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地运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网络体育教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授课方式 ,而是结合体育竞赛、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专选课及俱乐部等多种形式 ,进行综合测评。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体育专选课及俱乐部 ,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体育特长而设置的 ,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个人体育技能。由于体育专选课和体育俱乐部打破了专业界限 ,不便于管理 ,为此应用动态的网络技术 ,建立网络体育教室 ,以更好地进行各项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体育课”被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和内容也必须进行改进。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自觉进行身体锻炼,为终身体育服务,保证身心健康。高校要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下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课程的操作者——体育教师不仅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而且还应该紧紧围绕大学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大胆改革教学环节,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与健康知识,让学生“乐学、愿学、爱学”,并学有所用,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学生终身受用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生体质呈连续20年下滑的状况,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创新则对防止学生体质下滑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分析学生体质下滑的主要因素,高校体育教育要抓住学生的关键时期进行体育教育创新:(1)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的理念,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中;(2)把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精髓;(3)学生体质评价体系应体现法规性、科学性和导向性;(4)课内外体育有机结合是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目的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教育不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突出课本知识的掌握。为化解现实困境,一些高校尝试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引入拓展训练。这一做法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方向,还能弥补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开展拓展训练的10所高校进行调查,从中发现,我国高校在训练场地、器械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具有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但是,拓展训练在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时尚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际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宣传力度不够、项目缺乏创新性等。针对这些问题,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增强重视程度;二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实现课程的创新和突破;三要增强师资力量;四要加强对拓展训练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了解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和学生双方缺乏有效互动,这包括:学校与师生的互动、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同学间的互动不畅等。为了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实现有效互动,高校需要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教师需要创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和学生要有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积极参与体育实践的热情,当三者达到有效的互动,满足各方需求,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就可以达到体育教学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需要增加体育理论课的内容和教学时数,减少体育实践课中的基础课,普及选项课,开设选修课,同时要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娱乐、休闲的体育活动项目,高校体育教学要符合学生自己的专业特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能更好地发挥与实现体育课程的教育和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7.
体育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课内外一体化的建设,增强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活动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体育管理者要构建完整的体育活动课程体系,使其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高校休闲体育课程的概念、性质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对休闲体育课程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探讨,说明了休闲体育课程在高校开设的必要性,并利用个案,对高校休闲体育课程目标的设定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文章认为,高校开设休闲体育课程将休闲体育与学校体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具有时效性和时代感的,休闲体育课程的价值追求与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理念并行不悖,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得益彰;高校休闲体育课程目标的设定应以四项基本目标为基础,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情况,将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去竞技化,将民间娱乐体育项目课程化,将课程结构优化组合,使休闲体育模块课程系列化,从而最终促进高校休闲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这一大容量的载体,整合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建设体育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第二体育课堂,把体育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指导学生科学体育锻炼、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帮助学生制定课外体育运动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如何更合理地引进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出发,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要突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创编特色教材、建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社团及学术机构。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健康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健康体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将取而代之竞技体育.创建健康体育课程体系应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导向.为此,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要向科学化、生活化、趣味化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要向个性化、多样化变更,评价体系要向过程化、弹性化、综合化转变.  相似文献   

12.
体育选修课教学也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开设体育欣赏课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提高自我审美意识、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合肥市8所高校的体育教师及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合肥市高校素选课程中开设体育欣赏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体育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相关结论:体育欣赏课对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有很大帮助,可以满足学生对美的渴望,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体育健康教育是以体育学科的主要特点、内容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是体育和现代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是现代社会对体育提出的客观要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健康教育成为新的体育教学理念,体育教学应使学生接受健康教育、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学校体育教育应向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方向转变,应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律出发,全面理解体育健康教育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文献资料分析和实践调研入手,根据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分析目前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与实施人文体育、健康体育和快乐体育相融合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进而为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智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更易出现心理问题。通过建立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网络,发展自我决策能力,加强体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注重优势发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能够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隐蔽课程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具有教育作用,与体育显性课程共同作用于校园体育教育.文章论述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体育隐蔽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对策:强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运作机制建设;强化体育隐蔽课程的教学规划建设;强化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文化建设;强化体育隐蔽课程的团队文化建设;强化体育隐蔽课程的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教育类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是体现小学教师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对这类课程是以分科形式设置的,因而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彼此脱节盲目重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的弊端。一体化的教育类课程打破原来分科课程的学科界限,以小学教育实务为线索,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目标,突出实践性、师范性、实用性、基础性、层次性的特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从事小学教育的专业能力,奠定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等方法,探讨现阶段贵州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增强全体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重视终生体育,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提高改革体育课程体系,注重科学性、综合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当代建筑学教学中的热门课题——设计/建造教学模式的探讨,提出从建筑本体出发,用建造的逻辑去理解建筑和设计建筑的观点,建立以建造为核心的设计/建造教学新模式,并对设计/建造课程的编制方式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