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青海统计》2004,(5):11-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2003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已接近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左右。但目前我们对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把握还不够全面,了解还不够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决定于2004年在全国进行建国以来首次经济普查。曾培炎副总理在讲话中强调指出:“目前我们对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把握还不够全面,了解还不够深入。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就是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基本名录库和统计数据采集系统。经济普查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  相似文献   

3.
宫芳 《山西统计》2001,(12):22-23,2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质量日益提高。但也有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内部结构仍不合理。因此 ,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一、我国第三产业不断发展 ,但仍然滞后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下降 ,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 ,第一、二产业转移出大批富余劳动力 ,“九五”期间前 4年全国从业人员共增加 2 6 39万人 ,第三产业吸收了其中的 81%。 1999年底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为 2 6 .9% ,比 1995…  相似文献   

4.
《青海统计》2004,(9):14-14
国务院定于2004年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主要是为了全面掌握全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认真搞好经济普查,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  相似文献   

5.
一、两岸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比较1、大陆随着全国经济普查查实了GDP总量和三次产业的比重,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关注的重点。中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1%,46.2%,40.7%。值得关注的是,在GDP总量多出的2.3  相似文献   

6.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算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技术对我国1978-2007年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一期间,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加快,但经济增长并不与其完全一致变化;同时,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相对变化对实际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的变化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产业的影响是反向的,第二与第三产业的影响是同向的;三次产业的增长率的变化状况对实际经济总产出的增长变动情况也不一样:相对第一产业的增长率的变动,其对第二、三产业的增长率的变动要敏感得多.因而产业政策上要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青海统计》2004,(9):4-4
国务院决定今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去年12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座谈会暨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今年2月26日省政府在西宁召开了全省经济普查工作会议。会议之后,各级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海宁试点动员大会隆重召开,标志着全国经济普查海宁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据初步测算,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对象,共涉及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500多万个法人单位、700多万个产业活动单位和2300多万个个体经营户,行业门类包括了除农业以外的19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90个行业大类、378个行业中类。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415号国务院令,颁布《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新华社受权播发了这个条例。 《条例》明确了经济普查的目的。经济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第三产业经济类型构成概况 1.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增长速度低于其他经济 改革开放以前,国有经济是我省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增加值的95%以上由国有企业、单位创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快速发展,国有经济占第三产业总体的比重开始下降。普查资料显示,1992年,我省第三产业中国有经济单位数为9.4万个,从业人员为173.4万人,创造增加值为129.6亿元,分别占第三产业机构、人员、增加值总计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双流第三产业发展很快,但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第三产业发展在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行业发展差距较大、资源配置优化不够、创新竞争力不强等因素严格制约着第三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深刻认识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差距,抓住成都城市南北轴向扩张所带来的机遇,强化“三产富县”战略,以全面推进三产业快速协调健康有序发展。加快体制改革,消除发展障碍第三产业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目前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竞争不够充分,行业准入限制多,这些因素人为地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字看青海     
改革开放以来就业结构一降两升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39.7%上升到2007年的56.6%(见下表)。从就业人员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不断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上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及个体经营户,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一个地方的二、三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而GDP中二、三产  相似文献   

14.
第三产业统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家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 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 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 国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不但对国 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而且成为增 加就业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渠 道。但是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经 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 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 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平均达到65% 左右,而我国的这两个比重分别为 33%、29.3%,我区为35.2%、 33.2%。由此可见,我国第三产业的发 展水平还比较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 间。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顺利实现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决定,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及其数据库系统。这样全面的综合性经济普查,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普查工作涉及范围广、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实证研究了辽宁省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依次建立金融发展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GDP的比重、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的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大小在不同地区具有显著差别,且金融发展对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决定,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普查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指标为200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内容为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以及生产状况等。四川省的经济普查工作,严格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显示:几年来我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牧业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工业得到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持续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我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显示:2001年来,我区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数分别为1109个、11688个、59696个,分别占全区法人单位的1.5%、16.1%、82.3%;第一产业法人  相似文献   

19.
四川经济结构现状及目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经济结构调整演变的历程及特点产业结构从纵向分析,四川产业结构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78~1982年间农业迅速发展时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表明率先在四川进行的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这是我国的一种特有现象,是纠正第一产业发展不足的偏差而产生的暂时情况。第二阶段是1983~1999年间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时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的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  相似文献   

20.
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是国家为全面了解我国第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统一组织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在以往普查内容的基础上,侧重于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生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全面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此项普查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一作难度大,因此准确把握普查的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总结前两次经济普查经验,要成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关键要把住“四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