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之军旅祭典祃祭在主祭之神上有一个迁变的过程。本文把柳宗元两篇反映祃祭的祭文放在上迷背景中作以观察,以见其趋变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祭妹文》是袁枚的散文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古代“祭文”一类的名篇。后人往往把它和有“千年绝调”之誉的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相提并论。现在,此文已选进高中语文第六册,就更为广大的青年学生所熟知的了。但是,由于此文的开头,作者就开门见山地说:“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云云,因而人们往往以为该文是作于“乾隆丁亥”(1767年);高中语文的编者在给此文注解时,也有所忽略(可能是编者出于某种考虑而有意这样的),只说袁机(素文)“死时四十岁。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年),  相似文献   

3.
清初诗人、文学家袁枚的著名抒情散文《祭妹文》,在怀念称颂中表达悼伤之情,而祭奠的亲人三妹袁素文是受封建礼教束缚,遇人不淑,身世悲凉的妇女。因此本文在思想感情上的关键是一个“悲”字。这个“悲”字,贯串全文的始终,是全文的核心。那么这个“悲”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棵人生道旁历尽春秋、 枝繁叶茂的智慧树,锺灵毓秀,满树 的玄想之花,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 赏,止息乘荫。只要你不是闭目塞 听,深闭固拒,总会欣然有得──深 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 ──柯 灵 《清文评注读本》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指《祭妹文》)乃鼎足而立。”《祭妹文》之所以受人推崇,在于“情真”二字。袁枚是清代“性灵”诗说的倡导人,他说:“若夫诗者,心之声也,性情之所表露者也。”又说:“诗者,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从袁枚的这些诗歌理论可以看出,他是主…  相似文献   

5.
从感性学的角度看,长期以来,《祭侄文稿》研究的力度明显倾向于审美的一端.而从审丑维度剖读《祭侄文稿》,全篇有肥笔太过和用笔失误太多等的“缺陷”。但颜真卿用情感节奏驾驭书写节奏,用书写节奏表现情感节奏,凭借章法布局与情感节奏巧夺天工的融会而化丑为美,《祭侄文稿》堪称艺术丑表达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上古社祭与《诗经》十五国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眼于文化史的探索,从上古社祭谈起,论及《诗经付五国风的性质及南、风关系造问题,重点提出一种新看法:十五国风是社祭的乐歌,南、风异名而同实。限于篇幅,有些内容不能展开论述,仅择要作概括。一、上古社祭源流我国古代的社祭,按照后来一般性的理解,主要是指祭把土地之神的宗教活动。这一风俗的历史极其古老,在古文献中至迟可以上溯至夏初,因此神话传说中的社神多指共工氏之子句龙即后土,后世载籍也有径以大禹为后土的[’]。不过考古资料表明,我国社祭的起源实际比这还要早谓多,只是在初尚与祭天、祭祖相混饨。如七十…  相似文献   

7.
诗人臧克家说过“古今最怆然伤神的事 ,莫过于把笔撰写悼念亲友的文章了”。成功者 ,往往能收到“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从而使读者“去以心发现心”的效果 ;不成功者 ,往往自己“声泪俱下” ,而别人却无动于衷。读罢《项脊轩志》和《祭妹文》二文 ,我们深深感到作品有一股不可遏止的感情潮水强烈地撞击着自己的心 ,不由得眼眶发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两文胜在情真 ,美在情深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选材异 ,意境同《项脊轩志》一文通过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 ,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 ,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 ,…  相似文献   

8.
封建礼教对旧中国妇女的残害是人所共知的,许多人物传记和文学作品都揭露和控拆了这种罪恶。不过,就精神毒害的程度看,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是不同的,从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袁枚的《祭妹文》和鲁迅的《祝福》中就可以看出这种差别。《祭妹文》是袁枚为亡妹袁机所写的一篇祭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痛悔地写道:“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那么,作者所自责的“过”是什么呢?“予幼从先生授径,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杀袁机的,原来就是这“古人节义事”。“古人节义事”残害袁机的酷烈程度,《祭妹文》中未多提及,更多地反映在作者写的另一篇传记《女弟素文传》中。这  相似文献   

9.
《〈祭驴文〉一首》考辨与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写卷S.1477号《<祭驴文>一首》堪称唐人俗文中的一篇佳作,此文语言通俗滑稽,妙语连珠,口语色彩极为浓郁,保存了许多当时的俗字、俗语词。从俗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对此写卷作一些考辨,可了解唐代俗字、俗语词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旧时祭文,多由旁人代主祭者命笔应景,缺乏切身体验,感情虚浮不实,往往“尚文藻而失悲切。”因此,尽管它是古代应用范围很广的一种文体,却没有多少脍炙人口的篇章留传下来。力主“性灵说”的袁枚,不蹈袭前人套头,在这篇文章中体现了他“直抒性情”的主张,文笔朴实,情意真切,催人泪下,为历来评论家所称道。文章首句以第三人称方式交代了致祭时间、逝者身份和安葬地点之后,立即换成直接呼告的第二人称口气,从三妹托体异乡哭起:“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  相似文献   

11.
丧祭之礼是古代华夏之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礼学思想所关照的核心问题之一.<礼记>在对丧祭之礼的阐释中贯穿了精湛的学术思想,弘扬了儒学的人文精神.儒家认为丧祭之礼应注重情感因素而不必过分看重礼仪形式和礼品的丰厚;强丧祭之礼具有弘扬美善道德之作用;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生命价值的最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著名作家、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同志,为了弄清明末历史问题和批评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了一组文章:《李自成为什么失败》(1979年11—12月香港《文汇报》),《论<圆圆曲>》(《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评<甲申三百年祭>》(《文汇月刊》1981年1—3期)。姚雪垠同志本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心情,继承郭老五四时代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精神,运用大量史料,辨正李自成农民起义的一些重要史实,批评《甲申三百年祭》的疏漏和错误。但他评论的问题不限于《甲申三百年祭》这本小册子,还批评郭老的治学态度和方法,评价郭老的学术活动,以及批评一种“不严肃的、对历史和读者不负责的学风”。  相似文献   

13.
敦煌p.4978《王道祭杨筠文》自1958年公诸于世,即受到海内外王梵志诗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均肯定它是辨明王梵志信有其人的珍贵资料,对弄清诗人之生平与时代具有极高的价值。本文在爬梳中国古代俳谐文的源流和演进轨辙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王道祭杨筠文》为一拟体俳谐文,它在摹袭祭文的体制形式同时,又赋予作品同文体要求毫不相干的滑稽嘲讽内容,遂而与所拟文体之应用目的实现了完全的隔离。故它绝不是一条史实材料,若拿来考订王梵志的生平、时代,就难免会进入与探涉目标暌违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楚祭与苗祭──剜羊祭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楚祭?顾名思义,楚祭是指楚国的祭扫与祭俗,或者说是楚王室的祭孔与祭俗。楚王室的祭扫祭俗,必然为楚民族大众所崇尚。而苗祭,则是指我国苗族的祭礼与祭俗。无论楚祭与苗祭,本文涉猎的只是楚、苗祭俗中,最有代表性并具有崇拜中心、宗教神学意义和最富于历史文化内涵的祭扫,并从中探寻不同时期的楚、苗祭扫的对象、祭品、祭仪、祭现、祭俗是否相似相同,进而探寻楚、苗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二者之间的中介──民俗文化是否同一源流,从中认识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楚与苗的文化心理素质,进而拓宽与加深对楚、苗文化历史的研究。历…  相似文献   

15.
空间作为一种有效介入文本叙事进程的手段,已在《诗经》农祭乐歌中运用实践.依托农祭仪式在实际场合的搬演流动,乐歌通过钩稽农祭仪式的意义关联事项,记录构拟出一系列可辨识感知的地理空间、精神空间等文学性空间,叙事空间遂之生成.由此,《诗经》农祭乐歌的叙事空间形态可分为豳地风俗直叙下的原始粗犷空间,祭祀仪式统摄的封闭肃穆空间,...  相似文献   

16.
被古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自唐代以来传诵不衰的抒情散文《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祭奠他的亡侄韩老成而写的。以琐细的家庭往事和平凡的生老病死为内容的祭文,《祭十二郎文》决不是仅有的。那末,它为什么被人称为祭文中的“绝调”呢?“绝调”之说,我们当然不应同声附和。不过古人对它评价如此之高,却很值得我们深思,有必要对这一类文章,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八○三年)秋冬写的。这篇祭文,追  相似文献   

17.
《蝴蝶歌》是苗族古歌的重要篇章,但长时间以来,学者们一直没有对这部古歌进行过专门研究。本文认为,该歌对鼓社祭中各种执事人员、所需各种什物和一些民俗事像的来历等进行了具体阐述,它实质上是苗族鼓社祭的制度史。  相似文献   

18.
究清初《祭大傅范座主文》。关于对清初大臣范文程之评价的所谓“溢美拔高”之说是不切合实际的,更不应以范文程留文字材料的多少和其官职的高低来做为评价他的根据.范文程作为“清初有远见卓识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其历史地位与作用应予充分肯定.这一点.《祭太傅范座主文》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禓”祭仪式起源于远古的军社祭祀仪式,后演变为出征前鼓舞士气的仪式和民间驱逐强鬼、祓除不祥的巫术仪式.此俗三代相沿,楚亦盛行.屈原创作《国殇》,就是将“禓”祭仪式加以艺术化呈现,并借助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心理起到激励民族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学术史角度立论,从辨正《甲中三百年祭》有关史事出发,指出:郭老撰此文并非仅从现实需要出发而进入了自己并不熟悉的研究领域,而是他既出于一贯的史学兴趣,又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自觉意识开辟了新的学术园地;《甲申三百年祭》由重庆至延安,由延安至重庆等地辗转流传的史迹、事略须认真考辨订正;其价值也需从多方面予以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