价格体系改革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并初步奠定了必胜格局,但是,如何控制物价总水平仍然是众目瞩瞩的棘手问题。这是因为既要发挥以价格作为供求传导的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调整经济结构,又要避免短期的均衡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振荡。不仅如此,困难还在于我国价格体系,改革本身正面临着传统经济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的交叉时期,在新的价格制度诞生之时,整个经济机体还不可避免地要承受一种正常的“阵痛”。因而在这个阶段,价格体系改革应以调放为中心,那么如何搞好调放结合呢?笔者认为,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