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伟 《今日南国》2009,(6):50-50
自去年年底开始,上至公安部部长,下至社区民警,全国190万民警走出办公室,走进寻常百姓家。到今年3月底,“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就要告一段落了。大走访效果究竟如何?来自公安系统的人大代表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相似文献   

2.
“一失足不一定成千古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燕 《社区》2004,(16):6-7
“什么叫‘社区矫正’?”在北京市怀柔区,一位市民被记者这么一问,愣了一下。“‘社区矫正’大概就是社区管理不规范,得治理、整顿一下吧?!”怀柔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办公室工作人员陈仲权听到记者的转述后笑了,他对记者说:“社区矫正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鲜为人知也可以理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接受社区矫正人员占犯罪总人数的70%~80%,而我国仅占1%~2%。社区矫正其实就是让五种罪犯(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在社区里,即回家完成余刑。它是我国司法改革向人性化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我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任何事”6月14日…  相似文献   

3.
张桢平 《社区》2014,(22):41-41
我是2003年到电翔社区担任居委会主任的,在杠区工作已有十多个年头。社区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调解居民之间的各种纠纷,这些纠纷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化解,就可能产生新的矛盾和纠纷,不但影响邻里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居民对我们社区工作者的看法。在调解居民纠纷时,要针对不同的纠纷,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国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一些较好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在技术手段、目标设置与治理格局诸多方面呈现出新型治理意蕴。但实际运行中,由于当前基层综合治理体制组织资源、制度资源的薄弱,导致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和结构面临了诸多困境和问题。从根本上看,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一项社区公共服务,同时也属民生法治领域的治理范畴。由此,在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下,必须建构与农村社区法治需求相适应的民生法治体系,以“共治”为思路推进政府、社区与居民依法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以“民生”为前提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矛盾纠纷治理,以“法治”为保障努力把社区矛盾纠纷的解决纳入法治化轨道,从而形成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实现以民生法治为导向的基本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杨维立 《社区》2010,(1):5-5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提起那些家长里短的社区纠纷,很多社区工作者都大叫头痛。但珠海市高栏港派出所社区中队中队长梁志华从事调解工作4年,对调解社区纠纷却信心爆棚:“我不敢说以后如何,但截至目前,我还没遇到搞不掂的社区纠纷。”而他派出所的同事也表示,“不少群众有纠纷来派出所要求民警帮助调解时,都点名找梁志华出面。”  相似文献   

6.
居民纠纷越来越复杂,社区调解力不从心之时,法律专业人士及时跟进,配合社区讲情讲理又讲法——社区居民间的纠纷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从以前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到现在很多涉及到经济、房产、遗产分配等的纠纷。由于法律专业知识欠缺,社区工作人员调解起来往往力不从心,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李志东 《社区》2010,(13):51-51
“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了,暖气热了,业主委员会也建起来了,很多人都希望住到我们小区来。”居住在香苑小区的胡国宝老人自豪地对新华社记者说,“这还不都是羡慕我们小区和谐的氛围。”但是,谁能想到,这个让大家争相居住的小区过去竟然是一个各种治安案件频繁发生,社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公司纠纷不断,甚至要集体上访的“麻烦社区”呢!  相似文献   

8.
吴雯 《社区》2013,(31):40-41
我到社区工作不久就遇上了一个“奇怪的老人”,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到社区办公室来一趟,来了也不说话,你招呼他,他也不理,就直奔报刊架而去,找到最新的地方报刊拿了转身就走。这样好几次后,我忍不住向身边的同事打听这位“奇怪的老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人是退休老干部,平时闲下来喜欢看书,写文章,他经常向地方报刊投稿,  相似文献   

9.
唐正芳 《社区》2004,(12):8-10
时下有一句口头禅:“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在很多地方,原本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却差不多成了政府的派出机构,承受着太多太重的负担,无论大事小事,事事都得管,以至于大部分的社区居委会不堪重负。看看“筐里”究竟装些什么记者随机采访了广西南宁市几个社区,目的是了解目前究竟有多少项事务进了社区。其中一个社区居委会主任还未等记者提问完毕,一口气竟数了30多项:计生、卫生、综合治理、消防、统计、残疾工作、妇女工作、双拥、低保、征兵、流动人口、精神文明、民工工作、民族工作、电影、网络、烟草、爱滋病防治、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10.
梁绮桦 《社区》2005,(24):28-28
以往的居委会委员、社区工作者多以女性为主,她们常被居民尊称为“居委大妈”;如今,在广东省江门市范罗冈社区的居民身边,却有一位“居委大叔”梁巨友,居民都称他为“友叔”。他热心为居民做好事、做实事,用范罗冈社区主任李洁凌的话来说,友叔就像社区的“救火队”,哪里有事就到哪儿。时时刻刻关心社区事友叔从事过饮食行业,当过兵,也在收费站做过管理人员。3年前,友叔退休了,从单位人转为社区人,但是热心的友叔闲不下来,平日总在社区巡巡走走,老想着为社区居民做点实在事:范罗冈商铺附近的环身渠堵塞了、范罗冈路口出现乱摆卖现象了、某间…  相似文献   

11.
彭辉 《金陵瞭望》2006,(20):60-60
社区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依托.社区档案是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和居民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随着社区功能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单位人”、“企业人”变为“社会人”。需要由社区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反映到社区档案中的社会信息也就越来越全面.因此。建好社区档案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笔者多年在社区工作的经验.结合上级要求和现在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推进社区建档工作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社区新概念     
郭庆晨 《社区》2002,(17):42-43
对于见惯了“街道老太太”式的居委会的人来说,由街道到社区,由街道居委会到社区居委会的变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新牌子,新办公室,新干部,新思路,新做法,一切都令人耳目一新。最近,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南岗区这个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区,让我们一起来解读社区新概念  相似文献   

13.
方涛 《社区》2005,(14):26-27
“我们的工资很少,都还不到最低工资标准,这样的工作没办法做好。”——L社区一位居委会工作人员“居委会是我们‘自己的组织’吗?有了纠纷,找他们也没用。”——L社区的一位社区居民“社区图书室的书又旧,价值又小,还不如不去。”——L社区的一位社区居民“我们的工作与居委会无关,我们自己做自己的工作,不和居委会打交道。”——L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L社区是武汉市的一个普通社区,也是我们这次社区个案调查的对象。与其他社区一样,L社区有5名居委会干部,主任1人,2名委员分管治安和计划生育,另外2名是由街道委派,分管社保和…  相似文献   

14.
一头连着政府,一头牵着居民,社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孩子暑期实践要盖章,找社区;邻里之间闹纠纷,找社区;申请低保,找社区;征兵报名,还是找社区……随着越来越多行政性事务的下沉,社区已经“不堪重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建、计生、综治、考核、普查等,林林总总近百项工作,最后都落实到社区,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社区工作者们说,一方面是忙于应付各种检查、评比,一方面是居民抱怨服务不到位,他们对此也很无奈。  相似文献   

15.
张晓华  张冬梅 《社区》2005,(21):32-32
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高家园社区的办公室,只要一有聋哑人上门,最先被找的准是他们的“声音”姑娘。“声音姑娘”名叫李晓梅,是一位精通手语的社区工作者,她总是满面笑容地帮助聋哑人。日夜为残疾人忙活的晓梅本身也承受着残障的不幸——一条腿天生畸形。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上天虽没给她健康的身体,却给了她善良的心灵。晓梅告诉记者:“也许是因为自己先天有缺陷,我更能体会残障人的内心苦楚。那种同病相怜的感觉,让我更愿意为残障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李晓梅与手语的缘分开始于她的第一份工作。那时她上班的车间里就有用手语交流的聋哑…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10,(1):8-10
社区是人们居住的空间,本应和谐宁静.但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区生活中必然也会发生矛盾。学者们用一个词来指代这种矛盾.叫社区冲突。社区冲突有很多种——不同个体的,不同层面的;而社区组织间的矛盾冲突最引人注目.因为它不同于邻里间的纠纷,社区组织间的矛盾本质上是因“公权力”衍生出的矛盾.所以理应引起公众的注意。多年以来,说起社区冲突,往往离不开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个角色,后来干脆被简称为社区内的“三方”关系。而通常“理顺”社会三方关系,成了社会管理层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7.
郝淑坤 《社区》2004,(23):15-15
“各位居民你们好,社区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了。首先为您广播的内容是社区工作动态……”这是记者日前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西港路纤维里社区见到的一幕。纤维里社区居民区住户比较分散,流动人口多。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干部决定对原来的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方式进行改进,同时,再成立一个广播站,让社区居民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可以了解社区内发生的大事小情。广播站成立以来,在“广播身边事、传达政府情”的同时,还根据社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辟了多个栏目,比如社区工作动态、好人好事、社区名人、爱心榜、再就业之桥、警钟长鸣、百姓话题等,这些…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3,(13):1-1
物化型社区,就是建设社区,使社区由“无形”变为有形,重点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增强社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的载体,改变社区基础设施缺乏、简陋的面貌,达到社区居民活动有场地、社区组织办公有地点的目标。建设物化型社区,要有个高认识。近些年,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观,许多社区基础设施数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标准从低到高,对开展社区工作,创造了条件。但总体上看,社区基础设施匮乏,财力投入不足,仍然是社区建设的“瓶颈”,必须认真解决。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楼堂馆所,也不同于机关办公楼的修建,它是面向广大…  相似文献   

19.
杨炳珑 《社区》2011,(10):31-32
“办公室条件越建越好,工资越来越高,与居民交流越来越少。”近年来,在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中,对社区“机关化”提出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社区居委会功能的完善,自治面的扩大,办公条件的优化,社区干部面向社会的招聘和工资的统发,  相似文献   

20.
金冬梅 《社区》2005,(14):18-18
“家帮家、邻帮邻;遇纠纷、调解灵……”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上街街道4个社区中,有这样一种现象,社区中上至60岁的老人,下至上小学的孩子,人人都知晓社区中的“三字歌”,有谁违背了“社规民约”,立刻有人编成“三字歌”加以批评,有人做了好事也会在“三字歌”中传送。久而久之,“三字歌”成了社区的一景。放学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在弄堂里念起来。有的过路人听了,还专门抄了下来“,我们那里也有这样的情况,带回去给大家提个醒。”上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还准备将“三字歌”印发到家家户户。“‘三字歌’共有34句,最早来源于蛟池街社区,现在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