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多元的就业机会,毕业生人数虽然持续处于高位,但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并且就业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不断改善,毕业生就业形式更加灵活。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服务措施,保障了毕业生就业平稳有序。但同时,高校毕业生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就业结构性矛盾显现,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慢就业"群体需要密切关注,重点地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资讯     
就业创业成都市武侯区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恳谈会近日,成都市武侯区人社局邀请了1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6家用工企业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恳谈会。武侯区人力资源市场专职职业指导师就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高校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困惑进行了解答。武侯区人社局大学生就业服务专班成员还通过案例与政策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了当前大学生关心的就业创业政策。6家区属重点企业代表就各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进行了详细讲解。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高校大学生角度,浅析当代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为大学生的良好就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泰兴市劳动就业管理处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压力专门设立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研究小组,对全市应、往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做了详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劳动力市场今年应聘的大学生现场调查,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以及对其择业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其自身特点进一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建立起长效的就业服务机制.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标准化,采取七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新形势下,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择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影响择业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保障问题出发,对目前社会保障和择业毕业生就业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以期有效地促进择业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李杨 《劳动世界》2017,(25):54-55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和高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也面临着巨大压力.高校教育与市场脱节、专业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和就业能力与就业现实需求存在差距等原因,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基于对农安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介绍,分析了农安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建议:优化政策环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高校适应市场要求合理设置课程,高校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教育,引导学生精准定位;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加大舆论宣传,优化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郭芳 《劳动世界》2010,(12):89-91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酷的就业形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之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供求关系理论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美、欧、日等国在解决青年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首先是通过立法促进大学生就业,而且注重高新战略产业的开发,从源头上解决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政府、产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协调联动机制,产生了合力效应。同时,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教育培训以及社会保障措施,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支持。这些实践经验对我国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在接受采访时,对未就业毕业生的户籍问题、见习毕业生的去留问题及生活补贴等大学生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未就业毕业生"回原籍"于法鸣解释说,原来有一个政策就是学校里可以存档两年,但是档案存在学校,而毕业生本人找不着就没有意义了。所以现在从政策上就要求毕业生们要回到原籍。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甘肃省近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拓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意见》规定,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问题,再度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有关部委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样,面对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出现的问题,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加等各大经济体也都加大了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各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石家庄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从毕业生的工作行业、区域、状况、就业途径、工作待遇以及社会对该类毕业生需求上进行分析,旨在更清楚地了解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为学生就业提供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今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的近21万人。但截至7月底,一次性就业率只有65%,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各地在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有效推进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进展。但从当前调查情况看,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创业愿望的毕业生限于资金、场地、服务等瓶颈问题的制约,没有真正施展出创新创业才华。  相似文献   

14.
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青年就业是全球性的难题,受到需求端和供给侧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非标准就业成为全球就业市场的大趋势,但高校毕业生尚难以接受。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易受市场需求变化和相关政策影响、相对收入指数横向比较差异显著、就业分布非均衡化、学历匹配和专业匹配程度均较高、偏好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等特点。与此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能力不足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应当发挥有效市场的就业吸纳作用,高度重视和利用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高等教育改革,按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能力;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对业离校时仍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帮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群体毕业后具备较高的竞争力,当前各大高校都在结合自身实际状况来想方设法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鉴于此,本文将会首先阐述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结业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然后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的培育就业能力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数据资源,选择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性指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有向好趋势,但就业质量水平不高,且存在较大的下降风险,需要给予重点关注。其中,毕业生相对于城镇在岗职工的工资水平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就业满意度有适度提高,就业稳定性比较平稳,但两者水平均不高。毕业生就业期待与现实的偏离,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错位,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就业资源分配不均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大学生踏入大学的门槛随之降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学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办学模式转变,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学生心中遥不可及的梦。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经融危机的影响,造成就业岗位的缺口,使得大学生们面临了就业难的现状。如何将大学生职业观念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活中,转变大学生观念,使其能够立足现状,长远规划,以充分的准备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据最近有关机构发布的信息披露,20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较2019年增加近40万,再加之已毕业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人数,以及如今就业竞争力较强的职校毕业生,急需就业的人数更加庞大,竞争更加激烈,未来就业仍是难题。在如此艰难的就业形势下,2020年企业与相关行业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哪些?大学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如何找到一份薪酬不错的工作呢?多地出台激励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密集的就业招聘活动已经启动,今年春节之前,北京、安徽、福建、广西等多地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包括提供求职或创业补贴、小微企业招毕业生可获多项政策优惠、给予毕业生创业"红包"、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等。  相似文献   

19.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发展经济扩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容量,并发挥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作用。同时,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建功立业,以及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20.
谢铭 《劳动世界》2013,(11):29-30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以2013届管理学院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其在就业意识、就业去向、就业期望、就业困难和就业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并提出职业指导改进的具体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