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思维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提出科学共产主义的思维基点是客观实际,思维的主线是“为全人类谋幸福”。追寻“人类的幸福”首先关系到人的二重性存在,马克思以人的二重存在为前提,从关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入手,研究经济学和哲学,从而在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正>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离开人世已经一百年了。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要标志,它象一座光芒四射  相似文献   

3.
任何学说和思想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无论什么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都只能在他所处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进行认识与创造。然而,历史条件也仅是一个学说产生的客观基础,而历史孕育的科学之果并不是自然成熟的,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摘取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之所以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除了当时的欧洲社会为之提供了经济和政治的客观条件之外,正是由于马克思重视并投身于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4.
从1839年博士论文开始至1847年《哲学的贫困》完成,马克思发表了四十多篇重要论文和著作。它们是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和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集中反映,也是一位21岁至29岁的青年,在八年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结晶。马克思的青年时期,正处在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最进步的阶级。这个阶级的最优秀的代表、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结成的生死不渝的友谊也“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①《神圣家族》一书,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作为他们的伟大友谊的结晶的第一部光辉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6.
百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客观发展规律,指出了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承担这个伟大历史使命.而无产阶级要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其首要条件是要有一个以革命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从理论上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并且把他们总结出的伟大革命理论用于指导革命斗争实践,使之紧密地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在无产阶级政党史上有着极其光荣而重要的地位.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建党的理论和经验,其意义是非常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马克思会成为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单用客观的历史条件是无法说明这个问题的。历史条件是一个学说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它必然产生的根据。但是历史孕育的科学之果并不是随手可得的,它要求摘取之人必需具备能够进入科学殿堂探取奥秘的一系列优秀品质和本领。因此,不仅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也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即研究马克思所以能成为这一理论创始人的个人方面的条件。这种研究对于理  相似文献   

8.
科学共产主义通常又称作科学社会主义,它的创立如果从《共产党宣言》发表算起,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一百多年来,各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在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指引下,进行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性胜利,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是他们的学说——包括科学共产主义在内的全部马克思主义。这个学说,一直在指导世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14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的一百周年。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怀着对伟大马克思的最崇高的敬意,来纪念他的英名和永垂不朽的事业。在马克思逝世的三十五年前,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用德文正式发表了科学共产主义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共产党宣言》,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14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的一百周年。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怀着对伟大马克思的最崇高的敬意,来纪念他的英名和永垂不朽的事业。在马克思逝世的三十五年前,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用德文正式发表了科学共产主义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共产党宣言》,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院宣传部、马列主义教研室和学报编辑部于3月12日联合召开了座谈会。院宣传部部长李冀平同志主持会议,并首先发言。他说: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全世界革命人民正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伟人。回顾这一百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  相似文献   

12.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晚年写的一部伟大著作。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是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是对机会主义进行不调合斗争的典范。今天,重新学习马克思的这部光辉著作,对于深入、普及、持久地批林批孔,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都有极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贡献给无产阶级以至全人类的最可宝贵的财富,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诞生,开创了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新局面。时间不过一百三十年,世界就发生了惊人的和伟大的变化。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初期,无论在理论方面或者实践方面,它都不占统治地位,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之一而已。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是形形色色非科学的、非无产阶级的、甚至反动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逐渐形成的,倡导以实践的、科学的方式实现人的自由,它既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个人信仰,具有科学性、人类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等特征。针对一些学者质疑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的有效性问题,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存在是一种历史事实,我们应当从整体性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不能以宗教信仰的视角去看待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5.
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我校师生在认真学习、刻苦钻研马克思著作的基础上,积极撰写各类纪念文章。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经宣传部和学报编辑室组织有关教师审阅,从中选取了师生的十一篇文稿,汇集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文集》一册出书。这些文章的题目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推向前进;《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学习《资本论》提高经济效益;学习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理论;《莱茵报》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创立;试谈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发展史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的终身价值取向是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追循这一价值取向 ,马克思创立了关于实现人类解放的学说 ,这一学说构成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内涵。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价值取向就其最终目的来说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而社会主义 (及共产主义 )是以马克思实现人类解放理论为价值取向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是马克思实现人类解放的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僵化模式 ,它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改革完善的历史进程 ,就其最终目的来说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价值取向 ,是贯穿社会主义全部运动发展进程的核心和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并非偶然,而是与其顽强不屈的性格、孜孜不倦地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下层劳动群众的同情和关怀分不开的。同时,当时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状况又给予马克思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和“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都分。列宁把马克思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叫作社会主义社会。此后,马克思的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就逐渐地变成了我们今天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两个阶段。所以我们今天说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概念,已和马克思说的“共产  相似文献   

19.
“人的解放”与共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和贡献了一生。他没有象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思想家那样,把人类的解放寄托在形形色色的幻想和善良的愿望上,而是立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把“人的解放”作为自己科学研究的总课题和革命实践的对象,直接与科学共产主义紧密相联,从而开辟了人类求得自身解放的正确道路。一、“人的解放”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人的解放”的问题,并非马克思首次提出,但它之成为科学的概念和科学研究的课题,却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青年马克思生活于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在当时反对德国当局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对宗教的批判和要求政治解放,是德国群众普遍关心的两个重大问题。马克思最初提出并探讨“人的解放”,就是同这两个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胜利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即象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尖锐地提到布尔什维克党面前。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光辉论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过设想。但这种设想不是、也不可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详尽计划和具体方案。特别是对于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更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必须靠俄国人民自己在实践中探索。这一探索,就其艰巨性和历史意义来讲,都不亚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斗爭。在这一伟大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中,列宁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