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土地征用制度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利益,制约和阻碍了农村社会发展。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土地征用程序不规范,限制农民参与权;征用补偿弊端种种,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补偿收益主体不明;土地征用缺乏科学规划,土地浪费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有利于促进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关于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文章论述了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背景 ,对土地征用权行使范围的界定、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确定、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途径作了具体分析 ,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地制度作为我国农村基本制度的核心,其运行对农民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尤以土地征用的制度影响最为显著.文章在回顾我国土地改革历程以及土地征用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透过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尝试性地对土地征用制度与城乡贫富分化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以揭示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是造成农村与城市地区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城市郊区化与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郊区化过程也就是大量土地被征用的过程,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如下缺陷:土地制度在立法上有明显的矛盾和缺陷;土地征收程序中对被征收者的保护不足;缺少对征用征收主体—行政机关的监督机制;土地征用“科层困境”以及政府实施的土地市场垄断政策导致了土地征用非均衡。笔者认为通过科学界定“公共利益”,确立规范的征地制度标准,提高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参与度,建立有力的监督机制,适当分割土地所有权给农民个人,加大征地的赔偿范围和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可以使我国的土地征用征收制度走向科学化、完善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唯一能保障其生活就是土地征用补偿。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下,许多农民却出现“征地返贫”的现象。审视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其存在一系列问题,应当从将市场因素导入补偿标准、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丰富补偿方式等方面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现行征地制度,曾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加入WTO后,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中规定的征地范围、征地程序、被征土地农民的安置、征地补偿费的测算方法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以保护现有有限的耕地资源和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对土地征用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新疆农村经济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土地征用制度滞后,农民利益受损;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直接影响农民土地合理流转;农业发展模式不够成熟,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脆弱,制约了农贷款的增长.应严格执行现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模式;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  相似文献   

8.
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是农民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农民家庭及子孙后代长远的生产发展权和生活福利权,是涉及诸多关系与矛盾的综合性制度和政策问题。以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揭示现行制度下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受侵害的症结,认为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是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农地征用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农地征用过程中,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利益必须受到保护。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很不合理,这是导致被征地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根本原因。为了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农地征用制度,即严格控制土地征用的范围;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征地程序,赋予被征地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起诉权;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2 0 0 4年 3月 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加强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并将征地区分为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两种情况。在新的征地制度中应落实宪法精神 ,改革现行土地征用程序、征用补偿的范围和标准 ,切实保证集体和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构造是牵涉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基本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是将集体成员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对接,这就需要突破罗马法传统的所有权框架,以日耳曼法的总有理论为基础分析和构造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总有的所有权框架中,农民集体作为所有权的主体,各个集体成员依据其成员资格而非通过他物权的设定享有对集体土地的使用、收益权,并通过民主的形式行使对集体土地的管理和处分权能。在这方面,日本运用总有理论对其入会权制度的整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我国确立了土地征收制度。但实践中,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越来越暴露出其不适应性,土地征收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及农民集体利益的情形时有发生,并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为使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尽快建立一个既能确保适度管制,又能促进农地流转的农地制度体系,以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地被征用,出现了大批的失地农民,因而引发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和纠纷。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障农民土地经营权不受侵害,笔者认为,应当从法律上界定农民土地权利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根本性地提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征用问题是和农村集体土地的财产权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要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一方面 ,要促使农民对土地权益上升为典型的物权 ;另一方面 ,要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土地征用程序 ,探索以市场化的方式确定补偿价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在征收过程中农民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利益必须受到保护。文章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失地农民权益遭到侵害的根源,并提出了几点保障农民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基本人权体系中,生存权是基础和前提,发展权则是实现生存权等基本人权的必要条件。土地征收后如何保证失地农民生存权的实现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够解决和落实失地农民的生存权问题,则征地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就会遭到质疑。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角度来看,农民为城市化做出贡献就理应享受城市化的成果,即应当享有土地发展权。但农民恰恰被排除在土地发展权之外,具有非正当性。政府更加积极地帮助农民实现土地发展权,通过区域经济发展让成果的受益者更具普遍性,唯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长远生活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为了平衡农民的生存利益和农地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非农就业的预期稳定性,准确把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适度集中的规模和范围以及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适度集中的时机。为此,可以通过发展经济,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弱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为了平衡国家的粮食安全利益和流入方的经济利益,必须严格管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耕地用途。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还应该平衡兼顾农村土地所有者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入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产权不清,导致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虚无性,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下,各种土地权益的矛盾滋生恶化,也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以及全社会科学发展的严重障碍.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改革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较好思路--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确立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其具体操作方法--国家"购买"集体土地的所有权-集体将所得"收益"全部分配给农民-农民用所得"收益"购买国家土地的永久使用权(私有),这种交换通过虚拟交易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大批农民因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养老的土地而成为失地农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三无群体"--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如何做到既能满足建设所需的土地,又能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确保社会稳定,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农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其中包括参政权、自治权、土地财产权、劳动权、参与文化活动权等权益。而农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有助于农民各项权益的实现。这主要表现为,农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政治地位和使农民政治社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促使农民广泛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