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山人 《社会》1993,(11)
私人侦探:在中国方兴未艾提起民间侦探社和私人侦探,人们自然会想起埃德加·爱伦坡笔下的世界第一位私人侦探杜宾,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叼着烟斗、神通广大的福尔摩斯,以及《尼罗河惨案》中翘着八字胡、胸有成竹、严密推理的大侦探波洛。这虽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但它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品牌是行业的旗帜,品牌兴业,品牌兴市。上海殡葬业方方面面的变革必须在形成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品牌上聚焦。 殡葬业是承担着公益责任的公共服务事业,为民服务是殡葬业的根本使命,也是品牌的本色。殡葬服务必须跳出以“遗体处理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到为全人类服务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3.
也谈邵力子与中共“一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旦大学校刊1982年第83期刊载了一篇《中共“一大”由上海转南湖召开可能采纳了邵力子建议》的署名文章,援引某老先生的话说:“邵力子生前曾亲口说过,他曾列席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会议,以后发生情况,也是他当时提出建议,会议才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续开。”经上海《报刊文摘》改用《邵力子曾列席中共“一大”》的定论式标题转摘介绍,此说遂被当成中共党史的“新发现”。其实,此说是很难站得住脚的。为了证明某老先生的回忆是提供“信史”,“有很大的可靠性”,作者介绍说,  相似文献   

4.
在中共“一大”召开以前,杭州究竟是否成立过“共产主义小组”?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明确肯定:“‘五四’运动后一年,共产主义小组就在上海、北京、汉口、长沙、广州、济南、杭州等中心城市中成立起来了。”另一种是实际否定:“一九二○年八月,为了准备建立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从当年秋天到一九二一年上半年,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等地陆续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也建立了这样的小组。”这里明显地没有提到杭州,当然也并未完全排除在上海等六地以外,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的可能性。我认为弄清“一大”前是否存在“杭州共产主义小组”,对研究我党早期历史,尤其是浙江地方党史,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现根据本人接触到的资料,粗略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先贤 《探求》2000,(5):62-63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新年讲话中指出: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五十岁生日。这是中国人民胜利的节日,也是中国发展的历史标志。”这里,他把“新中国成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看作是中国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这是很科学的提法。但是,至今在一些报刊文章和领导人讲话中,经常出现把“新中国成立50周年”简化为“建国50周年”,把“新中国成立以后”简化为“建国后”等提法,这种提法把“新中国成立”和“建国”当成同一概念,笔者认为在理论上这是错误的。 一、“建国”概念有两种不同涵义 …  相似文献   

6.
光复会是辛亥革命中一个重要的革命组织,它“没有一年,没有一月,不在进行武装革命”为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光复江、浙两省中,作用尤大。但是,自从辛亥革命以后到现在,光复会的历史功绩并没有得到史学界的应有重视。《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于一九七九年出版)一书,在写到光复上海时说:“上海的同盟会员张承槱等发动工人、防营和会党起义,……攻克江南制造总局,占领了上海。”这里没有提到光复会,好象上海光复是同盟会单独发动、领导的。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与事实有出入。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对光复会的历史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他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指出:“两会欣戴宗国,同仇建虏,非只良友,有如弟昆”、“……近者攻上海、复浙江、下金陵,则光复会新旧部人皆与有力,其功表见丁天下。”这是中肯的、符合事实的评价。上海是光复会的诞生地,光复会员早就在这里策划武装暴动和革命宣传。一九一一年黄花岗起义前后,光复会副会长陶成章、执行员李燮和等先后抵上海,会晤同盟会上海方面的负责人陈其美,“谋携手为后图”,并设立秘密机关——“锐进学社”。策划起义。陶成章以发动起义“所费不貲”,再赴南洋,筹得一笔巨款,不仅汇给李燮和等光复会员,而且“接济徐固卿、陈其美二君者亦不少”。有了经  相似文献   

7.
朱琦 《社会》2001,(4):16-17
不知为什么 ,上海人这么招人厌。骄傲、待人冷淡 ,势利、衣冠取人 ,精明、斤斤计较 ,浮滑、好标新立异 ,自私、少集体观念 ,世俗、太讲究实际……如此等等 ,便是国人心目中的上海人了。身为上海人 ,享有如此“美誉” ,心里固然不是滋味 ,却也不得不承认 ,那些多数是事实。只是上海人也并非仅仅如此 ,上海人也有他“值得称道”的一面。“宽容”便是其中之一。上海人的宽容并不表现为谦让 ,而是表现为“各管各” ,许多外地人却常常把它和“自私”混为一谈。商品经济的发育成熟与市场行为的生活化 ,使上海人早在二十世纪初便形成了“个人利益神…  相似文献   

8.
黄昌成 《东西南北》2013,(24):74-75
1987年12月24日,朱镕基在上海出席了“上海一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会议。就在那两天之前,中共中央决定,任命他为上海市委副书记,并提名为上海市市长人选。但有趣的是,他参加12月24日的会议的公开身份仍然是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9.
十年前,即1988年10月,正值上海社联成立30周年,面对社会科学和社联发展的关键时刻,当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上海社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充分发挥社联的作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讲话。十年过去了,去年3月19日,在上海社联成立...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近代棉纺织业的成立──“十基纺”与“大阪纺”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管宁一日本近代大机器棉纺织业的成立,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草创阶段—主要包括由萨摩藩出资创立的“鹿儿岛纺绩所”(纱厂)(1866年5月部分开工)、“纺绩所”(187年12月开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