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为了深入研究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由北京大学、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地区博物馆、天门市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古队,于去年年底,对天门市石河镇新石器时代遗址群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并已取得了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2.
甲骨槽穴往往形状整齐,排列规则,显示出时人对槽穴形态形式美的追求。甲骨刻辞的排列大多具有整齐、对称、错综之美,有重句复沓、类似序曲、正歌、副歌、尾声、联曲的多种组合形式。甲骨刻辞有时采用省略、虚词等多种手段来调节以形成整齐句式。甲骨刻辞形式与八卦思维方式之间有密切联系的痕迹,甲骨刻辞准备了向《诗经》章法结构转化的形式条件,准备了向《诗经》整齐句式转化的调节手段。总之,甲骨刻辞为《诗经》的产生准备了多种形式元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了我国考古学界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运用已有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描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基本轮廓.作者认为,目前这项研究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但要达到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全面、清晰的认识,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长江三峡地区以东的两湖和以西的成都平原都发现有成群的史前时代的古城,这些古城皆见有用泥土垒筑的“城垣”,而在三峡地区不见有像两湖及成都平原史前时代那样的“城垣”,当时三峡地区的人们多是用一些竹木植物编扎成的“木栅栏”及自然石块垒筑的“石围墙”来用于防御。这些防御设施遗迹的发现,对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辛庄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辛庄遗址是一处以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古代遗址。遗址最初由当地农民发现于1935年,而最早把这一发现公诸于学术界的,则是英国人林仰山(F.S.Drake)教授。五十年代的两次勘探,探明了大辛庄遗址的面积,初步确认遗址的主要堆积和年代。1984年的发掘,建立起鲁北地区商文化陶器的发展序列。2003年春季的发掘,因发现商代甲骨文而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是在商都殷墟以外首次于原生地层中发现甲骨卜辞,被誉为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这次发掘所发现的青铜器族徽,不见于以往著录,是研究商代历史和社会的重要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大辛庄遗址将愈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6.
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考古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距今10000———8000年前的绍兴市嵊州甘霖镇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是目前曹娥江流域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它的发现,有助于加深对浙江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及其相互间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加强对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源流及其发展演变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虽然和我们永别了,但是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理论财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武库,这些科学理论永放光辉,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而努力奋斗。他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井坊遗址的考古发现与蜀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有悠久的酿酒历史,蜀酒文化源远流长。考古发现的四川历代与酿酒、饮酒题材相关的文物极为丰富,充分反映了四川酒文化的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水井街酒坊遗址的考古发掘在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研究上获得了重大的收获,对探讨蜀地酒文化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三峡麻柳沱遗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年上半年, 上海大学考古队在三峡麻柳沱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地钻探和发掘, 获得了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骨器在内的文物15000 余片 (件), 其中完整和可复原器物170 件。同时还发现了罕见的东周建筑遗迹和清代洪水遗迹, 并首次在三峡地区清理出清代旱地农业耕作遗迹。这些重要发现不仅填补和充实了以往的空白和阙如, 而且还为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三峡地区的建筑史、农业发展史、水文变化过程、巴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等, 提供了大信息量的第一手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三峡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考古的新局面和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10年前学界对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考古的认识基础,检视了近10年来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考古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认识,对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存的编年序列及文化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就此提示出三峡考古新局面下呈现的新的重要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不少名家认为殷墟甲骨刻辞中“于”字可以用为连词,其所举例句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司岁于协遘”实际应断为“司岁,于协遘”,“于”字充作介宾结构;第二类“蒸于主乙于后主乙”应断为“蒸于主乙,于后主乙(蒸)”,这类句子实际上是复句;第三类“余其从多田于多白征盂方”因极为罕见,“多白”有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误刻。由此观之,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于”是连词。  相似文献   

12.
“考古遗址公园”是文化遗产大遗址保护提出的全新概念,而新疆地区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也具有巨大的潜力。“考古遗址公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规划要有目的性、前瞻性、公益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北庭故城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建设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积极推进对遗址开展可持续的考古与保护研究,准确把握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实施遗址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遗址公园建设要惠及民生,注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在长江三峡地区的一些新石器时期遗址先后出土了多件引人注目的石雕人像。它们或为圆雕,或为浮雕,均堪称原始时代雕刻艺术之佳作,其造型的生动、技艺的精妙,堪与同时期中外艺术佳品比肩甚至超越;其表达内涵之丰富,寓意之深刻亦令人叹为观止。探讨之则与当地巫文化高度发展,原始先民社会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我国长江流域人类文明之久远、新石器时代原始艺术的早熟,亦可由此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4.
长春园遗址的考古发掘,较为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宫门区、澹怀堂区和含经堂区的各种遗址和遗迹,大到殿堂楼阁的基址,小到花盆树坑的遗存,是历年来圆明三园中考古发掘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成果最为显著的一次,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最为重要和直观的资料。在对已发掘的长春园遗址进行研究时,尽可能地结合与利用保存至今的文献和图像资料,从而进一步明确遗址的时空存在。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虽然没有发现象该地区东部之两湖地区和西部之成都平原地区那样的史前时代城址 ,但其考古资料透露出的与城址相关的信息 ,如文字“刻划符号”、大型聚落址群、贫富分化现象、原始战争形式、原始宗教祭祀的出现 ,等等 ,为我们考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址”意识的遗迹线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广州大学城所在的小谷围岛有四处重要考古遗址,如能由此构建南汉康陵公园、南朝德陵陵园、明曾豫斋墓园、清初炮台小游园,既有利于保护利用文物古迹,又有利于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既能彰显大学城的历史底蕴,又可促进广州名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大学考古学系、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旬邑县博物馆联合组队 ,于 2 0 0 4年 4月至 8月对陕西省旬邑县赤道乡下魏洛村下魏洛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共揭露面积 15 0 0平方米 ,清理龙山时代房址 16座、窑 15座、灰坑 90余个 ,出土陶、石、骨质等文物若干 ;另外还有少量周、秦时代遗迹、遗物。这次发掘的意义 ,从专业研究方面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 ,龙山时代房屋基址的清理。从保存基本完整的 16座房屋基址看 ,这里的居住建筑是主室、外间与院落组成的复合式结构。主室平面呈长方形或圆形 ,面积在 10平方米左右 ;墙壁是在掏挖出来的壁面…  相似文献   

18.
一、依靠视觉作为传达手段的文字—打结(结绳)—木棒历书 我们和朋友会面时,会摘下帽子表示寒喧,与此相反,在面对敌人时会扬起拳头对之示威;我们有时把手帕打成结作为记号,或者在船的桅杆上挂上旗子,表示信息,这和书写文字有同样的道理,这些做法,都是把某种意思传达或回答给别人,同时也是从别人那里得到各种信息的传达方法。  相似文献   

19.
湖南怀化高坎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1984年冬发掘的。该遗址出土一大批颇具特色的文化遗物,为研究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就该遗址出的一尊“双头犬形陶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图书目录要数《汉书艺文志》了。《汉书、艺文志》是东汉班固在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著《七略》、《别录》的基础上“删其要”而成的。后二者在唐代均佚,清人姚振宗《快阁师石山房丛书》虽有辑佚,但毕竟不算一部完整的原图书目录了。这就证明,我国图书目录决非自《汉书、艺文志》始,而是在它之前就早已有图书目录产生出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