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传教士来华,主观上多具有虔诚的基督新教“使命感”,希望把“普世”信念带到中国;客观上却从属于美国对亚太的政策,传教士来华活动对美国认识中国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近代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中,许多人直接地参与美国对华外交决策,这些决策中既体现了美国外交中的“现实主义”思想,服从于殖民政策,又具有“理想主义”的基督教“普世”倾向。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对独联体的外交政策,整体上是服从、服务于美国对俄罗斯战略需要的,并呈现清晰的演变轨迹:扩展民主、改造防范俄罗斯--渗透独联体、遏制俄罗斯--运用巧实力、对话俄罗斯.事实,政策演变的只是手段和方式,而美国的根本目标"防止俄罗斯重新崛起成为美国的威胁"是不变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美国近代对华外交政策特点,研究这一政策对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影响,从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前后态度的转变、退款用途的规定以及美国各界人士的观点,揭示了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真实动机,指出其根本目在于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推动文化在异国的复制,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美国在华的外交地位。认为"庚款兴学"并非是几个人努力的结果,既有美国对华外交的现实需求,也有更深厚的文化背景,在客观上有益于中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标不明 在美国的大部分历史中,商贸利益在外交政策中起着核心作用,反之亦然。在未来几十年中,它们之间的互动将更为紧密,更加重要,更难管理,其复杂程度将更不容易为美国公众所理解。第二届克林顿政府必须就这种互动制定一个纲领,以为优先性的确定,为经济和外交政策之间困难的权衡,为获得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史学中,可划分出四个时期。其创始人(A·库利奇、A·丹尼斯、C·比米斯、T·比利)的创作生命力正处于几乎包括半个多世纪的第一个时期;他们发表了在很高的学术研究层次上完成、但同时充满民族主义精神(在研究国际关系时,美国是上述历史学家关注的中心)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试析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外交政策实施的历史条件张佩侠18世纪80年代初,美国人民终于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争取外援的外交政策的成功则是美国独立战争获得胜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文拟对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外交政策实施的历史条件,作一初步探讨.1775年4月,...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到十月革命后外交政策演变的原因、经过和内容。文章指出,由承认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图换取国际援助,到以俄为师,反对帝国主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这反映了孙中山逐步成就为一个坚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战士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8.
它打败西班牙和荷兰而成为海上强国;接着同法国进行了三次争霸战争,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继而更巧妙地推行均势外交.加紧殖民争夺.建成了强大的殖民帝国;最后在同德国争霸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虽然赢得了胜利,但却丧失了世界霸权,大英帝国也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9.
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是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却又貌似迥异的两项重要外交政策。本文从美国历史、文化背景入手,通过对二者的分析和比较,得出它们是受“天赋使命”观和务实精神这两种美国传统文化影响,在特定历史时期为追求最大程度的国家利益而采取的不同手段的外交政策。同时揭示出二者相互渗透,互为作用共同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外交政策的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认为很多人忽视美国外交政策的传统。但实质上 ,美国有一个成功的国际关系史 ,执行了精明的外交政策 ;美国推行积极的外交政策有其深刻的国内根源 ;美国在历史上也不断地卷入战争 ;同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及拉丁美洲诸国的关系也很曲折 ;因而历史地看外交政策一直是美国政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11.
丘吉尔曾经说过,美国人机智且富有,每逢棘手问题并穷尽变术之后,总能做出正确选择。美国在过去五年里推行的亚洲外交政策再次证明了丘吉尔的估计。难题并非始于克林顿政府,遗憾地说,也不会随它而解决。 问题是逐渐出现的。有人把1989年天安门事件作为起因。这个悲剧连同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而使我们从前的战略变得过时。国会外交政策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宏观上论述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外交政策:放弃对大陆领地的觊觎;实现不列颠岛的独立与稳定;发展海军,在海峡上建立防御屏障;谋求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伺机向海外扩张。这一模式为英国政治家继承,成为近现代英国的外交传统。  相似文献   

13.
1988年7月7日,韩国新总统卢泰愚发表了《关于民族自尊与统一繁荣特别宣言》,正式提出新政府的北方外交政策,在世界范围受到广泛关注。韩国北方外交政策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它是韩国为改善朝鲜南北关系而采取的间接外交策略;它不是一种孤立朝鲜北部的政策;以经贸为先导,“政经分离”;北方外交不应视为韩国根本性的外交变革。韩国北方外交政策效果显著,基本达到目的,它对东北亚政治形势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该地区稳定局势的形成,美韩关系新时期随之到来,朝鲜北南关系得到改善,朝鲜民族对自身事务开始拥有更大的独立自主权。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美国历史发展中,笔者以为,有五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特点。 第一,年轻快速富有活力的新兴强国 与世界大国建国史相比,美国历史最短、最年轻。英国已有1300多年,法国1500多年,俄国1000多年,德国1000多年,日本1700多年,而美国只有210多年。 就经济发展的程度来说,美国不仅快速发展而且充满活力。在早期和近代,美国经历了两个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意识是指马、恩、列、斯、毛等革命领袖对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国际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阶级使命的一种自我觉醒和政治诉求。国际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领导世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也存在其历史局限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人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地制定了符合中国特点的外交政策,这对改善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改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生存处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绪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主要研究近代历史时期亚洲东北部地区有关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相互关系的主要历史过程。而这些关系最集中地表现于政治关系。因此,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主要探讨国际政治关系的历史过程。从地域范围而言,它包括朝鲜半岛、中国东北、东西伯利亚、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即整个环北太平洋地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中国外交政策演变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有其自身的特点。战后国际形势和中国革命历程决定了对意识形态的倚重 ,随着我国外交理念的日趋成熟 ,最终实现了从意识形态到国家利益的转变 ;与意识形态相联系 ,中国外交一直注重政治利益而忽视经济利益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强调经济利益 ,把国家安全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中国外交对国际法的影响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单向努力到良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孤立主义是美国二战前长期坚定不移的外交政策;政治(外交)、军事上避免对外部事务的介入应是孤立主义外交的基本内容。据此,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应始于19世纪20年代,二战后随着冷战的开始,孤立主义外交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的观念体系。阐述了美国的意识形态包括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孤立主义、扩张主义,而实用主义则是美国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它在制定和实施美国外交政策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为美国外交政策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整合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20.
孤立主义是美国二战前长期坚定不移的外交政策;政治(外交)、军事上避免对外部事务的介入应是孤立主义外交的基本内容.据此,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应始于19世纪20年代,二战后随着冷战的开始,孤立主义外交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