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10月30日,2010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在深圳举行,前美国《科学》杂志主编、现任纽约科学院院长鲁宾斯坦出席论坛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2.
2010年10月30日,2010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白俄罗斯等国的嘉宾围绕“共享国际智力建设人才强国”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人才管理的机制与体制问题、如何让年轻的海归人才发挥更大活力以及人才的自由流动问题,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2013年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在深圳召开。此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城市市长、著名专家,着重就城市发展如何吸引国际化人才、城市发展的形象与文化名片的打造以及城市发展与产业创新等问题,进行交流。本刊摘选部分嘉宾发言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65-65
2010年10月30日,2010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白俄罗斯等国的嘉宾围绕“共享国际智力建设人才强国”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派克:人才管理的关键,需要导向、激励机制与信息渠道的通畅人才管理,关键是要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激励人才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适当途径与方法。就我们学会而言,首先要关注整个产业以及客户的需要,尤其在英国。  相似文献   

5.
2007年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的精彩演讲,致使论坛延时了一个多小时,他的一句“深圳就像少先队员”成为了全国多家媒体第二天的头条新闻;2008年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对国际化人才的见解让在场1300多人领略了高端人才的风采;2011年诺贝尔奖得主爱德华和芬恩到场演讲引起了全场的轰动……高端人才关于引智领域各个层面的声音,从2007年起,每年都会在深圳响起,这就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深圳市商业联合会等策划、执行实施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  相似文献   

6.
2015年4月1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成功举办。在当日上午的论坛发言中,“创客”、“大数据”等热门词语成为与会嘉宾们的讨论焦点,编者节选了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观念和学说,对后世学人影响极大,他们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和人才观?2011年深圳论坛上,易中天为大家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8.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34-35
深圳基础研究走在全球前沿,得益于市政府实施的“孔雀计划”,“孔雀计划”实施三年多来成果斐然。深圳“留”字号企业已超过1700家,产值超亿的逾30家,“海归经济”成为深圳自主创新与产业提升的重要力量。自1992年以来,深圳在海外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海外人才招聘活动,招才引智取得丰硕成果,自2010年以来,深圳相继在美国、日本、  相似文献   

9.
第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已于上月落下帷幕。从2009年-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连续三次出席大会,就人才智力资源国际交流合作在深圳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0.
南溪石  王泱 《国际人才交流》2009,(12):F0002-F0002
11月7日,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外嘉宾聚集一堂,探讨金融危机下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刘延国、深圳市常务副市长李锋、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等嘉宾先后在论坛发表演说。“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评选结果在论坛揭晓,10位贡献卓著的海外专家获得该项殊荣。  相似文献   

11.
引智工作如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久前张德江副总理在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暨深圳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扩大人才交流合作,促进世界繁荣发展》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51-53
从2010年开始,本刊每年邀请在华外国专家对中国城市进行评价,评价范围主要集中在外国专家所在城市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政策环境、公共服务环境,最后请他们评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十强城市,深圳每年入选,排名靠前。外籍专家为什么如此青睐深圳?他们对深圳还有什么样的建议和要求?2013年9月17日,本刊与深圳市外国专家局联合在深圳举办了一场“在深高层次外籍专家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
曾经无数次在曲终人散时站在"深圳论坛"空旷的舞台上,心中本应放下的那块石头还沉甸甸地压在心头。结束就是新征程的开始,无法放松,无法放下。2007——在探索中前行2007年,伴随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移师深圳,"深圳论坛"就像一颗种子,在深圳改革创新的沃土上应运而生、破土发芽、迎风而长。有幸自己以及深商联的团队在政府的信任支持下成为了她幕后的园丁,6年后回眸,白驹已远,而留在怀中的是沉甸甸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4.
继迅走了,他真的走了。几天来我都不敢相信,不愿相信。就在11月6日上午,我们还在一起参加“深圳论坛”,下午还在会展中心的展会上推介业务,晚上一同乘坐大巴返回住处。7日上午,我随代表团出访,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记者  王泱 《国际人才交流》2009,(12):I0002-I0003
11月7日至8日,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先后在论坛上致辞。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66-66
2011年11月4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盛装开幕,本届大会适逢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和大会创办第十届,是—次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大会。深圳论坛全球精英荟萃,新锐思想迭出。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国际化推动人才的发展和流动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是非常成功的,基本上达到了西欧德国的经济水平。这其中关键是人才的流动,人才其实也是一种资本,随着其他领域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上,中外企业界高管就企业培训、用人机制等人力资源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暨深圳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对进一步促进人才智力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更加重视人才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第二,更加重视交流合作的质量建设;第三,更加重视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张德江的讲话,引起各界积极反响。近日,  相似文献   

19.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近日在"2010第五届新人力高峰论坛"上表示——近日,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秘书长龙永图在由易才集团和新人力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10第五届新人力高峰论  相似文献   

20.
2017年4月15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全球才智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5号馆正式开幕. 本届论坛以"汇聚天下英才,同享中国机遇"为题,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George Smoot)、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丹尼· 亚历山大(Danny Alexander)、国际城市管理协会主席李·弗尔德曼(Lee R. Feldman)、瑞士国家创新园执行总监孔瑞蒙(Raymond Cron)、美国通用电气全球副总裁刘凤鸣、零点有数科技集团董事长袁岳一同"深圳论道",探讨我们应怎样通过人才的力量把握中国的发展机遇.论坛由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