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96年9月30日,50岁的吴光正宣布“愿意争取提名为特区行政长官候选人”。11月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候选人在香港产生,结果,吴光正获得54位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届政府推委会委员的提名,与董建华、杨铁粱一起入围参选首任特区行政长官。尽管在12月11日推委会的投票中,吴光正没有能当选,但他积极参选、参选中表现出来的心态,得到了香港社会的好评。 吴光正,1946年9月5日出生于上海,船王包玉刚的次女婿,香港会德丰集团和九龙仓集团名誉主席、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顾问。他在海内外的声名鹊起,固然有他是一代船王乘龙快婿的因素,而更主要  相似文献   

2.
1996年12月11日,对董建华和他的家人来说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日子;对600万香港人,对全体中国人来说,是个永远难忘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在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中,董建华光生以320票——八成得票率顺利当选为香港百多年来第一位行政长官。他以首位中国人主政香港的姿态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政府将对被英国统洽100多年的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董建华将亲手为英国的港督历史划上句号。同时他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开创的、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也随著董建华的当选而正式拉开序幕,尤其是12月18日,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3.
董建华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王丹月1995年12月28日,我人大常委会公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名单中,一位在香港富豪列传中,一直被香港传媒忽视的董建华先生,被委任为筹委会副主任。这一消息立刻引起港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评论。舆论认为,从董氏的各方...  相似文献   

4.
香港历史的全新一页已经翻开,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时代已经开始。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创造并分享着香港繁荣的香港人,早已把目光投向未来,开始展望、思考、运筹下一步的腾飞。正如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特区成立庆典上所说:香港将  相似文献   

5.
许正 《华人时刊》2005,(4):36-40
2005年3月12日下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 府收到了国务院有关批准董建华辞去香港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职务的命令。按照香港 《基本法》的规定,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即时 代理行政长官职务。 3月14日,曾荫权以代理行政长官的身份 上班,随即分批会见部分政府官员,强调全 体公务员坚守岗位,维持社会稳定。 作为一位在香港政府已任职近40年的公 务员,曾荫权是现时仍留在特区政府任职的 最资深、最高级的公仆。  相似文献   

6.
正1996年12月11日,香港会展中心,董建华在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投票中高票当选特区首任行政长官。彼时的总监票人名叫梁振英。梁亲手将投票报告呈交给时任特区筹委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签字。  相似文献   

7.
由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曾荫权率领的西部访问团,于5月20日启程前往祖国西部考察访问。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那天在访问简报会上表示,西部开发给香港提供了新的商机和经济活力,也给香港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董建华说,祖国西部开发成功可以达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目标,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意义。 董建华表示,在祖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香港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受惠了。在西部开发过程中,相信香港同样可以作出重要贡献。这次组织西部访问团  相似文献   

8.
《新天地》2007,(10)
1997年7月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亲自主持,向12位香港杰出人士颁发勋衔制度中的最高荣誉奖章——大紫荆奖章,其中就有曾宪梓。曾宪梓,"金利来"王国创始人,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曾经在香港担任香港特区筹委会委员、港事顾问、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贸易发展局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9.
一箭之地对港府 在香港中环花园道3号,距港英总督府仅一箭之地的亚太金融大厦,7楼正门高悬着香港特区的灿然区徽,区徽下镶置着用中英文金色大字标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办公室”名牌。这里就是刚刚装修设置的特首董建华的办公室。 特首办公室分7楼和11楼两部分,总面积1万余平方英尺。其中7楼是董建华所在的办公地方,约有6千多平方英尺。 1997年2月13日,香港回归倒计时只剩下135天的时候,中午12时,日到中天,随着董建华坚定不移的步伐迈进,中国香港特首办公室正式启用。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05,(5):54-54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3月10日傍晚在政府总部举行记者会,宣布向中央政府请辞,离场时向现场大批中外记者挥手告别。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他是天才——他仅初中毕业,却靠着自学成为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首席设计师,出版了几十多万字的专业著作,拥有2项发明创造专利,教授过的学生超过3万名;他能1分半钟裁剪出一件时装裙,19分钟做出一件中山装,8小时完成18件风衣;他曾亲自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和前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设计、制作过服装。又有人说他是全才——他是蜚声全国的一流服装设计师,能画一手好画,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对于写作,他也十分痴迷。他还是一位业余歌手,学过声乐,还会作曲。他就是马嵩甜,一个——  相似文献   

12.
在董建华开始竞选最高行政长官后不久,他在他的俯视香港港口的公司会议室同《时代周刊》亚洲版编辑莫里森(D.Morrison)香港分社负责人伯顿(S.Burton)进行了谈话。谈话的摘录如下: 《时代》:政治与经商有何不同? 董:我过去常说,如果你能经营一家集装箱航运公司,你就几乎能做任何事情。我现在很快认识到还有许多更加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历史,在这一刻聚焦—— 公元1996年12月11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高悬着巨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会议室。 上午10时,来自香港各界、各阶层的400位推选委员会委员,肩负着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在这里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开始选举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 会场主席台计票的3块白板,依次标名的候选人是:吴光正、董建华、杨铁梁。 10时48分,投票开始。300多位中外记者的摄像机、闪光灯,广大港人通过电视现场直播,一齐注视着这气氛庄严的民主仪程。填票、投票,点票、唱票、计票,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4.
在香港,杨铁梁是知名人士,他的“名”首先来自于他一生与法律的结缘。在他之前,香港的首席大法官都不是中国人,杨铁梁是首位华人首席大法官。他还是去年下半年十分引人注目的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的三位候选人之一。 法律轨道上的人生之路 杨铁梁,1929年6月30日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中山。他的人生之路几乎一直是在严格的法律轨道上行进的;1946年—1949年,就读并肄业于上海国立东吴大学法学系;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洗寻了被殖民统治150余年的耻辱。中英举行香港交接仪式,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及英王储查尔斯、首相布莱尔等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行政、立法、司法机关相继如常运作,香港开始“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1997年9月23日至25日,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五十二届年会在香港举行。中国总理李鹏主持开幕礼,朱基副总理发表演讲。之后,又有世界经济论坛及国际基金公会年会等高级国际性经济会议,在港隆重召开。1997年9、10月间,董建华首次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身…  相似文献   

16.
董建华先生祖籍浙江省舟山市的定海,1937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8年随父母移居香港。身在香港的董建华先生,几十年来却对故乡浙江魂牵梦萦。 舟山市的荣誉市民 舟山是中国唯一以群岛缀联而成的港口城市,1339个岛屿撒落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上,是名副其实的“千岛城市”。1990年7月,董建华夫妇带着家人踏上了归乡的路。 船王父子董浩云和董建华是  相似文献   

17.
日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香港中文大学第54届大会上为几位杰出人士颁发荣誉博士学位,方润华先生与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马悦然先生,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先生等,同获殊荣。  相似文献   

18.
“九七”以后的香港政制架构中,行政长官居特殊地位,直接关系到“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的贯彻实施。本文主要是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任职资格、产生办法、权力运作等问题的分析入手,阐明“九七”前后从港督到行政长官的转变给未来香港政制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基本法有关规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董建华在连云港商界颇有名气,倒不是因为与香港特府首届执政官同名的缘故,而是由于他一身兼数职,是个的的确确的大忙人。目前,笔者忙中偷闲采访了董先生。 董建华先生是连云港市民航办公室主任,兼任连云港  相似文献   

20.
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为名誉赞助人,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社长姜恩柱先生为名誉顾问的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自去年2月份成立以来,已先后组织香港的大学、中学千多名青少年学生参加中华历史文化教育交流团(以下简称“交流团”)分赴北京、新疆、上海等地进行参观、访问、交流,认识祖国认知中华民族。去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亲切会见了代表团成员,他们目睹了国家领袖风采,聆听了江主席的谆谆教导,获益良多,留下了永不忘怀的美好回忆。今年3月31日至4月5日,“基金”主办组织去年“天工开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