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追求教育公正与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公正与公平显得更加必要.教育的公正与公平的实现,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国家公共政策的强有力的保证.笔者从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这一政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教育的不公平的现象,并对如何实现教育的公正与公平做出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维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推进教育的公平,是缩小不同群体之间人力资本存量差距的根本途径。作者从不同的社会形态探讨了教育公平推进的历程状态,从人本向度和人力资本存量向度阐述了教育公平的人文本体基本价值趋向。同时,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公平实然与应然的背离,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教育政策取向,以制度创新建构有力政策联系与和谐文明校园环境等措施,积极全面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教育不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公正和谐发展的瓶颈。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以基础教育为着眼点,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4.
"社区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杠杆和坚强支撑,社区教育是社会公正、公平的助推器和调节阀。在社会转型期,特别要重视社区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深入推进,发挥正能量,从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然而,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能够在多大范围内、多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乃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抽取其一二来对此展开分析论述,有其独特的视阈和价值。笔者立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相关要求,从法律文本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法治语境下教育公平的价值,试图探索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法制路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与否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高度的正相关的关系.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总体呈现不均衡的特征,这种不均衡的状况将严重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将会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影响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损害公众对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预期,导致社会心理失衡;还会使政府形象扭曲和作用减损,触及社会公正的底线.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稳定与和谐的基础,不仅关系公民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保证教育公平已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强化政府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不仅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稳定与和谐的基础,不仅关系公民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保证教育公平已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强化政府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不仅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指在进行教育活动中,贯彻社会公平的价值原则,公正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以维护教育接受方平等的教育权利。十六大以来,党在关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流动人口受教育权的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探索,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发展。在今后发展中还需要继续努力,为教育公平的实现营造环境、优化结构,奠定实践、社会和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从义务教育、教育资源配置、高考、教学以及师资培养等几个方面为实现教育公平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有自己的目的与使命,教育正义问题是关于教育领域的正义问题。教育正义虽然与社会正义密不可分,但是具有不同于社会正义的特殊性。基于社会立场研究教育正义问题,必然遮蔽教育正义的本质问题。只有基于教育的立场考察教育领域的正义问题,才有可能揭示教育正义的本质。教育立场是指从教育的本意目的出发而不是从某种教育观念或理论出发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的本意目的意味着教育之为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意目的的认识与理解必须从存在本身去看它的目的。教育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具有生存优势的品质与能力,或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品质和能力。基于教育立场研究教育正义问题,就必须深入教育的场域,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考察教育的正义性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从教育分配关系、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目的、教育正义与社会正义的关系等领域考察与研究教育正义问题,由此构成了教育正义研究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公平正义的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合理有序地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完全依靠国家承担高等教育费用已不再可能。我国于1997年全面实行高等教育收费以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越来越无法承担日益上涨的高校学费。高校收费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如何?收费的上涨会不会引发新的高等教育不公平?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探讨完善高校收费的各种配套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公正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内在要求 ,有着特定的现代蕴涵 ,在师生关系中主要体现为平等性、适度性、开放性。教师公正有着特殊的教育价值 ,是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发展和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最基本德性 ,是学生认识与追求人类社会公正的桥梁 ,是学生对社会拥有希望的重要保障 ,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公正的实现受着主客观两方面条件的制约。从主观因素看 ,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现代素质 ,并充分认识和理解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特性 ,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 ,掌握调控情绪与延迟处理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一些教育政策和地方上很多做法,都促使教育以产业形态发展。教育改革的市场取向在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对教育公平的侵害。教育改革的市场取向与教育公平都有其合理性、正确性,但同时坚持却又经常产生冲突,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二律背反”的性质。要做到“道并行而不相悖”,必须确立教育公共选择机制,把握市场机制介入教育的边界、程序和方式;必须秉持公平合理原则,解决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从源头上克服教育改革市场取向的负面效应,保障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对GDP的迷信,挤压了思想文化建设,遮蔽了我们对道德与正义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形同虚设,给今天的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了诸多麻烦。面对严峻的现实,要想补上缺失的这一课,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下沉到基层,把社会生活视阈的流变性、碎片化及其内在品格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活水源头与环境的基本条件,强调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冷静的、评判性的、自觉性的、学术敏锐的反思与开拓,将时代特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谱系,服务、领军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需要。体育不公平现象,有悖于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发展规律,不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权利、机会、目标的公平可以为社会公平贡献一分力量;体育是培养世界公民素质的需要,在当今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培养世界公民能更好促进社会公平。体育课程要进一步认识体育权利、机会、目标公平的内涵,推动学生成为具有社会公平意识的个体。高校体育不仅要通过弘扬发展传统体育,构建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感,还要在培养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下的多元文化宽容和全球视野指引下,从促进社会公平角度,加强体育课程的改革建设。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与教育公平关系探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收集与获取与人的发展关系重大,作为应对信息社会的一项重要策略,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信息社会,教育公平应该重点考量能否公平地满足人们终身需要学习的机会。媒介素养是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素养,培养人们具备基本的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中国迫切需要构建媒介素养教育体系,重视和发挥教育所具有的减少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公平的功能,以应对信息社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9.
平等优位于自由的传统,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问题的凸显,决定了当代中国必须构建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是民主、自由、和谐等价值实现的社会根基。构建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的基本方略是: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服务型政府,提升政策的公共性;培育公民文化,发挥公共媒体和知识分子在多元利益表达中的积极作用;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推行针对弱势群体的"差别化"的教育政策;明晰权力与市场的边界,限制市场垄断,塑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拓宽社会保障范围,建立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底线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动弱势群体的社会组织建设,提升弱势群体的利益博弈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教育培训中政府应然角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开展离不开政府支持,现阶段政府已成为推动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导力量,但也出现了角色越位、角色缺位、角色冲突和角色履行困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迫切需要明确政府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应然角色扮演,政府既是资源的配置者、整合者,也是培育者,还是教育培训市场机制的维护者、社会公平的守护者,更是政策、制度障碍的消除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