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陈新辉 《理论界》2011,(5):101-103
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当代物理学的发展对科学实在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着古老传统的构建物理学为主体的科学大厦的核心原则———科学实在论遭遇到生存问题困扰。探讨当代物理学语境中的科学实在论有助于我们思考哲学和科学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揭示了为科学实在论辩护的论证策略的困难所在 ;分析了反实在论和非实在论对实在论的诘难以及这些诘难本身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实在论陷入困境的内在原因 ;提出了实在论未来发展的三种可能的出路 :超越现实 ,走向可能 ;超越分割 ,走向整体 ;超越实体 ,走向语境  相似文献   

3.
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实质上是意义理论和真之理论之争.从对以戴维森和达米特的意义理论之争为蓝本的这场争论的考察中,我们发现,戴维森既不是达米特所说那种典型的实在论者,也不是罗蒂所说的那种典型的实用论者,而是一个"人性化"的实在论者和反实用论者.戴维森拒绝达米特意义上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认为前者是不可理解的,后者不仅可能失去"真",而且要牺牲真与意义的联系、真与信念的联系这两种强烈的直觉.其绝对的真之理论和三元组式的解释理论,使真既具有客观性,又体现了它与理性动物的态度、信念及其主体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密切联系.这种思想既拒斥了怀疑论的诘难,又克服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困境,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科学哲学的语境论进路及其问题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哲学是架起哲学与科学的桥梁,其目标是为解决科学哲学的传统进路面临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等二元对立提供新的进路。语境论的进路有助于达到这一目标。现有的语境论进路有四种:一是认识的语境论,二是语境实在论,三是语境经验主义,四是语境论的技能获得模型。前三种进路突出了语境分析法,第四种进路有可能为语境论的科学哲学框架的形成提供具体的实现路径和机制。当科学哲学家基于科学家的认知技能获得过程来重新审视科学知识的形成与科学定律的提出时,就把认识论问题的讨论从过去只关注知识的来源与真理的问题,转化为通过规则的内化与超越而获得认知能力的问题;把规范性概念从过去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转化为与科学家的创造性活动相伴随的不断建立新规范的一个动态过程,从而突出了对意会知识与技能性知识的研究,甚至形成一门知识学。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概念基础的变革往往是人类思维方式变革的前兆,量子概念就是架起从经典物理学通往量子力学的概念之一,也是科学哲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两大阵营对峙的概念基点。本文追溯了量子概念出现的历史画面,指出时量子概念引发的两种关于量子与实在之间关系的理解,并从语境方法论的教义对量子概念赋予其实在性。  相似文献   

6.
骆长捷 《北方论丛》2011,(1):129-133
关于重大哲学问题所产生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在哲学史上屡见不鲜。随着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兴起,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也出现了"语言学转向"。近年来,一种"准实在论"观点悄然兴起。这种准实在论试图在综合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优点的同时,避免双方所面临的问题。这一新的理论引起英美学界的广泛关注:它一方面招致了一些批评和反驳,另一方面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科学知识社会学把社会结构、社会利益、人类技能等都视为科学的组成部份,并且分析了这些要素与科学之间极具建设性意义的结合和作用.围绕单一的一社会利益"形成全方位地说明科学,其最终的理论结果是用"社会实在论"取代"自然实在论",落得个实在论"两极相通",成为后实证科学哲学批判的靶子.表征主义的科学观是科学的社会建构理论的问题和困境产生的基础.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走向操作语言的科学实践观.  相似文献   

8.
无论表现如何不同,人类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认识对象.与其他学科相比,人类学认识的特殊性在于它以田野作业为基础.田野作业的基础性使人类学研究的经验性与实证性得到充分强调.与此同时,它也可能让研究者陷入未经反思的"实在论承诺".人类学表层实在、深层实在、关系实在和解构实在4种实在观的变更脉络,为人类学实在观的建构与反思创造了必要的认识论语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佛教"空"观主要是作为一种绝对的存在论立场并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否定过程.佛教的"空"蕴藏着一种积极的实在论观念,这种实在论观念就是绝对自由的承诺和终极实在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哈瑞的科学实在论思想包括本体实在论预设,"三个世界"理论和探询这"三个世界"的方法论。本体实在论认为科学依赖实在论的事实预设和概念预设,表达这两个预设的实在论是原子论和物力论,这两种实在论在科学的不同时期起的解释作用不同;"三个世界"为感知世界、仪器世界和想象世界,它们的边界是历史的、可变的,人们接近它们的方式不同;科学方法论为描述分类方法和模型解释方法,科学正是通过这两种方法认识世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